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AR”:智媒时代儿童图书出版的优化策略

2019-03-19陈蓓

出版广角 2019年2期
关键词:儿童图书智媒图书

【摘 要】 智媒时代来临,出版行业面对VR、AR等技术的更新和普及,逐步展开以儿童图书出版为代表的“出版+

AR”探索。近两年,AR儿童图书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凭借丰富的数字化内容、灵活的人机互动模式、逼真的虚实结合体验等优势占据一定的图书出版市场。与此同时,AR儿童图书出版也面临一些不可避免的发展瓶颈。文章尝试分析智媒时代AR儿童图书出版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关 键 词】智媒时代;AR技术;儿童图书出版;优化策略

【作者单位】陈蓓,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2.018

目前,文化产业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进入智媒时代。一方面,在VR、AR等技术的影响下,用户逐渐向移动端迁移,另一方面,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同。“出版+AR”模式下,AR儿童图书凭借互动性、感官性和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为传统儿童图书出版注入新的活力。

一、智媒时代“出版+AR”的现状

1.AR的发展历程

AR(增强现实)是在VR(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又称混合现实。AR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技术,它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声音、味道、触觉等信息),通过技术模拟仿真之后叠加,即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中,让两者同时存在。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后,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让使用者获得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这就是增强现实。

20世纪90年代AR已经出现,但受技术发展限制未能普及。近些年,随着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AR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教育、军事、医疗、新闻、娱乐等多个领域。相比VR市场,AR市场因对硬件设备的要求更低,因此发展前景更为可观,相关报告指出,2020年AR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将实现井喷式发展。

2.AR技术与儿童图书出版的融合

2016年《小熊尼奥之梦境小镇》在CCTV14播出后引起很大的反响。《小熊尼奥》是央视文化旗下公司着力打造的一款儿童AR科技创意产品,也是传统文化企业在智媒时代推出的一款比较成熟的儿童AR科技创意产品。此前,只有少数的出版机构尝试将“出版+AR”应用于儿童图书出版领域。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将出版资源向“出版+AR”业务倾斜,特别是儿童图书出版领域,不断推出AR儿童图书,但其技术应用主要还是集中于视觉方面的增强现实。2018年3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推出《未来机械世界》,这本图书为小读者打造了未来机械世界的阅读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小读者可以进入互动游戏,通过AR技术应用和书中的超现实生物搏斗。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可以在阅读中得到丰富的感官体验,感受沉浸式阅读带来的快乐。

截至2018年底,我国儿童图书出版市场上常见的AR技术应用方式和步骤是这样的:首先,小读者扫描二维码,在智能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上下载AR使用平台;其次,小读者对照儿童图书中融入AR元素的图形,打开智能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拍照识别,进入场景;再次,小读者通过摄像头与AR儿童图书预先设计好的三维立体影像互动。

二、“出版+AR”在儿童图书出版领域的优势

1.丰富传统儿童图书的内容

传统阅读以文字和图画为主,特别是儿童图书,小读者只能通过静态的图片理解文字内容。儿童图书出版与AR技术结合后,游戏、音视频等全方位、多元化的互动元素丰富了儿童图书的呈现形式,使其变得生动有趣。儿童图书与AR技术的结合,能凸显传统儿童图书的立体感,使书中的人物通过三维动画“活”起来,使比较难于理解的科普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图书内容形成更加具体的认知。

2.激发人机互动的阅读兴趣

儿童图书的读者群年龄较小,传统儿童图书出版与AR技术结合,可以让小读者与图书内容互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不管是绘本、儿童文学图书还是科技读本,小读者的阅读行为在人机互动的模式下,由单一的静态阅读,转为立体式、参与式、渗透式的体验,可以说是儿童图书出版的一次历史性变革。通过这种模式,小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图书内容,而是突破传统纸质图书的限制,在人机互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目前,市场上出现不少带有互动功能的儿童图书客户端,小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客户端进入游戏与虚拟人物互动,在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主动汲取知识。此外,小读者还可以在这些客户端上传自己制作的视频,提升交互体验,提高创造力。

