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研究
——以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为例

2019-03-20

传播与版权 2019年9期
关键词:影响力出版社编辑部

佟 萌

(新世界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37)

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各个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②

作为一名对外出版工作者,笔者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关于外宣工作“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同时也面临最大压力”的重要论断,认识到要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际关切、贴近国外受众开展对外宣传,重点围绕国家形象塑造开展工作,进一步突出外宣实际效果,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③中国外文局作为中国外宣战线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重大成就。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宣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项目“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的实施工作,始终坚持在一线,亲历并见证了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从策划、初创和运营的全过程。

通过集纳、分析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和面对的挑战,笔者梳理并初步总结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成果显著

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是中国外文局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在海外推动合做出版总体要求,结合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重大部署而组织实施的本土化战略拓展项目。它通过与对象国出版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借助国外知名出版机构成熟的编辑队伍、稳定的发行渠道和丰富的营销经验,共同推出具有地区针对性的中国主题图书,推进本土化发行,构建形成一个适应对外宣传工作要求,符合国际传播特点,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出版合作模式,培养一批热爱中国文化,精通本土化出版的外籍编辑发行人才,形成以大国和周边国家为重点,覆盖全球主要地区、国家和重点语种的国际出版工作格局。④

新世界出版社自2016年10月在印度挂牌第一家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以来,已与10家国外出版机构签署了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已用英文、印地文、土耳其文、韩文、波兰文5种文字,在对象国落地出版了30余种中国主题图书。这些图书都是本土策划出版的多语种优质内容精品,正在按照国际市场规律打造系列化、品牌化、规模化产品,提高出版针对性。同时,依托合作方的渠道,将中国主题图书深入推送,顺利进入所在国发行主渠道和销售网点,切实扩大中国主题图书海外影响力。图书出版后,我们充分利用各大国际书展、高访外宣和主场外交活动等契机,在多个国家举办了多场宣介活动,包括挂牌揭幕、图书首发、读者见面、研讨交流等,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切实为提高国际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这10家已进行合作的海外出版机构分别是印度通用图书公司、土耳其卡努出版社、韩国耕智出版社、英国查思出版有限公司、圣智学习集团、埃及日出出版社、埃及金字塔商业出版社、波兰阿达姆—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英国全球中国出版社以及秘鲁国民出版社。

此外,新世界出版社与俄罗斯尚斯出版集团、阿根廷科雷希多出版社、印度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等国外出版机构,已就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建立的各方面事项达成一致,到了签约环节;与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国际合做出版业务的阿尔巴尼亚凡诺利出版社、黎巴嫩阿拉伯科学出版集团等,就成立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的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

截至目前,各编辑部合做出版的中国主题图书有:英文版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反腐败》《那年那月人马情》《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愚公移山》《盘古开天地》《年糕的故事》《清明节的故事》;波兰文版的《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土耳其文版的《百姓记忆》《草根寻梦录》《布达拉宫》《中国梦:谁的梦》《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当代中国建筑师》《像中国人那样思考》《生活在世界屋脊上I》;韩文版的《中国关键词》《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中国梦:谁的梦》《孔子》《孔宁,地球新娘》《简明中国文明史》;印地文版的《图说中国梦》《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给世界带来什么?》《东方主战场》《中国梦:谁的梦》《中国关键词》《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109个春天》《愚公移山》《盘古开天地》《年糕的故事》《清明节的故事》等,共30余种。

从上述出版的图书内容来看,通过“走出去”战略的积累,国际社会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关注,已从中华传统文化过渡到现当代文化上来,这也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舞台上所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密不可分。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活动之一,在由中国外文局举办的国际出版选题策划会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指出:图书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文明与文化交流是国际出版人应有的共同社会责任。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是对外出版守正创新的成果,是一个推动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极佳平台,通过选题策划研讨,进行资源对接、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双方深度合作,对实现中国图书真正“走出去”做出了机制性安排。

