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中强教授运用中医思维问诊经验*
2019-03-19臧运华吉中强
臧运华 张 静 刘 丽 吉中强
吾师吉中强教授是山东省名中医,从医40余载,主治心系疾病及血栓病,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师处方精简,量少力宏,往往在轻描淡写中治愈患者,弟子们多啧啧称奇。看病之后,老师多对经典病案略做总结,并指出学生病历书写的失误和不足,常云:问乃锻炼中医思维之捷径。于是,我仔细观察老师问诊的方式和语气,发现老师问诊,多遵循仲景思维,言简意赅,切中要点,遂下笔处方,神清气闲。现总结老师问诊经验如下。
1 询问语言通俗、易懂、精准
吉老师经常教育我们,问诊要接地气,也就是要通俗易懂。医者询问病人,因为专业知识的不对称,经常出现我们自己很明白,但说出来患者不明白的情况。他开玩笑地说,我知道有的医生熟读经典,出口成章,但你不能问患者 “发热否、汗出否、项背强几几否、不欲饮食否、但欲寐否”,甚至如果你问“发热吗、出汗吗、项背紧吗、不欲进食吗、只想睡吗”,患者也听不明白。要用老百姓的语言,如果是当地的农村老百姓,医生甚至要用方言询问。比如这几句话,就可以问成“身上热不热,身上脑袋上出汗吗、脊梁杆子肩膀头子发紧吗,不愿意吃东西吗,老是打瞌睡吗”。老师模仿青岛地方方言惟妙惟肖,惹得跟师学生大笑。这使我想起了我的问诊往事。我就曾经用普通话问一名老年患者“您困倦吗”,患者听不懂,需要家属翻译成俗语他才听明白。
除了通俗易懂,精准也很重要。吉老师讲,有些关系到我们辨证准确性的提问,不能浅尝辄止,要问到底,问仔细,问精确。如前面讲的“老是打瞌睡吗”,不能患者说是就结束了,还要问到“晚上几点睡,早晨几点起,白天什么时间打瞌睡,在什么情况下打瞌睡”。再如只问“饿不饿”是不精准的,需要问到“早晨吃的什么?几点开始觉得饿?觉得饿的时候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那么我们对于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就可以有更加精准的判断。
2 分辨患者俗语,提炼精华,记录根据术语尽量准确
患者回答完医生的提问,医生就要同时在病历上书写,这时我们就不能再写“身上热,脊梁杆子肩膀头子发紧,不愿意吃东西,老是打瞌睡”,作为中医大夫,也尽量不写西医学术用语,而是可以用中医术语,如“发热、汗出、项背强几几、但欲寐”等[1],既符合精炼,又贴合经典用语,便于我们辨证。
3 熟读经典,根据病人主诉和舌苔、脉象,首先心中有数,然后询问类似证的鉴别要点
如“痞”,这是学术用语,又是古语,现代人多不理解,患者也不会说自己“痞满不适”。多主诉为“肚子胀”“心里发闷”“心口堵得慌”。因此我们在问诊之前首先要理解“痞”。
《黄帝内经》[2]有“痞”“痞塞”的描述。痞满按部位可区分为“胸痞”“心下痞”。但“胸痞”现多归入“胸痹”讨论。故现在谈论“痞”,多为“心下痞”。其作为病名首记载于《伤寒论》,记载“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并创立了泻心汤系列方剂来治疗。金元时期,朱丹溪《丹溪心法》[3]曰:“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至明清,张景岳《景岳全书》[4]指出“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还要看患者舌质是否紫黯,是否苔厚腻;切脉判断患者脉象是否弦、涩、滑。结合这些主诉,根据经典医籍中所讲痞的位置、性质,要问清患者满闷的感觉是发生在心前区偏左,还是剑突下方位置;重点问是“痛”还是“满”,还是二者兼备;问是否胀满、嗳气、吐酸水。这样,我们就可以向着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向问诊,有利于较快确定诊断。
