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企业插上“科技翅膀”
2019-03-19郑智维
郑智维
昆山市集中力量帮助企业开展“攻关计划”,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勇攀人才科创“高峰”。
不久前,宝能新能源汽车、毛豆新车全国总部等一批旗舰型高质量项目落地昆山。通过放大宝能等龙头项目带动效应,昆山努力打造从电池研发到整车制造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国内首条固态锂电池量产线投入运行,旭硝子二期建成投产,中科可控、京东二期、华天科技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2018年,昆山新增市场主体超7.2万户,总数达到32万户。四大高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2023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59亿元,增长8.8%。
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布局高精尖前沿产业方面,昆山进行了哪些尝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将带来哪些机遇? 优化营商环境有哪些探索?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
建设一流产业科创中心
昆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大力培育引领发展主引擎,部署了人才科创“631”计划和“头雁人才”工程。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这是昆山市设定的目标。
通过普适性政策支持,昆山市统筹60%资源要素,鼓励现有企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挖掘培育和命名表彰了一批“隐形冠军”“单打冠军”“独角兽”“瞪羚”等企业,形成人才科创“森林”。
安排30%资源要素,昆山探索整建制引进建设模式,深化与中科院、南京大学等大院大所合作,激励更多创新成果、人才项目在昆扎根发展,构筑人才科创“高原”。
此外,昆山市还集中10%资源要素,抢占未来创新发展制高点,主动承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排出产业自主可控技术布局情况和企业“卡脖子”问题清单,集中力量帮助企业开展“攻关计划”,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勇攀人才科创“高峰”。
例如与中科院开展合作,昆山启动建设总投资超100亿美元的中科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推进安全可控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前不久,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卓越研究中心落户昆山,将系统承载“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项目,面向地球数字科学重大基础前沿,推动地球信息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融合,促进地球信息产业研发应用集群化发展。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作为江苏对接沪浙的“东大门”,昆山市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转型,都得益于长三角区域龙头城市的辐射带动。
“昆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为原则,虚心学习、扬长补短、全面融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扛起昆山責任、展现昆山作为、创造昆山经验。”杜小刚说。
昆山市与毗邻地区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加快从联区域向接平台转变,将深化机制联动作为融入一体化的强力保障。
“与嘉定、青浦、松江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虹桥商务区发起成立‘4+2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践联盟,与嘉定、太仓合作建设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联合青浦、吴江、嘉善打造横跨沪苏浙三省四地协同发展的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杜小刚介绍说。
下一步,昆山市还将构建“政府搭台、企业为主、人才优先、项目化推进”的区域合作新机制,常态化推进交流互访、共商互动、干部互派,全力确保各项合作事项落细落实。
抢抓长三角构建区域产业体系等机遇,昆山市主动嵌入长三角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借好“近水楼台”、用好科创“富矿”,承接利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人才科创资源。
打造“昆山服务”金字招牌
从“亲商、安商、富商”到“精准服务、高效服务、贴心服务、创新服务”,昆山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改革开放40年发展实践证明,营商环境日益成为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杜小刚说,哪里的创新生态优、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人才就往哪走、技术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哪里的发展活力就更强、发展后劲就更足、发展质量就更高。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昆山市打出“组合拳”。
今年新春上班第一天,昆山在县级市中率先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3条政策和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施工许可、纳税服务、通关报关、用水接入、电力接入、燃气接入、融资服务、信息共享10项配套措施,全面打造优化营商环境“1+10”制度体系。
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不见面审批的基础上,昆山市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继续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打造昆山版“1330”服务模式。
昆山还打造以精准服务、高效服务、贴心服务、创新服务为内涵的昆山服务“升级版”。建立招商护商机制、实行“一企一策”帮扶举措,变“坐等企业咨询”为“勤送政策上门”。在全市推行一站式全程代办,让企业“一次不用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