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四百击》的镜头语言

2019-03-20姜玉涵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长镜头男孩儿摄像机

姜玉涵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一、长镜头

(一)概述

在电影《四百击》中,长镜头的使用不稀奇,这也是法国新浪潮的特点之一。在法国新浪潮中,导演们推崇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实景拍摄、长镜头运用,也被新浪潮导演所借鉴。

长镜头的三要素是景深镜头、场面调度和移动摄影,通过三个要素的相互配合运用,来达到一镜到底的审美效果。[1]《四百击》通过运用大量的长镜头,保持了时空的统一,增添了电影的真实性,赋予画面多重含义。

(二)案例分析

影片的开头运用了一组8 个运动长镜头,这一组长镜头传达了一些信息。远处的埃菲尔铁塔揭示了影片发生在巴黎街头,光秃的树干说明故事发生在冬季。埃菲尔铁塔的特写到全景,也正如人渐去渐远一般。镜头中空旷的街道,紧密的建筑,缓慢推进的节奏,奠定了影片阴冷、晦暗、压抑的基调。

影片的开始是安托万被罚的场景。镜头跟随着男孩传递情色图片的动作。开始是男孩写字的近景,然后景别推近为拿着图片的手部特写,当第二个男孩儿传递给第三个男孩儿时,景别拉大为中景,紧接着传给第四个、第五个男孩儿。第五个男孩传递给安托万,这时仍然是中景,镜头定格在安托万身上,开始向前推,推至近景,固定,暗示着将有事情发生。随后镜头继续跟着安托万传递给下一个男孩儿图片,这时,老师的声音响起,镜头快速摇至讲台上的老师,安托万入画,此处镜头固定。老师惩罚安托万去罚站,镜头跟着安托万的轨迹右移,安托万做鬼脸后,镜头迅速左移对准老师,老师起身走下讲台,切换背影镜头,这一个长镜头结束。

这一56 秒的长镜头一气呵成,清晰还原出了整个事件。这个长镜头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有很多变化,运用了推、拉、摇、移、跟以及固定的拍摄方法,完成了空间的调度。镜头中男孩儿们传递图片的速度很快,镜头快速的跟进,体现出了他们可能不是真的喜欢情色图片,而是追求在反叛过程中的刺激。这是安托万的第一次被罚,表现出了安托万的叛逆。男孩们的反叛、老师的严苛,为后续影片的开展埋下了伏笔。

在男孩们跟着老师写诗的情境中,运用了一个42 秒的长镜头。镜头一直固定,采用远景,完整记录了同一时空中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状态:老师自以为是点名批评学生;男孩们听到爱情的诗句时搞怪拥抱、嬉笑;角落里的安托万在擦着墙壁上的诗,时不时露出脑袋观望;老师生气暴躁,大声呵斥学生,这些都呈现在同一个镜头中。

在这个镜头中,男孩和老师是对立的两个主体、两个世界。同时摄像机的位置也颇有讲究,没有固定在教室的中央,而是偏左摆放,将老师和在墙角的安托万分别放在中轴线的对称两侧,暗示着安托万和老师的对立关系。

在安托万离家出走之后,安托万偷了街边运送的牛奶,在展现安托万喝偷来的牛奶时,用了一个53 秒的长镜头。镜头从远景别开始,拍摄街角,安托万怀揣着牛奶快步匆匆地从远处入画,由远及近再走过镜头,镜头跟随着安托万行走的轨迹。安托万最后停留在一个角落,镜头摇到安托万身上。此时景别为中景,将安托万放置在画面中心,摄像机采用侧面角度进行拍摄,引导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安托万的动作和神情上。此时摄像机的景别保持不动,但摄像机随着安托万打开牛奶瓶、仰头喝牛奶的动作略有上移和下移。摄像机的动作和安托万保持一致,更明显刻画了喝牛奶的动作,更烘托了这种紧张的气氛。

画面中,安托万一直紧盯着前方街道的动向,神色很慌张,他喝牛奶很快、很急,喝过一次后,他会瞥一眼牛奶的剩余,露出有些痛苦的神情。喝了四次之后,牛奶仍剩余一大半,安托万迅速把牛奶瓶揣到怀里,快步出镜头。镜头一直对准了安托万,没有反打到街道上,观众仅能在镜头中看到安托万紧张的神情和匆忙的动作,观众更紧张和期待安托万的偷牛奶会不会被发现,更好地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偷牛奶是安托万第一次进行“偷”的行为,可以看出,安托万是害怕、紧张、慌乱的。离家出走,没有食物果腹,安托万选择偷牛奶,这一次他没有被抓到,也为他后来偷打字机被抓埋下了伏笔。

在记录体育老师带着男孩们列队跑步时,用了一个全知视角的俯拍长镜头,这个长镜头共45 秒。在四组男孩从队伍里跑掉之后,镜头转换为上帝全知全能的俯视视角,将整个队伍全部收入镜头中。男孩们三三两两躲进街边的商店、楼道,最前面的老师丝毫没有察觉,但是队伍越来越短,最后只剩下两个男孩。上帝全知全能的俯视视角,记录了男孩们的完美逃逸,让观众可以一览人物和周围环境。

