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正确构建双重预防体系
2019-03-19虎志宏
虎志宏
【摘 要】双重预防体系是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是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科学预防的根本,能够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论文对企业构建双体系及如何有效结合开展论述,以解决目前企业双体系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安全生产;双重体系;应用
【Keywords】safety production; dual prevention system;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N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1069(2019)01-0047-03
1 双重预防体系的来源
据数据统计,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但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大大降低了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的认同度,为此2016年4月国务院安委办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9月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都对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明确提出了要求。
2 预防体系的思路
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主要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是当前最为先进、科学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实现事故预防的“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通过危害因素辨识,可以找出需要防控的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估筛选出需要防控的危害因素,最后通过制定并落实风险防控措施,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企业若要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建设方案;二是开展双体系的全员培训工作,让员工熟悉体系内容;三是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出“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指南或者作业指导书;四是要组织全员对风险点排查,建立风险点台账; 五是要组织相关部门及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分析;六是利用有效方法进行风险评价;七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风险分级管控;八是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九是对风险进行培训和告知;十是根据风险分级情况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十一是确定排查计划和实施排查。
3 企业应用双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认识不清楚。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企业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清,对管理效果预估不全面,致使推进工作没有明显效果。
第二,参与辨识的人员能力不足。风险辨识时需要综合能力的应用,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单一,没有形成风险意识,对某些部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风险认识不清,在辨识过程中容易出现辨识错误、漏项或没有抓住重点等问题。
第三,没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有些企业在建立体系过程中的采取措施基本都是千篇一律,措施都是加强管理、遵守操作规程等内容,没有对风险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第四,有些企业在编制体系是存在迷茫情况,不知道双重预防体系是干什么、如何编、如何干,编出的体系束之高阁,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第五,有些企业把双体系做成了两套独立的内容,没有效的运行体系内容,还用原来的“老办法”没有把双体系实现融合。
4 如何正确构建双重预防体系
4.1 要对专业术语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构建双体系首先要对专业术语有深刻认知,掌握风险、危险源的定义和之间的关系。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安全风险被定义为“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安全风险强调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发生与否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等,是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我们常见的危险源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或有害物质构成,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如果某一危险源具有的能量或有害物质量值很高(后果严重),同时对其管控也比较宽松(失控可能性高),那么,该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就会很高。
风险与危险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危险源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而风险则是人们对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价,因此,对于危险源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发现、找到它,因为只有找到它,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防控;相反,风险是对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的主观评价,需要尽可能客观、公正评价其危险程度,以便决定是否防控及如何防控。
4.2 对事故隐患有一定的理解
从事故隐患的定义可以了解, 事故隐患是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两者的定义可以推出事故隐患就是第二类危险源。
4.3 基本方法的应用
第一,要掌握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首先进行风险点的辨识,要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针对风险存在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全面辨识找出风险点,编制风险点辨识清单,划分可按照生产装置、储存罐区、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或开、停车,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考虑。风险点包含了设备鼓风机、空压机、水泵等场所水泵房、配电室、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区域维修区、废旧物资堆放区等部位罐、配电柜、水泵电机等多个危险源。
第二,排查危险源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常规的隐患排查依据就是根据法规标准要求,企业按照场所、区域、部位分别编制的隐患排查内容。编制隐患排查清单是对风险分级管控结果的具体应用,到位的隐患排查依据是将针对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的“典型控制措施”变成本清单中的“隐患排查标准”。例如,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设备高速旋转部位易造成伤害、高温环境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暑、操作规程缺失导致人员误操作等都是危险源。
第三,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事故隐患也可以相应划分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四类,这样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层级更加明确,在繪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中就可以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报告方式、隐患类别、排查内容、排查级别等内容。重大风险公司领导直接管理和隐患排查;较大风险部门作为管控责任主体实施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一般风险班组负责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低风险岗位员工负责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从而有效构建职责明确的风险清单和隐患排查清单。
第四,企业应对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红色、橙色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至少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涉及不能立即整改的一般隐患、重大隐患,其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保留纸质记录并建档管理。
4.4 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之间的联系
由于能量或有害物质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为防控事故的发生,必须把其辨识出来并设置相应屏障进行防控,同时,由于防控屏障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缺陷、漏洞,为使防控屏障有效发挥防控作用,还应对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漏洞进行辨识与弥补。我们都知道奶酪模型理论,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漏洞。我们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就是找出这些漏洞,辨识漏洞危害因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弥补,隐患排查就是确保措施的落地实施,能够从源头上避免“隐患”的产生,从而促使措施有效发挥作用,最终避免事故的发生。
风险管理既包括对第一类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也包括对第二类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因此风险管理也包括隐患的排查与治理。通过风险管理,能够实现对风险的全面防控,从而有效解决因辨识范围所限而造成的“想不到”的问题,通过隐患的排查与治理解决“管不住”的问题。事实上我国当今所发生的各类事故,更多的是那些“管不住”之类的事故,也就是说虽然辨识出了需要防控的能量或有害物质,也设置了相应的防控屏障,但由于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漏洞太多,导致其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屏蔽作用,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有效防控事故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堵塞防控屏障上的漏洞,解决所谓“管不住”的问题,这正是我们主攻对象,隐患排查治理应该是事故预防中的主要工作。
4.5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要注意的问题
安全风险辨识要突出全员参与的原则,辨识要覆盖所有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作业场所,要充分考虑分析“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隐患整改的深入以及国人安全意识的提升,隐患的数量将会大为降低,屏障措施的防控有效性将不再是事故防控的主要矛盾,因此,适时调整、整合双重预防机制为风险管理,对于有效进行事故防控不失一种明智之举。因为危险源包括隐患,风险管理包含隐患排查治理,如果人为把它们割裂开来,设置两本台账、建立两套体系,不仅浪费人财物力,而且对同一类事物不当区分,将影响对它们的查找、辨识与管理,不仅会事倍功半、徒劳无益,而且也可能会因处理不当而得不偿失。
5 结语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企业要学习借鉴有经验的做法,深刻理解双体系建设的内涵和意义,这些工作离不开公司领导支持和参与,更离不开岗位员工的参与,没有员工参与就无法达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的目的。所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风险分级管控,消除或减少隐患;通过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降低事故发生风险才能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