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来:落叶季,自然赐予都市人的礼物
2019-03-19柳森
柳森
近日,上海迎来了美丽的“落叶季”。上海一些街道因实施“落叶不扫”,铺满各色“地毯”,或成为孩子脚下的“玩具”,或成为路人街拍的背景。
然而,马路不扫落叶或者推迟扫,终归还是要扫走处理掉,这让人们多少有些遗憾。因“不扫落叶”导致的交通步行安全隐患,也引发社会热议。
有没有一些更好的办法,既让我们留住落叶的美,又让这座城市与落叶交织出更多更文明、更温情的乐章?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教师、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理事长刘悦来博士带来他的见解。
落叶归不了根背后最大的遗憾
问:最近不少人在朋友圈发文,对上海一些街道实施“落叶不扫”的做法点赞。但也有一些人不无遗憾地表示,虽然马路上的落叶不扫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不扫落叶或者推迟扫,终归还是要处理掉。您曾推动40余个社区花园在上海落地、生根,以促进都市人发现和培育自己身边的自然景观。以您的经验,目前部分街道落叶不扫的做法还有没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刘悦来:在上海这样一个高密度的大都市里,行道树下基本上就是人行道和车道。在这样的状况下,落叶如果能够被保存一些,让大家有机会在视觉、触觉、听觉上感受到落叶的存在,可以在随风飘零的落叶中拍照,或者在树底下录一段视频,感觉肯定是很不错的。但更重要的是想让大家通过“落叶季”这样一种纯自然现象,看到大自然一年四季的流转和变化。这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而言,是一段颇为珍贵的体验,也一定会给在落叶中行走的人留下特别深刻且美好的印象。
正如一些市民感到遗憾的,這终究只能看一看或者体验一下而已。如果落叶飘落在那些特别窄的人行道,在没有什么余地去改变的情况下,也只能把它们扫走。落叶归不了根,切断了物质和能量的自然流动,是最大的遗憾。
帮助落叶归根的办法其实挺多
问:您特别强调,人是大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虽然生活在自然情境有限的都市中,但是否仍然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可行的办法,帮助落叶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自然流动?
刘悦来:有一些办法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比如在树穴的部位多留一些空间,为树的根部被落叶充分覆盖创造条件。如今城市里的行道树树穴部位大部分设置了盖板,盖板上基本也留了空隙。但大部分空隙的纹理非常细密,只有雨水可以渗透,树叶想要通过这些缝隙掉进树穴非常困难,最后就只能被扫掉。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未来在一些新规划的或者正好需要进行市政设施更新的街道,规划单位不妨可以考虑改进一下这些行道树树穴上方的盖板。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为落叶归根创造可能。
从生态系统能量循环的角度来说,树叶就是树从自然界采集到能量以后生发的产物,只有当它们最终回归到根部、补充树的养分,整个生命周期的流转才算是走全了。
再开拓一点去讲,其实,落叶不仅仅是飘落在人行道上。在城市里,还有大量的树生长在绿化带里。如果是这种情况,就更好办了。哪怕这个绿化带很窄,只要我们想办法延长落叶保留的时间,就等于为落叶的自然降解创造了可能。
如果一些树的底部周围本来就有一些小地被,哪怕是一点点苔藓也好,只要叶子落下来以后不急于扫掉,被集中归并到地被部分,假以时日(通常是一季),这些落叶就化为了泥土的一部分。相对于改进树穴上的封盖设计,这个办法更容易实现。
叶子本身所具有的营养对植物而言,是最天然、最好的养分。如果上述两个做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实践,“落叶季”就不仅仅是光影中的体验和回忆,而是真正实现了落叶归根,让树叶回归它的生命之源,实现自然能量的循环。
问:虽然这些做法听上去有点理想化,但我们通过一些资料看到,在国外一些非常注重生态环保理念的城市,类似的做法其实一直在被践行。
刘悦来:是的。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把生态友好、能量循环的理念贯彻到各种市政设施的细节设计与改良中。比如,我曾在英国、日本看到一些绿化部门在树穴部位打洞。近年来,国内一些绿化养护单位也开始采用这种办法。
为什么要给树穴打洞?其实这个问题也只有在城市里才会存在。在行道树边,每一天都有大量的行人、车辆经过,合在一起产生的力量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这种力量会把树根周围原本松软的泥土轧得非常紧实,这对植物的健康生长是非常不利的,好比把一棵树的手脚给捆绑了起来。通过打洞,一方面是为树松土,另一方面可以借打洞的机会往树根部位放入一些营养物。当人们这么做时,收集树叶堆肥正好有了可实施的渠道。目前这种做法被大面积推广的可能性还不大,但在城市中一些树很容易营养不良的区域,完全可以参照这种方式来改进。
自然教育为何时常感动都市人
问:关于在处理好落叶的同时如何渗透环境保护和自然教育的理念这个问题,您有没有好点子可以分享给大家?