3.加深对虚实结合内容的理解

傳统的儿童图书受到制作成本、开本及页数等方面的限制,内容呈现方式单一、呆板,AR技术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局限性。在AR技术的助力下,儿童图书内容不再晦涩难懂,小读者在虚实结合的三维动画场景中,能够集中注意力,进入轻松有趣的故事或游戏环节。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出版+AR”的结合方式,有利于儿童对特定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在传统出版业发展瓶颈期,数字化内容与虚实结合的体验助推了“出版+AR”在儿童图书出版领域的发展。

4.防止盗版图书出现

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图书的盗版现象很难得到有效遏制,越是畅销的图书,盗版情况越严重。这不仅损害了出版机构的利益,还对儿童的阅读体验造成阻碍,甚至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削弱儿童的阅读兴趣。“出版+AR”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防止盗版。在AR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儿童图书有唯一的识别符号,这使得盗版的难度系数大大增加,不良出版商或许可以盗版图书内容,但是很难复制与AR技术结合的线上互动功能,小读者获得的阅读体验完全不同,因此,对于AR图书,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正版。由此可见,AR技术对儿童图书出版甚至整个出版产业而言都有重大意义,其能有效地防止盗版现象,推动出版的良性发展。

三、儿童图书出版领域采取“出版+AR”模式存在的问题

1.AR资源有限,内容同质化明显

目前的AR儿童图书,含有AR元素的比较少,且大多集中在婴幼儿绘本领域。许多儿童图书与AR技术结合,是想以此为特色来做宣传,打开市场,实际上没能做到真正的融合。如《恐龙世界》《AR世界大探索:世纪恐龙》等恐龙图书,大多仍以“文字+静态图片”的方式展现内容。书中借助AR技术呈现的恐龙形象没有新意,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当当网挂售的AR儿童图书多达1974种,但是真正融入AR技术的只有一小部分,大多数AR儿童图书都是以AR为销售噱头。

2.应用成本较高,缺乏通用平台

相对传统图书而言,“出版+AR”的研发、制作及应用成本较高,同时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AR技术在儿童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成本较高。要实现“出版+AR”模式,操作系统与识别技术匹配、设备与知识更新等问题需要专业的AR开发与维护团队来解决,AR平台的建设也需要雄厚的资金和全方位的技术来支撑。而与成本对应的是,含AR元素的儿童图书在定价方面会明显高于传统儿童图书定价。此外,小读者在阅读AR儿童图书的过程中,操作智能手机或者平板设备进行定位、识别时耗电量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读者的阅读体验。

3.营销困难,裸眼阅读有难度

传统的营销方式无法满足AR儿童图书的要求,因为AR儿童图书营造了很多动态的场景,这些三维立体场景需要运用一定的设备、预留一定的空间才能呈现,这给负责线上线下童书推广活动的营销工作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在线上开展营销,营销效果会受到时空的限制,不尽如人意。如果开展线下营销,当AR儿童图书和传统儿童图书同时摆放在陈列架上时,AR元素无法彰显,小读者感受不到增强现实的交互性、趣味性和参与感,因而营销推广难度大大增加。目前,AR技术在图书出版领域要实现裸眼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一,AR儿童图书的阅读仍需要使用智能电子设备和下载相关程序来实现;其二,小读者只有通过智能电子设备才能进入AR场景,体验增强现实带来的奇妙感受。

4.长期使用影响儿童视力

AR儿童图书主要的阅读群体是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目前,由于市面上的AR儿童图书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智能电子设备来使用,长时间使用这些设备会使儿童产生视觉疲劳,眼睛酸涩,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四、基于儿童图书出版的“出版+AR”优化策略

1.内容:真正融入AR元素

图书出版一贯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尤其儿童图书,仅仅色彩鲜艳、印刷精美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外在的、形式上的修饰归根到底都要为内容服务。因此,只有将AR元素注入经得起推敲的内容,才能在儿童图书领域实现“出版+AR”的真正结合。

一本定价不菲的AR儿童图书,如果只有其中几页内容融入AR元素,对小读者而言无法充分体验增强现实的效果,对出版机构而言也没有达到AR元素与图书内容真正结合的目标。因此,将AR元素完全融入图书内容,灵活运用AR技术,是在儿童图书出版领域打造“出版+AR”模式的关键。

2.功能:真正实现AR功能

影响AR儿童图书的因素除了内容,还有AR功能。专业的技术开发人员要对儿童图书的AR功能进行整合和优化,提升小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互动体验;要充分了解儿童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开发对应的AR应用场景,优化AR应用界面、人机交互形式、可视化方略等内容,增强小读者的参与感、满足感和获得感。

