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中若干注意要点
2019-03-20丁其祥
刘 健,丁其祥
(1.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浙江 台州 318000;2.椒江区建筑工程管理处,浙江 台州 318000;3.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台州 318000)
0 引 言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积极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住建部下发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 37 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 号)等有关文件,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等七大类“危大工程”明确了管理要求,严格“危大工程”安全管控流程,切实加强“危大工程”安全管理。现结合笔者平时参加“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及施工实践总结,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提出若干注意要点(专项施工方案验算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不在本次论述范围),供大家参考[1]。
1 系统设计[2]
1.1 立杆基础
一般传力到地下室底板,常规底板较厚,可不做承载力验算;如传力到楼板,补充楼板相关计算;如立杆立在回填土上,对于软土地区,一般采取分层回填碾压密实后浇筑不小于 100~150 mm 厚 C20 混凝土,作为立杆基础,特别注意边梁立杆基础经常是在室外,也应按上述要求回填密实,做好面层,范围延伸最外排立杆外不小于 1 m,同时外侧做好排水沟,各方做好隐蔽验收记录;针对地基承载力特别差区域,为提高安全度,立杆基础除上述处理外,增加地基简易承载力检测,事先预判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在高支模架搭设完成后,选取代表性区块根据 JGJ/T 194-2009《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要求,采用现场钢筋、模板等既有材料结合施工荷载要求进行堆载预压;各种立杆基础应结合计算,明确高大支模架浇筑完成后达到设计强度前以下部位保留几层不拆等具体措施。
1.2 搭设一览表
明确高大梁、板搭设信息:如部位、构件尺寸、线荷载(面荷载)、模板支架高度、立杆纵距、横距、步距、梁底立杆根数、梁底次楞、每纵距内附加梁底主楞根数、板底、梁底设置扣件(单扣件、双扣件)、可调托座(托座内受力杆件类型、规格、数量)、梁侧模(对拉螺栓直径、间距、道数)等内容,使搭设更明确,操作性强。
1.3 合理归类
梁、板归类应在搭设一览表中按计算参考梁、板分别明确,同时全面复核,查漏补缺,特别关注方案编制是否涵盖所有危大部位(如主楼与地下室交接处高低跨处超重梁、汽车坡道处超重梁等);高大支模架范围、立杆基础、梁板截面尺寸等基本信息会同各方复核。
1.4 后浇带处搭设
高支模立杆基础避开后浇带,如确实无法避开,加型钢作过桥处理,并补充相关计算;针对地下室部位后浇带,如有混凝土泵车等重车从地下室顶板走,行进线路应有所考虑,如规划经过后浇带,此后浇带处除支模架不能拆除外,应有补强措施(对于支模架搭设高度不超过 5 m 的,一般做法是增加混凝土构造柱或钢管支撑);塔吊穿过地下室顶板留洞支撑应详细描述;如场地紧凑,地下室顶板如作为加工场地,应避开后浇带轴线,同时顶板应有回顶加固措施;如有多层地下室,高大支模架下几层立杆应根据高大支模架楼层立杆间距,上下对齐。
1.5 立杆布置图
考虑到部分工程规模较大,立杆布置图仅以典型区块布置,未涵盖所有,建议按施工段分别图示,典型区块可参照,现场施工时应适当放大,方便施工;细化交底记录,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于特别复杂的,结合BIM技术图示,以便于交底清晰,注重可操作性。
2 构造要求[3]
2.1 七张图
①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②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③水平、竖向剪刀撑布置图;④ 梁板支模大样图;⑤支撑体系与结构连接节点大样图;⑥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⑦混凝土浇筑流程图。
2.2 剪刀撑设置
部分规范之间也有冲突,如 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GB 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等,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对于超重大梁一边应有连续剪刀撑,另一边加间断式剪刀撑,提供整体稳定性。水平剪刀撑宜设置在楼层部位,与楼层顶紧。