另外,在拍摄安托万的好朋友雷内带着他去家里时,也用了一个41 秒的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将雷内的房间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很好地展示了雷内的生活环境。

最后安托万的逃跑镜头,是最经典的。这一部分由三个长镜头组成。

第一个长镜头是安托万奔跑的80 秒镜头,画面中安托万不停地奔跑,穿过立牌、树林、农场,没有碰到任何人。画面中没有音乐,只有安托万奔跑的脚步声,推轨全景拍摄。安托万一直是画面的主体,变化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奔跑,仿佛安托万的奔跑没有尽头,他只知道要向前跑,不知道逃跑的尽头在哪。这个镜头代表着安托万摆脱了束缚,向自由狂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在第二个53 秒的长镜头中,熟悉的音乐响起,镜头采用远景别,从安托万奔跑入画开始,镜头摇到沙滩和海,这里是安托万奔跑的方向。镜头慢慢摇过海岸线,安托万奔跑的背影入画,他停下来,看了一下远方,随后快速奔跑,仿佛找到了奔跑的方向。

第三个71 秒的长镜头拍摄了安托万奔向海边的过程。安托万从一个坡上的楼梯下来,小跑奔向大海。镜头先是远景别,然后是全景,从坡上摇到沙滩上,推轨跟拍安托万奔跑。当安托万踏进海水中时,镜头固定,安托万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他向镜头走来,最后看向摄像机,这时镜头快速推进,将安托万定格在脸部特写上。画面中安托万无助、迷茫、脆弱的眼神看向镜头,仿佛在向观众求助,此时观众不再是影片的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这次逃跑事件中了。[2]

二、摇镜头

(一)概述

摇镜头指的是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脚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做支点移动而拍摄的镜头。电影中有很多处摇镜头,是导演精心设计的,在分别暗示或提醒观众一些信息,多是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二)案例分析

例如拍摄男孩们放学时,镜头首先固定在校门上方,从一位圣人被读书的人们环绕并刻有“自由、平等、博爱”的雕塑摇下来,摇到校门口男孩们放学的场景。镜头带有暗示,“自由、平等、博爱”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政治宣言,二战之后,“自由、平等、博爱”被写进1946年和1958年的法国宪法中,成为法国的国家格言。《四百击》在1959年上映,彼时,“自由、平等、博爱”应是社会共识。镜头从雕像摇下来,带有讽刺意味,上一个镜头老师的暴躁、蛮横和“自由、平等、博爱”的宣言形成对比,凸显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巨大反差。

安托万被关在警察局的时候,镜头从拍摄两个警察在悠闲地下象棋、一个警察在读报纸开始,镜头摇过房间内的大部分布景,摇到被关在铁笼子里的安托万再到笼子另一端的青年,最后摇回到安托万,安托万躺在角落里,双手环抱自己。这一个摇镜头,从警察到安托万,展现出了安托万此时的处境并不好,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在少年罪犯观察中心,拍摄两个男孩的对话时,镜头先是定在了两个男孩谈论自己的罪行,一个男孩边摸着雕塑女人的腰和屁股,一边说自己打了自己的父亲,随后镜头上摇,摇到雕塑的上半部分:一个女孩和妈妈亲昵地靠在一起,极具有温情的画面。同时另一个男孩的画外音接着说:“干得好,如果我是你,我早杀了他了。”这个摇镜头具有讽刺意味,男孩的叛逆、放肆以及对父亲的厌恶,和雕塑中的亲情形成强烈反差。

三、主观镜头

(一)概述

主观镜头是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生活其他人、事、物的情景。主观镜头能刻画人物内心,人物的内心是其动作和语言的内因,同时也是最复杂、最微妙、最精彩的世界。[3]《四百击》中也运用了主观镜头,来表现主人公安托万的内心世界。

(二)案例分析

在安托万被单独关进警察局的小笼子后,导演立刻接了一个主观镜头,镜头模拟了安托万的眼睛,透过铁网看到了被关在对面笼子里的一位男青年,三名女青年,以及镜头右摇后正在工作和下棋的警察们。这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安托万被关起来之后的世界,以及安托万内心的迷茫、惶恐,获得了共同的感知。

下一个主观镜头就出现在一分钟之后,安托万被押上警车,透过警车后面的围栏,安托万看到了渐渐远离的警局和街道。这个主观镜头很短,只有不到5 秒钟,但是却象征着安托万处境的变化,他离开了熟悉的地方,被送往无知的远方。这个镜头显示出了安托万的迷茫。

四、结语

《四百击》是特吕弗导演的长篇处女作,聚焦了一个男孩安托万的不幸童年经历,《四百击》作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品之一,电影语言是成熟的,值得学习揣摩。

猜你喜欢

长镜头男孩儿摄像机
开化长镜头
浅谈实验影像中长镜头的运用与表现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摄像机低照成像的前世今生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嗜夸如命的男孩儿
试论电视新闻中对长镜头的运用
如何消除和缓解“摄像机恐惧症”
害怕自己是同性恋的男孩儿
我是五个男孩儿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