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措施

我们想讲的、需要讲的内容正是国际社会的关注点,我们讲故事的方式也被国际社会接受和认可,但是,“谁来讲”“怎么讲”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通过我们出版的图书,使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达到最大化,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合做出版模式解决“谁来讲”的问题

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的图书有三种出版模式。第一种是出版中方已有的、外方感兴趣的主题图书,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系列、“中国梦”系列、“中国关键词”系列等;第二种是双方针对海外市场的需求共同策划选题,如《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等;第三种是由对象国的作者到中国体验,然后创作,如《徒步中国》第一、第二卷等。

目前,海外编辑部的出版以第一种模式为主,辅以后两种模式,但后两种模式才是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今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能够切实提高出版物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外方以及对象国作者的积极参与,在创作阶段介入,针对对象国所关心的中国问题或事件进行写作;同时,在作者方面,邀请在对象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外方作家、记者或学者参与,使创作的内容更深刻,在对象国的反响更强烈。如在2019年3月伦敦国际书展上举办的“英国人眼中的中国”活动上发布的《徒步中国II:为梦想行走》《中国乡村的“莎士比亚”——汉学家眼中的中国评剧》均由英国知名政要和学者所著,发布当天即在伦敦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定期沟通机制解决“怎么讲”的问题

目前,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的合作双方已建立起定期的沟通机制。根据项目需要和双方便利,在沟通频率上,有月度讨论、季度讨论和年度讨论,如每月与圣智学习集团的讨论,每季度与韩国耕智出版社、印度通用图书公司的讨论,每半年与土耳其卡努出版社、波兰阿达姆·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的讨论,以及每年与埃及、英国和秘鲁出版机构讨论,等等。

这一沟通机制建立起双方工作团队之间的紧密、常态化联系。双方严控出版内容质量,共同掌握、推进在制项目进度,了解出版时间和资金使用情况;汇总合作方统计的读者反馈、媒体评价和营销情况等。该机制集出版社选题策划会、生产协调会和营销策划会三种功能于一身,很有实效。在确定“讲什么”之后,为“怎么讲”才能讲得更好、更有效果进行了有效尝试、建立起制度约束。这一机制的效果还直接反映在双方对翻译内容准确性的把握上。比如在《中国关键词》韩文版的出版过程中,外方汉学家发现我方版本中“和谐”的用词,在韩国更偏近“调和”的意思,没有充分表达出中文“和谐”的词义。在韩方专家的及时反馈下,我们做出了修改;再如,讲故事的第一句,若中文说“在……之初”,英文的表述如果是“At the beginning of...”就是一般的陈述,而如果表述成“Back in the old days of...”,则有把读者拉回到过去的效果。这些都是我们在与外方交流时,外方反馈的表达细节,有效地解决了“怎么讲”的问题,也有效解决了我们在对外出版翻译过程中话语体系转换的实际问题。

(三)中方审定稿和编校环节解决内容表述的问题

上一点提到的沟通机制,重点落在选题策划上和出版的针对性上,而为了保证外宣图书内容的高水准高质量,新世界出版社增加了中方审定稿环节。在合作的初期,我方发现外方书稿的译文在传达意思上有不准确之处,为了保证中文内容的准确表述和传达,我方增加了请国内相关语种专家审定稿环节,做到外方出版社在图书在付印前,必须经过中方审定稿专家审定后才能印刷出版。

在海外编辑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加强编辑、校对流程管理。有些非通用语种,如阿拉伯文和印地文,由于不同国家电脑操作系统和排版软件的差别,排版文件在双方的电脑上都会出现严重窜版的现象,因此,我们及时采取措施,随时调整,重新编校,把加强编校环节的监督检查作为双方合做出版管理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保障了出版物的内容质量。

(四)布局和营销策略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

海外编辑部的布局是从合作机构的国际影响力和我国战略发展的侧重点两方面考虑的。在影响力方面,如圣智学习集团、埃及《金字塔》报业集团、日出出版社等,都是国际和地区上有相当影响力的机构;战略规划方面,紧跟国家整体战略规划,从西方传统强国,如美国、英国;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土耳其、印度、波兰;再到地区影响力国家,如埃及;再到周边邻国,如韩国。