一本全方位融入AR元素的儿童图书,如果功能单一、结构简单,那么它对于小读者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要打造一本真正的AR儿童图书,还是要将AR功能与不同的应用场景结合,优化小读者的阅读体验,实现传播效果。

3.人才:培养真正的AR人才

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通过AR儿童图书感受阅读的魅力,而要打造真正的AR儿童图书,需要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入。无论AR技术的开发、数字出版的内容编排、图书和AR平台的衔接,还是AR数字出版专业内容等,都需要专业人才来运作,因此,要组建一支属于出版机构的,由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的AR人才队伍,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助力AR图书出版的发展。以河南省高等院校为例,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均开设了数字出版专业,专业设置迎合智媒时代的发展要求,重点培养AR、VR相关智能数字出版专业的人才,为出版产业“出版+AR”的战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安全:构建真正的AR平台

不少业界人士指出,智媒时代,应构建一个安全的AR平台,从技术上保护AR图书的版权问题、AR图书消费者的隐私权以及AR图书出版机构的合法利益。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出版机构创建AR平台,合理界定用户的使用范围;第二,出版机构依靠法律规定监管AR平台建设;第三,出版机构深入了解AR图书使用者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增强产品生产责任意识,减少AR图书读者的安全顾虑。

5.標准:实施AR应用规范

2017年6月,《AR出版物企业标准研发项目验收意见》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指导下完成拟定工作;2017年11月6日,《出版业AR技术应用规范》行业标准启动会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2018年4月19日,多家AR出版社牵头主办的《出版业AR技术应用规范》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总的来说,关于AR图书的技术应用规范不断推出,指导AR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出版+AR”施行统一的应用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AR技术的图书出版物要体现标准的统一性和通用性。以儿童图书出版为例,出版机构要将图书内容与儿童生活场景结合,设置通用的应用场景,技术标准要宽严相济。第二,运用AR技术的图书出版物要体现标准的创新性和融合性,要和原先的制作发行标准统一。第三,对标准的各个方面要统一把控,尤其是AR儿童图书,要对其内容、框架和使用规则等严格把关,维护标准的权威性。第四, 要确保AR出版物使用者对标准的适应性,即精准定位受众群体,了解儿童心理发育的特征,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第五,AR图书的生产、营销及管理各个环节要确保有序性和规范性。

6.运营:推广AR营销模式

AR儿童图书的运营推广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只注重线上推广,AR儿童图书会受时空等因素的制约,营销效果欠佳;如果只注重线下推广,一方面,当传统儿童图书和AR儿童图书同时摆放在一起的时候,很难凸显AR儿童图书的优势,另一方面,AR儿童图书的展示受到场地、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出版机构可以探寻“技术+内容”并重的运营方式,比如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营销,设置多个和儿童生活、学习相关的活动场景,或者把AR儿童图书的应用场景转换到儿童熟悉的公园、科技馆、学校、游乐场等地,通过协同效应、连锁反应的实现来宣传推广AR儿童图书。

总之,在智媒时代背景下,AR技术运用于儿童图书出版领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这一方面能满足童书出版机构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读者新的阅读需求。笔者认为,童书出版机构应不断优化“出版+AR”的发展策略,推出精品AR儿童图书,使其经得起时代和市场的检验,为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晓新,杨海平. AR出版物标准体系建设[J]. 中国出版,2018(8).

[2]王杨. “出版+AR/VR”:出版行业的新机遇——AR/VR技术在出版行业中的运用综述[J]. 出版广角,2018(3).

[3]袁小群. 基于AR技术的儿童出版营销策略研究[J]. 出版广角,2018(4).

[4]蓝芝同,覃小琴. AR技术在儿童图书出版中的问题及对策[J]. 编辑学刊,2018(5).

[5]程维嘉. AR童书热的冷思考[J]. 新闻传播,2018(3).

猜你喜欢

儿童图书智媒图书
儿童图书银行
A Book Bank for kids儿童图书银行
智媒时代新媒体副刊的出路在哪里?——以封面新闻人文副刊为例
图书推荐
智媒时代,新技术如何为新闻报道赋能——新华社AI合成主播在新媒体报道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智媒时代新闻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多元文化儿童图书项目
“智媒高速”在天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应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