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网非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在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方面发挥作用

2019-03-20陆辉荣古艺鸣

广西电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人员

●陆辉荣 古艺鸣

一、背景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十三五”战略规划的实施,电网企业得到了不断扩大规模的好时机,各单位业务领域的改革和建设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企业效益,电网供电企业在内部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但相比下,电网非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较差,在企业运营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为此需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尤其是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二、内部审计面临的形势

(一)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的关键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审计纳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对审计工作在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方面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为审计监督在更大层面上、更广空间领域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审计机关应顺势而为,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审计创新,推进审计从“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优化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环境,关注经济体制改革,化解障碍性问题;关注权力运行轨迹,强化薄弱环节;关注重大违法违规问题,预防和惩治腐败,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完善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助推器。

(二)电网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的认识逐年加深,各项审计工作日益规范

各项投入保障力度逐渐加大,审计工作方法不断探索改进,人员培训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内部审计体制继续深化完善。但是,由于惯性思维框架的束缚和工作人员的主客观能动性,与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做法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电网非供电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对内部审计认识不到位

内部审计的作用归根结底在于发现管理和控制环节的漏洞,进行及时有效的补救,以贯彻执行企业的各项规定。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一般都能得到领导层的大力支持,但很难得到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积极配合,尤其是当失控的管理行为涉及有关部门和人员时出现抵触心理,就事论事,责任层层递减。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违规成本偏低,最后导致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屡审屡犯。内部审计工作变得无能为力,无法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成果应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内部审计机构缺失,人员履职不到位

由于人力资源的局限性以及出于对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部分电网非供电企业没有独立的审计部门,没有专业的审计人员,只设置兼职审计人员,挂靠在党建人事部门,配合上级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兼职审计人员身兼纪检监察、审计、工会及教培等职责,日常多从事与内审无关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地履行审计的职能。

(三)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限制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由于审计职能挂靠党建人事部门,审计人员在本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本企业单位利益的限制,难以客观公正、公允独立地开展评价工作。

(四)内部审计内容单一,大多是差错防弊型审计

由于没有独立的审计部门,审计工作面较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多以配合上级审计部门的审计为主,自行开展的审计也多限于财务方面内部审计。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其相关档案资料,工作大都集中在财务领域的表面层次。审计方法也采用传统方法,基本上是对会计科目进行逐笔审查,局限于“就账查账”,审计手段还主要停留在手工收集资料,审计效率低。

(五) 内部审计方法简单,思路狭窄,注重凭证审计,忽视效益审计

企业自身较少主动开展内部审计,即使开展但由于企业机构内部没有设置财务部门,也多为抽调各相关业务部门人员临时组团,自己审自己。审计方法主要是针对财务收支、福利薪酬发放及工会费使用的合理性审查,仅仅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凭证的合法性、有效性等,没有深入分析资金运作的风险和使用效益,以及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内部审计大多是以传统的事后监督审计为主,较少开展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所有这些,使得内部审计参与内控风险预防的职能大打折扣。

(六)内部审计程序不规范、风险观念淡薄

企业虽然有自审意识,但也是审出问题自行解决,不做审计备案,简单地“审而改之”。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操作不熟练,缺乏经验,业务水平不高,对出现的问题看不透,摸不准,识不破,审而不“查”,找不出问题原因,简单一改了之;审而不“察”,风险观念淡薄,对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更谈不上用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不能分析发现问题的深层原因。审计不深入,加大了审计的风险,降低了审计质量。

(七)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多为兼职人员,缺乏学习审计新知识的积极性,思想观念和能力水平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目前主营业务都逐步采取信息化管理替代手工管理,各项业务流程都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固化,而每项业务的系统控制流程和管理方法都不尽相同。在这样的管理环境和内部审计新需求下,配备不足、业务能力薄弱的内部审计人员显然不能胜任新形势下复杂的内部审计工作。

四、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机制与途径分析

(一) 内部审计外部化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或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这里所指的内部审计外部化主要是把内部审计的实施方式从单一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力量向与外部审计结合的方向发展。内部审计的工作包括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评价与提供建议两部。对于第一部分,企业完全可以委托外部审计人员按照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进行审计,这样不仅可以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还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对于第二部分,由于内部审计比较熟悉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情况,审计工作的重点也能有的放矢,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应当由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承担。

(二)保障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自主地、不受约束地履行审计职责,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应实事求是,保证公正的、不偏不倚的职业态度和操守。但是应该如何加强和保障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呢?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用法律规范保障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使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内部审计人员定期轮换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和业绩进行监督、考评;配备业务水平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内部审计人员等等。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合理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三) 扩大服务领域

服务领域的扩大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职业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审计职能也必然在客观上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现代的咨询服务职能。因而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也将由对财务数据和会计报表扩展到企业的经营、生产、质量等管理领域。1.为企业内部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考核提供客观和准确的数据。2.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内部审计应通过对财务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进行监控,为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健全内部控制而发挥企业的监督作用。3.应大力开展经营管理效益审计,为企业内部的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科学决策发挥顾问咨询的作用。

(四)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从单纯的财务人员向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人员转变。

五、电网非供电企业在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结合审计发现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整改,加大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各部门能够深刻认识到内部审计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做好内控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构建“不能腐”机制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2.结合历年配合上级审计工作,督促领导班子成员、各业务部门进一步深化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对问题整改起到了“警醒”促进作用。