刘悦来:在我们参与过改造的社区花园,只要稍微有点规模的,比如达到200平方米以上的,我们都会配备落叶收集箱。这种落叶收集箱也是堆肥箱,制作起来很容易。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用铁丝网或者竹条围编成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装置,落叶收集到里面以后可以厚厚的一层一层堆放上去。到了一定程度,尤其是在雨后,这些叶子就会往下沉,慢慢它的底部就开始“熟”掉了。最下面这些“熟”掉的部分,可以抽出来做肥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有氧发酵的过程,没有产生让人不舒服的味道。条件好一点的社区,可以做一些三厢堆肥箱,过一段时间进行轮流翻堆,成肥的效率会更高。
有一件事非常有意思。自从我们在一些社区花园配备了落叶收集箱,小区里打扫卫生的阿姨经常主动地把整理起来的落叶放入箱中,顺便就和我们一起收集齐了整个小区里的落叶,为回收和降解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具体到和落叶有关的自然教育活动,我们一般会先带大家收集落叶,然后在收集落叶的同时开展一些科普活动。比如,介绍叶子颜色变化背后的原理、民间的节气时令知识、一起学习“一叶知秋”“桐叶封弟”等典故,针对“落叶季”的各种自然现象展开讨论。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举办一些手工作坊活动,把落叶制作成书签、标本,利用树叶的叶脉部分来拓印,制作成艺术作品或社区艺术装置。这些活动很受人们的欢迎,是很有意义的亲子活动。
现在很多自然教育也好,环境教育也好,其中一个很核心的理念,就是帮助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去感受自然力量的流动,因为有一部分人意识到有一些流动被阻碍、切断了。我们所做的一切,无外乎就是为了普及这一理念。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尊重自然,然后在自己的生活中尽可能少一点对自然的干预,遵循自然法则。
很多参与活动的朋友告诉我,当他们看到植物和动物能很自在地在自然里生存,自己似乎也找到了一种很自在的状态。
问:如果纯粹去看一些关于自然界的图册,一定无法得到这样的感受。
刘悦来:是的。只有通过这些自然教育活动,每个人才能亲自参与到社区自然生态系统的构建或修复中。
我们曾经在上述理念的引领下,幫助同济实验学校做了一个自然教育项目。我们都知道香樟树的果实叫香樟籽,是白头鹎喜欢的食物。白头鹎吃了香樟籽后会把它排泄出来。这种排泄物一旦与土地融合,条件合宜时,里面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这所校园里有不少香樟树,于是我们就倡导学生从进校开始,关注这些香樟籽生命流转的过程。
恰好该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伴随着第一批参与者和观察者的长大,待到他们毕业时,一棵棵胸径10厘米左右的小树逐一长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自然力量的彰显,学生们从中受到的启迪直观且深刻。
有位社会学者说得好,现代都市人总是和塑料制品生活在一起,如果你总是跟塑料在一起,你就是“塑料味的”。我可以接着他的话继续引申——如果你经常有机会和泥土、落叶在一起,你就有了自然的味道。
问:这大概就是为何每到落叶季,都市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奔向大自然怀抱的原因。偶尔有机会见证到大自然的力量,很多人都会激动不已。
刘悦来:是啊。即便是那些从混凝土缝里钻出的树、爬出来的虫,都会让你感慨生命的力量。都市人其实很难抵抗这样一种力量。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打开一些缝隙,直接去观察自然、融入自然,一定会收获很多。
问:“落叶季”是短暂的,但我们可以目及的落叶,并不局限于一个季节。作为一名长年专注于自然教育的景观学学者,在您心目中,落叶跟一座城市之间最好的关系是怎样的?
刘悦来:城市人的潜意识受工业化思维影响已久。因为工业化思维,我们就会非常注重城市生活中所谓的“效率”。具体到“落叶季”,就变成了我们总是非常希望有那么一些特定的场景可以被固定下来供我们去消费。于是,商场里那种与自然毫无干系的“落叶季主题”“落叶季布景”就出现了。很多市民满足于对一些场景的消费,哪怕只是在落叶景色中拍个照,都能得到瞬间、片刻的满足,似乎只要有了这么一个瞬间、片刻,就能一直将这个状态延续到自己的记忆中。但其实,这种“效率”意识恰恰是人们走近自然、亲近自然过程中最大的阻碍。
比如,城市里的人行道总是被建造得光洁、整齐。但正是这种光洁、整齐,让我们很难再在道路上开辟出可供落叶自然地停留更久的空间。久而久之,很多行道树只能靠人工给予养分,成为绿化工作者的养护对象。换言之,为了城市管理的效率,我们得到了光洁、整齐的人行道,却失去了与自然交流的机会和空间。慢慢地,我们的城市还将失去灵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城市人则失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这样的理念也许现在听上去挺前卫,但是在不远的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回过头去珍视大自然曾经给予人类的、无处不在的启迪和力量。如今城市中颇受年轻人和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教育活动,恐怕就是人们重回自然怀抱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