APP下载

路桥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

2019-03-20李清林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18期
关键词:路桥水化骨料

李清林

(湖北省路桥集团瑞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武汉430000)

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1.1 混凝土原材料因素

路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会逐渐凝结硬化,此时,混凝土中的水泥发生水化作用,水化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较高。又因为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具有体积大的特点,混凝土结构内部散热效率比外表面散热效率慢,导致累计内外环境温差较大,在混凝土内容产生拉应力超过其极限拉应力时,会产生混凝土开裂现象。可见,水泥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混凝土的养护不到位

养护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现阶段,部分路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养护不到位,例如,外界温度较低时,未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会使混凝土内部与表面存在较大的温差,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1.3 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待提高

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来说,受混凝土浇筑量大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振捣不均匀、不密实或者混凝土无法及时供应,难以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问题,并且进行分段浇筑混凝土时,如果在浇筑新旧混凝土结合部位前,未对先进行浇筑的混凝土接触面进行凿毛、清洗,会导致新旧混凝土之间黏结力小、混凝土收缩,进而产生缝隙。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2.1 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混凝土是一种混合性材料,由水泥、骨料、水、外加剂和掺合料等组成。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主要是对上述几种材料进行控制,具体如下。

2.1.1 水泥

水化热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产生的,为了降低水化热、减少温差,应采取早期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相关试验表明,水泥中存在较高含量的硅酸三钙、铝酸三钙,会使水化热增高,因此,在施工中,应选择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中、低热硅酸盐水泥[1]。

2.1.2 粗细骨料

粗细骨料作为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正确选用砂石料不仅能保证混凝土质量,还可以降低水化热,避免裂缝的产生。选择粗骨料时,应优先选择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并控制其粒径小于或等于40mm;选择细骨料时,应优先选择中粗砂,因为选用中粗砂能够降低水泥用量和水的用量,从而减弱水化作用,进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和收缩,防止裂缝出现。

2.1.3 水

水是混凝土拌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在实际的混凝土拌和中,可加入适量的冰块,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使温度达到规范要求值,进而减小温度差,降低温度裂缝的出现率。

2.1.4 外加剂和掺合料

大体积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应按照要求加入适量的外加剂(缓凝剂、减水剂等),从而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其中,加入适量的缓凝剂能够延缓混凝土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有效散失水化热,使混凝土凝结时间加长,减少裂缝的出现;加入适量的减水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泥用量,减小水灰比,有效防止混凝土开裂。另外,在混凝土掺入适量的粉煤灰混合材料,可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2.2 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因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混凝土浇筑量大的特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技术控制措施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2.1 控制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为了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应科学合理地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主要是对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砂率、水灰比等方面的设计。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温升值控制要求,合理设计粗细骨料、水、水泥等原材料使用比例,从而保障混凝土的性能。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如严把材料进场质量关、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出厂到施工工地的运输时间等,以保障设计配合比的有效性,从而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稳定性、抗渗性等方面的要求,进而保障混凝土的最终施工质量。

2.2.2 科学制订混凝土浇筑方案

为了有序开展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施工前,应制订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在制定该方案的过程中,应根据路桥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制订混凝土的施工工序。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较长,施工单位可采用跳仓法、后浇带等技术措施,从而防止结构有害裂缝的出现。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行控制,安排好混凝土的分层顺序,从而避免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温度差。如果在外界温度较高时浇筑混凝土,可将草袋加盖在输送管上并喷冷水,以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2.2.3 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作

为了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确保混凝土的性能,需要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全部振捣到位,确保层间混凝土的良好结合,提升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2)安排有经验的振捣人员进行振捣工作,保障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强;(3)采用插入式振捣时,应保障插点排列均匀,并保持一定的间距,一般为300~400mm,且要控制好振动棒插入深度和振动时间[2]。

2.2.4 对混凝土的温度加强控制

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控制浇筑入模温度,就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施工时,可采取冷凝水降温和遮阳网搭凉棚等措施,降低骨料运输、存储、浇筑过程中的温度;(2)加强混凝土的温度监测,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应加强混凝土拌和、入模温度、浇筑温度的监测控制,如果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温控调整措施,以保障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

2.2.5 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后,应对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工作,以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路桥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养护方法,如薄膜加草袋、蓄水等。在高温的夏季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用麻袋或塑料薄膜覆盖浇筑振捣完成后的混凝土,并对其进行洒水保湿养护。

3 结语

综上所述,路桥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有养护不到位、原材料选用不合理、工程结构自身因素等。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施工单位应加强原材料的控制、配合比设计的控制和优化、温度的监测控制、养护管理等措施,从而保障混凝土的性能,提高路桥工程的质量。

猜你喜欢

路桥水化骨料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水化热抑制剂与缓凝剂对水泥单矿及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
河南万里路桥集团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级别分明
北堤老区村的路桥状况亟待改善
水泥混凝土再生粗骨料与天然骨料主要性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