2.3 水平杆设置
支模架高度 8~20 m 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支模架高度大于 20 m 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对于斜板下水平杆接长,不应采用对接,考虑到混凝土浇筑时有水平推力,应采用搭接,长度不小于 1 m,3 个扣件连接;明确承重水平杆、可调托座内钢管接长措施,如可调托座内双钢管应采用专业套筒连接。
2.4 可调托座构造
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超过 650 mm,且丝扣外露长度不超过 400 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小于 150 mm;对于斜板,考虑有水平推力,应严格控制可调托座悬臂高度,建议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超过 300 mm,且丝扣外露长度不超过 150 mm。现场检查时如发现部分可调托座螺杆有空心现象,明确不得使用。
2.5 转换层支撑架
转换层一般梁板荷载较大,注意超重边梁立杆与下一层关系,如上出下进,可利用型钢挑梁作为上层立杆基础,如钢挑梁压在较小边梁上,会同原结构设计单位复核边梁承载力,如不能满足要求,原结构设计单位应出具相关变更措施,或施工单位作为施工措施费增加结构梁配筋;如经原建筑设计单位同意,也可采取二次浇筑,做好结合面加强处理措施;下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浇筑转换层混凝土。
2.6 混凝土浇筑
重点明确支撑系统先浇柱,后浇梁板,在已浇捣完成立柱、连梁、板部位设置拉结点,水平间距 6~9 m,竖向间距 2~3 m,周圈有梁时,采取增设水平短杆与中间的梁侧面顶紧(平面图中应有示意),周边有楼层的,水平杆应与楼层立杆连接不小于两跨,增强整体稳定性。
2.7 其他
1)后浇带处梁板支模架建议整跨单独自行体系搭设,不影响后期相邻跨支模架拆除,保证调整稳定;变形缝处梁板搭设应单独计算、图示。
2)混凝土如采用布料机浇筑方式,明确位置及相应支撑架加强措施;截面高度较高的超重梁混凝土浇捣时,梁侧除对拉螺栓外,梁侧悬空面也应设置斜撑,提高整体稳定性。
3)对于同一楼层采用不同支模架系统搭设,如板采用盘扣式、梁采用扣件式,立杆交接处水平杆应采用搭接措施;汽车坡道等斜段处立杆底部增设防滑措施;完善高支模架系统拆除、运输、堆放要求,拆除的支模架材料严禁集中堆放在外脚手架上,以免造成外脚手架坍塌。
4)对于高宽比超过 3 的支模架,应增加支模架宽度,或与已搭设水平杆相连,达到增加宽度效果;部分支模架宽度可考虑下部宽、上部窄的形式,满足高宽比要求。
5)屋顶曲面斜板应补充抗水平推力计算,顶托伸出顶层水平杆悬臂距离应满足抗水平推力要求且不得大于 150 mm,顶托内受力钢管应水平设置,不然应有防溜滑措施;斜板下设双向设水平杆,该部位水平杆、剪刀撑应适当加密以增加支模架抗水平推力。
3 材料管理
3.1 计算参数
建议材料计算按现场实际供应情况进行复核,如钢管采购按φ48×3.5 mm,计算按φ48×3.0 mm,方木采购按 60 mm×80 mm,计算按 50 mm×70 mm,模板采购按 18 mm,计算按 15 mm 等。
3.2 材料要求
明确钢管、扣件、木楞、可调托座等主要材料进场验收及见证取样送检要求,对于超高支模架,立杆垂直度尤为重要,建议采购新钢管,控制垂直度。
4 监测措施
明确立杆垂直度、支架沉降、支架位移、承重水平杆挠度、扣件抗滑移、可调托座等监测内容,细化监测方法,增加能眼看、耳听、挂线、涂漆等简易监测措施,根据施工段、均匀布置等原则,结合计算书,把接近极限部位作为监测重点,注重可操作性,建议采取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时监控措施。
5 应急预案
细化危险源分析;明确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姓名、联系方式、相应职责,落实与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各方主体、外部(政府、消防、救险、医疗等)相关单位的信息报告、联系方法,结合实际细化应急物资准备、应急预案响应、组织抢险急救、现场保护、人员撤离或疏散、应急响应终止等具体安排内容,明确就近医院,确保关键岗位人员、应急物资和器具准备到位,并做好相关演练工作。
6 结 语
当前“危大工程”方案编制、实施、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通过深入开展“危大工程”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严把方案编审关、严把方案交底关、严把方案实施关、严把工序验收关,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