为配合做好中国主题图书在对象国的营销、推广活动,实现活动效果和国际影响力最大化,我方积极配合外方出版社协调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同时,紧密围绕外宣大局,在领导出访、国际会议、国际书展期间举办国际营销活动。如印度金砖峰会前夕,在新德里挂牌了全国首家海外编辑部,同时进行4本印地文版图书的首发活动。中宣部领导和印度下议院秘书长莅临并讲话,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南APEC峰会期间,我方将《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给世界带来什么?》越南文版带到越南,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及中国外文局的领导向越南高层赠送;在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美国BEA书展、新德里书展、首尔书展等各大国际书展上,适时举办相关语种的新书首发式、研讨会及读者见面活动等。

同时,在每场具体的营销活动中,我们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将作者、译者、审定稿专家、出版者、对象国政界、文化界、出版界知名人士以及我驻外使领馆人员尽可能地全部邀请到场。根据图书受众定位,有针对性地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读者见面会、新书研讨会、作者签售会等;媒体方面,将传统的海内外媒体、新媒体整合。在图书出版和呈现形式上,虽然海外编辑部项目开展初期没有出版电子书的计划,但在合作过程中,我们根据当地市场、读者的需求,将所有2017年和2018年已出版的纸质书制作成电子书或有声书上线发布,并在亚马逊等欧美主流网站上销售。同时,采用数字化和新科技手段吸引读者,如在书中加入视频、音频链接的二维码等。

规划布局、积极营销的策略,有效地满足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要,提升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诚然,海外编辑部的成立使单品种图书在对象国实现了有效发行,但各编辑部年均出版数量有限,目前10家编辑部每家在年均2种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合作方对于选题严格的本土市场调研,有双方挑选合适译者的考虑,有当地市场体量的限制,有当地读者的阅读喜好,也有图书出版周期的制约等,上述因素导致目前海外编辑部年图书年出版量不高。

三、面对压力,迎接挑战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国的对外出版工作也经历了70年的发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外宣出版,到文化“走出去”战略,再到“提升国际影响力”,形成不断做大做强做深的过程。在出版方式上,也从最初的实体图书出口到版权输出,再到国际合做出版,直到今天的双方联合建立海外编辑部。

海外编辑部的特点是将双方合做出版的环节前移到图书出版的最开始阶段,它的成立,标志着提高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合作已经机制性地开展起来。通过外方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双方共同磨合、发现、解决存在的技术性问题,我方不断吸纳对方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切实为我方所用,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服务。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作为国际合做出版的升级方式,旨在将国际合作、本土出版作为推动图书走出去的有力抓手,利用国外知名出版机构的本土优势,合做出版一批适合国外读者需求和阅读习惯的中国图书,以达到“借船出海”的效果。几年来,我们推出的中国主题图书以思想类、政治类为主,以推介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40年等精品为主,成效是明显的,但压力还是巨大的。我们将不断加强和提高海外编辑部的运营、管理,坚持“需求引领、战略布局、守正创新、成就卓越”,通过有效手段,打造外宣精品,在这个充满压力更充满希望的最好时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本土策划出版多语种多载体、多终端优质内容精品,按照国际市场规律打造系列化、品牌化、规模化产品,提高出版针对性;同时,依托海外合作方的渠道,将中国主题图书深入推送到重点地区,顺利进入所在国发行主渠道和销售网点,切实扩大中国主题图书海外影响力。

注释:

①http://news.china.com.cn/2019-05/22/content_74811822.htm。

②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824/c64094-30247765.html。

③http://home1.cipg.org.cn/xwzx/gzyw/201904/t20190422_800165494.html。

④2017年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

猜你喜欢

影响力出版社编辑部
我等待……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天才影响力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石油工业出版社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