(二) 内部审计人员转变观念

内审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促进内部管控效力的提升,将内部审计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使得内部审计在内控预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企业各层级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如某电网非供电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认真梳理历次审计问题及“屡审屡犯”问题,分析问题产生背景、原因,制订审计发现问题长效防控措施,向企业提交了《历次审计问题与整改治理情况的报告》《项目档案归档材料核查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整改措施建议》《审计发现问题长效防控清单》《审计发现常见问题治理措施管控表》等报告,措施建议也得到严格执行。

(三) 整合资源,弥补内审人员不足

整合资源,组建以审计纪检为主体、专业人员参加的,独立于单位各部门的内审小组,解决内审人员配备不足问题。

(四)完善和落实审计发现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措施

1.从制度、执行和监督等层面去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审计发现常见问题产生的根源,针对产生问题的多个环节、多种原因逐一完善并形成有针对性且可根治问题的治理措施,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治理措施的具体内容、完成时间及完成标志。2.落实和汇报治理工作。及时落实完善后的审计发现常见问题治理措施,适时向审计业务分管领导汇报专项治理工作相关情况,在企业内部专项工作会议上就本专业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专题汇报。3.主动调整跟踪督办频次,提高审计监督效率。结合审计整改进度情况,对专项治理行动推进情况的跟踪督办频次由审计问题整改开始时的按周跟踪督办逐步调整为按月跟踪督办、按季度跟踪督办。各相关业务部门按周、按月、按季将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反馈至审计职能部门。

(五) 转变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关口前移,加强过程管控

1.对单位非招标采购项目、零星采购项目、终端配件及耗材询价项目的内部审计,不仅审核凭证是否完整,附件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预算等等,还对物品采购价格是否正常、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整体经费支出所占比重是否合理,单项经费支出变动趋势,固定资产配置使用效率进行深入分析。2.在招标采购前对招标方案等材料进行评审、会签及审批,杜绝歧视性和指向性的行为发生。3.在招投标过程中现场监督或抽查,严明招投标纪律,把招标采购廉洁风险点辨识审核关口前移。4.组织审计问题整改“回头看”活动,专题分析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现状,举一反三,防范长远,提出审计发现问题长效防控措施建议,督促各部门重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强化审计决定、审计意见刚性执行。5.逐步推进内部审计方式“三转变”。即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转变;从单一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审查向项目建设、物资采购、运营管控的成效分析转变;从传统的事后监督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的过程审计转变,最终实现基层单位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

(六) 健全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管理的制度措施

培养运用法治思维是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审计法规和企业各类制度及作业标准。2.根据企业的实际,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管理制度。例如,内控制度方面出台《财务开支实施细则》《信息项目审计调查作业指导书》;项目建设管控方面出台《项目精益化管理方案》《采购管理业务指导书》《项目资料归档作业指导书》;运作管控方面出台《需求、采购双签制度》《合同会签审批制度》等。3.加强差旅相关票据审核机制,坚决杜绝以会议、调研、培训等各种名义进行变相公款旅游的行为。4.内部审计人员做到重大事情上守法,日常小事不违法,自觉形成良好习惯,无论事情大小,都要体现法治精神,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

(七)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针对性

根据企业的业务工作特点,建立“防、堵、查”为主线的递进式的监控措施。1.在项目立项、招投标、设备采购、竣工验收、移交运维、后评估等关键环节,建立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内控制度,严格会签流程制度,重要项目采用“需求、采购”双签制,所有业务均要经过相关责任人复核签字背书,建立起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2.在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常规性核算的基础上,内审人员对项目及业务进行日常性和不定期的抽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3.通过内部稽核、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手段,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内控措施,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关键重要岗位风险、项目建设管理风险和行政办公管理风险。

(八) 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1.赋予内部审计人员对所有职能部门和个人进行审计的权限,以确保内部审计的结论和建议能得以有效执行。2.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归属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提高内部审计职能监督部门的地位,取得各职能科室的积极配合。3.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相应的考核和使用,增加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的独立性。

(九)强化指导,规范操作,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电网企业强化对企业内审工作的指导,密切与内审机构的联系,建立紧密的条块结合管理体系,定期对企业系统内各单位的内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电网非供电企业的内审人员也能尽快掌握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电网非供电企业内部也要建立岗位培训制度,努力提升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加强对内审人员的法制教育,规范操作,依法审计,使内部审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六、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效果评估

近年来,电网非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强化审计成果的运用和转化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对各层级领导干部员工履行职责、规范管理起到了导向作用。1.以历次审计整改为契机,强化审计成果运用。通过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重新审视企业制度、流程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缺失,补充制定或修订了相关制度标准,完善了管理流程,有效地规范了项目建设、物资采购、合同履约和财经管理行为,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和执纪监督机制,促进了企业依法经营协调健康发展。2.举一反三,扩大内审面。以历次审计发现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扩大内部审计范围,将信息化项目、专项资金项目和自控资金项目纳入内审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能整改的,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订方案措施,明确责任,限期整改。3.运用审计成果考核工作实绩。对各层级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及关键岗位人员的实绩考核,运用审计成果来认定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责任人员的实绩,如将审计、专项治理等发现的问题按期整改完成率纳入绩效考核。4.将审计成果实际运用,作为整治基层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扫雷”行动的一项措施,管控廉洁风险。5.将审计结果纳入各层级领导干部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签订岗位责任书和廉洁从业承诺书,作为领导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6.对审计中发现的一般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行提醒谈话。7.对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注意及时从制度上进行完善。

七、结语

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内部审计管理及发挥作用的实践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探索、提高和完善的过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标准,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乎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量身定制,对内部审计管理实施整改,以期收到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人员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