如“心下”的判断。《金匮要略》[5]中关于心下的记录:《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云:“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云:“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也”。《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这3处的心下,一个是肺系疾病,一个是脾胃疾病,一个是心系疾病,部位所指不同。如果我们不结合患者“所苦”,不结合《伤寒杂病论》经典中的记述,只在问诊发病部位时用“心口下”如何如何,或记录病案时写“心下”如何如何,都会使阅读医案的人产生迷惑或误解,对我们临证用药也会造成困扰。
因此,吉中强教授接诊患者,多先问患者哪里不舒服,同时切脉、看舌质舌苔,在心中已经将患者所患可能性在心中排出主次;然后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询问病痛的具体部位,有时让患者用手指明具体位置;再问发作时间,持续长短,加重或缓解的时间和规律;再问喜恶,如按压是否缓解,是否喜欢饮冷水等。
4 医案举隅
4.1 案1王某某,男,74岁。2018年3月15日初诊。主诉:心悸3个月,加重1个月。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伴憋气,无明显疼痛,自述活动后可减轻,胸闷心慌后出现头疼,双颞侧胀痛明显,继而全身汗出,平素四肢麻木感,偶有胃脘胀满、嘈杂,嗳气频作,无反酸。纳眠可,偶有大便稀,日1次,小便淋漓,尿不尽感,无尿痛,体力差。舌暗,苔薄微黄,脉弦。既往史: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心悸——气滞血瘀证。处理:观察血压、查心电图。中药处方如下:当归9 g,川芎15 g,桃仁9 g,红花9 g,丹参15 g,土鳖虫9 g,甘松9 g,延胡索15 g,黄连 9 g,煅瓦楞子30 g。7剂,水煎,日1剂,早晚服。
按:此病例,以心前区悸动不安为主诉,吉老师问了发病部位,主要位于左侧心前区。问了发病时间,患者劳累和活动后加重,生气以后加重。问了伴发症,患者伴有心慌以后的头痛,位置位于双侧太阳穴附近,后伴有出汗;偶尔发作心口胃脘部烧心、胃胀、嗝气。问了睡眠和二便。问了既往病史,有高血压等疾病。结合舌苔、脉象,由此得出主证,结合兼证,予桃红四物汤加减处理。
4.2 案2王某,男,69岁。2018年7月5日初诊。主诉:胸闷、憋气3年,加重20 d。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情绪原因出现胸闷憋气,与活动无关,在吵闹环境中或吵架后心烦严重,平素易烦躁,有黄色眼屎,20 d来视物模糊,不愿与人接触,易想伤心事,愿独处,颈以下无汗出40余年,怕冷不怕风,既往曾欲哭半年,先服用解郁安神颗粒、加味逍遥丸等药物后好转,纳眠可,大便偏软,能成形,小便可,体力可,舌稍暗,苔薄白,脉弦。血压:150/80 mm Hg。诊断:胸痹——肝郁不舒。处方如下:柴胡9 g,当归9 g,赤芍12 g,白芍12 g,茯苓15 g,白术9 g,薄荷6 g,青蒿15 g,牡丹皮15 g,生龙骨15 g,生牡蛎15 g,生甘草9 g。常规煎服法。2018年7月12日二诊。服药症轻,已无胸闷憋气,右侧后背胁下气胀感,平躺5 min可缓解,纳眠可,大便溏,小便可,舌稍暗,苔薄白,脉弦。上方去当归,加小茴香。2018年7月26日三诊。仍后背走窜气胀感,加葛根15 g。未再来诊。
按:此病例,初诊患者以“胸闷、憋气”为主诉,因为有3年病史,吉老师重点问了加重原因和情况、伴发情况、治疗经过。复诊重点问了主证缓解情况,现在遗留和新发情况,根据变化随症加减。
5 讨论
问诊是医者通过询问患者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有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及诊断疾病的方法。吉中强教授临床多用仲景经方,因此问诊也多结合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中医思维,先听患者主诉,即患者“所苦”,再根据“所苦”问病位,问发作时间,问喜恶,同时结合一般问诊的既往史、二便、汗、症状轻重等,形成问诊体系;问诊要根据病情、病史,重点突出。同时在问诊技巧上,要注意语言通俗、易懂、精准,记录尽量用经典术语,做好“俗”与“雅”的结合,做到诊断快速且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