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网络扶贫与电商进农村研究①

2019-03-20张馨予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贫困县贫困地区电子商务

张馨予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712000)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指出:“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1-3]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今后中国农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电商基础设施以及规范农产品电商发展标准体系等进行了指示[4]。电商进农村战略的实施以及农业+电商模式的崛起,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对实现农村贫困家庭脱贫和产业扶贫开发有显著作用。

通过对国内外农村扶贫、涉农电商方面的文献及各国政策进行分析,认为国内外学者在依据贫困地区经济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扶贫方面的研究和政策实施较为匮乏[5-7]。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中国网络扶贫与电商进农村战略优化路径需解决的问题有:①农产品同质问题;②线上线下融合流通问题;③农产品、农村物流问题;④农产品质量追溯问题;⑤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问题;⑥农业一体化问题;⑦农村金融服务问题;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问题;⑨电商人才匮乏问题。

本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对当前中国网络扶贫所遇到问题和阻碍等进行分析,所得结论有助于解决网络扶贫和电商进农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辅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可为中国实现2020年全国脱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1 乡村振兴、网络扶贫、电商进农村等内在联系

1.1 乡村振兴与网络扶贫

得益于自身强大的智能互联功能,网络经济的出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8]。网络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融合,能够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新思路与新对策,主要体现在:(1)网络扶贫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促使其摆脱了市场与资源的束缚;(2)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完善网络扶贫的条件,如提供网络硬件支持,提供人员培训服务等。

1.2 网络扶贫与电子商务进农村

对于农村贫困地区来说,电子商务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极大地优化资源配置并实现对各类信息的高效利用,具体体现在:(1)能够实现贫困户与供需市场的对接,高效统筹各扶贫参与主体对贫困地区进行帮扶;(2)能够高度调动科技、商务、农业等方面的资源,构建由多方扶贫主体参与的网络扶贫工作机制;(3)电商系统提供的大数据服务,为网络扶贫战略提供了极强的数据支持,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扶贫工作的精度和效率,从而实现贫困地区资源或服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高效转化。

2 种国网络扶贫及电商进农村现状

2.1 扶贫情况宏观综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照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1660 万人,相比2017年末减少1386 万人;贫困发生率1.7%,相比2017年下降1.4 个百分点[9],具体数据见表1。自“十二五”时期正式实施扶贫政策至今,中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农村贫困人口以及贫困率显著下降。但中国贫困群体规模仍然较大,距离中国“到2020年消灭绝对贫困”的目标还有不小距离,扶贫工作压力较大,需继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表1 2011~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

2.2 网络扶贫与电商进农村

2014年至今,中国商务部会同中国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持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安排财政资金对中国28个省共计1016 个示范县进行扶持,其中国家级贫困县737 个,占中国国家级贫困县总数的88.6%[10]。前4 批 共756 个 示 范 县(表2),2018年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6192.38 亿元,同比增长43%,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网点累计建设1100 余个,乡村服务站点累计建设近9 万个,有效促进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位形成造血机制,电商发展与农村居民增收、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11]。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于2016年10月联合印发的《网络扶贫行动计划》,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实施网络扶贫五大工程,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2]。2016年,前三批次共计262 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343.39 亿元,同比增长67.66%,与同期中国其他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增速相比,高出近8个百分点;2018年,中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共计737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年累计网络零售额1407.66 亿元,同比增长64.54%,与同期中国其他国家级贫困县相比,增速高出近4 个百分点,网络扶贫示范效果显著[13]。

表2 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批次

以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为首的涉农电商平台为例。截至2018年底,该平台共累计容纳近900 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网络销售,共实现年销售额超过630 亿元,其中超过100 个贫困县网络销售额达到或超过1 亿元[14]。经过长时间努力,阿里巴巴形成了具有自身平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模式(图1)。该模式自正式实施以来,不仅帮助贫困地区销售优质产品,更帮助该地区培育并发展了优势产业,构建了科学的教育体系和公益体系,值得向全国其他涉农电商平台推广。

目前,中国许多贫困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县—镇(乡)—村形式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在该体系下,越来越多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户通过充分发挥产品、资源等优势实现了脱贫。以陕西省为例,至2018年底,陕西省分五批次共71 个县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其中56 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在全省贫困县的覆盖。该省被称为“西北电商第一县”的咸阳市武功县,2018年度电商销售额达到35.07亿元,较上年增长近40%,“双十一”单日销售额1.39 亿元,较上年增长超过30%[15]。过去传统形态的农户经营模式已逐渐被龙头企业、合作社、大型养殖户所取代。电商进农村战略的实施,促使现代化农村商务交易与服务体系开始萌芽,如图2所示。

图1 阿里巴巴脱贫模式

3 贫困地区网络扶贫及电商进农村存在的问题

整体而言,中国贫困地区电商进农村战略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势头良好。综合评析阻碍未来中国网络扶贫和电商进农村战略实施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基础设施薄弱

3.1.1 互联网通信普及率低

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22 亿,全年新增网民0.13 亿,较大的网民规模为电商进农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2018年中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8.4%,虽较2017年底提升3 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中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73.8%)。

3.1.2 运输及物流成本高

由于中国农村贫困地区交通设备缺乏、公路普及率较低,且相当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维护,缺乏高质量以及足够数量的仓储物流设施,导致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物流成本远高于中国其他地区。以2018年陕西洛川、白水等县为例,该地区苹果收入占农民全年纯收入的75%~90%,苹果种植是该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由于该地区交通与冷鲜物流行业发展落后,其冷鲜物流成本首重1 kg 需要11 元,而中国沿海地区首重3 kg仅需3~4 元,果农只能选择价格低、保鲜质量较差的普通物流。高昂的物流成本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脱贫。

图2 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体系

3.2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难度大

农产品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是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知名度的基础。中国广大贫困地区农产品经营模式分散且规模太小,加大了农产品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难度。一方面,贫困地区无法实施农产品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等技术标准;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农民往往无法对农产品自身产品的品类、管理水平、生产过程、质量检验等环节进行统一监管,农产品品质难以提高上去。

3.3 农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农产品同质化问题,是广泛存在于中国各农产品生产地的问题。随着中国国民生活水品的逐渐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正逐渐向多样化转变,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以陕西省咸阳市乾县阳洪镇上陆陌村为例,该村果农经营的农产品主要以酥梨为主,2017年全村已栽植酥梨220 hm2,年产酥梨达1.4 万t。本应是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酥梨行业,却于2017年大丰收之后面临严重滞销问题,300余斤落果梨仅能卖出10 元,每斤仅合3 分左右。对于规模化生产农产品的经营者来说,可以通过价格战或者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来应对市场需求,然而贫困地区农产品经营者受限于技术、资金等要素的制约,一旦出现农产品相对过剩问题,往往会迅速出现经营困难现象,丧失农产品比较优势。

3.4 缺乏行业人才

网络扶贫以及电商进农村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培养农业+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营销形式的复合型人才是实现贫困地区电商脱贫的关键。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生活条件、教育资源等较差,导致该类地区普遍出现劳动力严重流失的情况。据调研,陕西省2018年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平均在35 岁以下,初中以上学历占比超过90%;而常年在家从事各类农业劳动的人员年龄平均超过47 岁,超半数为小学文化水平,其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不足10%,贫困地区相关比例还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本地没有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外面的人才同样不愿意到贫困地区工作,加剧了电商扶贫工作的难度。

4 网络扶贫与电商进农村优化路径

精准扶贫、网络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关键。从电商进农村入手,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优化路径如图3所示。

4.1 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大力实施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通组路”建设和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实现集中居住30 户以上的自然村通沥青(水泥)路,基本消除通村公路“油返砂”;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积极针对本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建立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尽可能地建设成以电子商务园区为中心,融合线下加工、仓储、物流、统一开放的电子商务市场,从而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

图3 贫困地区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路径

4.2 农户联合协作,实现农产品标准化

将贫困落后地区分散和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资本和技术基础的合作组织或经济实体,是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和市场净竞争力的关键。农户通过联盟与合作的形式参与生产和市场竞争,一方面确保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合理地实现其应用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帮助该地区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实现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常见的农户联合协作形式有合作社、专业农产品公司、股份制龙头企业等。

4.3 统筹农产品大数据,解决同质化问题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能够帮助农村地区解决农产品供求信息不畅、农产品产业动态监测不到位等问题。充分利用和发展脱贫攻坚和农业产业发展大数据平台,对农产品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大数据分析,可帮助贫困地区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并进行多项传播,从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发展的产业,同时解决自身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4.4 线上线下协同,培养贫困地区电商人才

电商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开展网络扶贫和电商进农村的基础、骨干和核心。一方面,在政府和各类农业组织的支持下,实施电商人才培训与精准扶贫脱贫挂钩政策,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组织本地化讲师培训活动;另一方面,应积极构建互联网平台电商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互联网+贫困户的形式,将外部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引入贫困地区。同时,政府应尽力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尤其是具有相应技能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升贫困地区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5 结语

电商进农村战略成为解决中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新的着力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网路扶贫、精准扶贫以及电商进农村等元素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中国扶贫现状、电商进进农村现状;再次对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今后网络扶贫与电商进农村优化路径进行了展望。构建和完善网络扶贫政策下电商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产品标准化、同质化问题,并大力培养贫困地区电商人才,将会优化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布局,加快贫困地区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精准扶贫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贫困县贫困地区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