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9-03-19罗朝斌冯文豪

贵州农业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桑蚕蚕农桑园

凡 迪, 罗朝斌, 冯文豪*

(1.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贵州 贵阳 550001;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蚕业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被誉为国家东桑西移后期工程的最佳承接地,蚕桑产业是最适合贵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产业之一,是典型的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结合的高效产业[1],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业链长、市场前景好、价格相对稳定和收益丰厚等特点,是贵州重要的经济作物产业之一,也是贵州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贵州发展桑蚕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山区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贵州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2],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当前,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呈现市场需求旺盛、产能不足的特征,这为贵州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近年来,贵州省蚕桑产业发展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蚕种场建设滞后、蚕桑业产业化程度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茧丝绸加工能力缺乏、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力度不够等。为从根本上解决贵州省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助推贵州省广大蚕农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座谈,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针对贵州省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贵州蚕桑产业发展历史

贵州发展蚕桑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气候环境适宜、桑(柞)蚕种质资源丰富、生产的蚕茧品质好等[2]。贵州农村种桑养蚕并具有传统的手工加工业,成为部分地区农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3];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生产历史可远溯到三国时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4]。据《毕节县志》载:清乾隆三年(1738年),湖南商人廖某迁来毕节小吉场定居,引种湖桑[5]。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历来就有种桑、养蚕、缫丝的习惯,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如贵州苗族的传统服饰多以蚕丝自纺而成,特别是女子出嫁的嫁妆至少要1.5 kg蚕丝才能织成,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贵州桑蚕产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高,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贵州蚕桑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有扶贫款项,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第一次高潮;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有以工代赈项目,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第二次高潮,其中1991年生产蚕茧5 000 t,创历史最高纪录;2000-2003年,由于有退耕还林补助,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第三次高潮,蚕桑产业持续稳步发展,栽桑和养蚕数量逐步增加。随后,蚕桑产业受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逐年下降,2013年秋季茧丝绸市场回温,蚕桑生产恢复发展[6]。贵州蚕桑产业发展总体上同全国发展趋势一致,目前仍处于恢复发展期。

2贵州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形势贵州蚕业发展几经波折、优胜劣汰,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蚕桑生产基地。目前,贵州蚕桑生产在稳定中逐渐恢复,生产发展特点明显。

2.1产业规模稳步发展

“十三五”以来,贵州蚕桑产业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黔南、黔中一些新蚕区陆续涌现,黔北、黔西北等地一些老蚕区朝规模化集中方向发展。但随着国内外茧丝绸市场行情波动,贵州桑蚕茧生产亦随之变化。据行业统计,2017年全省实有桑园面积6.9万余亩,全年共生产鲜蚕茧2 069.19 t,全年鲜茧收购均价2 236.97元/50 kg,实现农业产值9 257.43万元。

2.2产区布局日趋合理

目前,贵州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黔北、黔西北和黔南等地,新蚕区主要集中在黔南州荔波县及独山县等一些热量丰富地区。老蚕区如毕节七星关区、遵义市凤冈县等地蚕桑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而新蚕区则始终注重在适宜区相对集中、规模化发展,以往蚕桑生产过于分散的情况得以转变。

2.3产业化经营模式凸显

由政府设置蚕业主管机构统管蚕桑生产经营的模式逐渐退出,以“公司+基地(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各蚕区逐渐兴起,蚕业生产经营比以往更具活力。如荔波县培优扶强贵州绿宝石丝绸有限公司,依靠桑蚕种养和收购加工生产为基础,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民可参加合作社养蚕、可自己养蚕、可卖桑叶给合作社养蚕的多种运作模式。逐步引进丝绸织造企业、增加蚕丝加工生产能力、拉长桑蚕丝绸产业链等方式,直接带动桑蚕种养基地增加1 333.33 hm2。

2.4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通过各级蚕业推广部门的引导,近年来在贵州全省范围内主要推广了贵蚕1号、贵蚕2号、洞庭×碧波、华康2号及两广二号等优质蚕种。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在全省主要蚕区共推广优质蚕种达4.98万张。另外,在蚕桑生产过程中,采取统一供种、统一催青、统一小蚕共育,示范推广小蚕一日三回育、大蚕省力蚕台育和条桑育等饲育方式,示范应用省力化蚕台、方格簇自动上簇等现代蚕桑生产技术,蚕桑生产水平逐步提高。2018年,全省小蚕共育4.5万张,占总蚕种的90.36%。

2.5蚕桑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利用

2018年,贵州桑园套种农作物1 686.67 hm2,主要有桑园套种蔬菜、桑园套种粮食、桑园套种油菜及桑园套种其他经济作物等四大模式,其中,桑园套种蔬菜有1 066.67 hm2,桑园套种粮食(玉米、高粱)286.67 hm2,桑园套种油菜13.33 hm2,桑园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太子参、薏仁米、红薯、小米等)680 hm2。桑园套种,为桑园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4 152.75万元。另外,还生产了部分蚕桑副产品,主要有桑果、桑果汁、桑果酒、桑叶茶、桑叶菜及桑叶面条等,产值约257万元。

2.6产业经营体制与运行机制不断建立完善

贵州蚕桑主产区均在探索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较典型的有荔波县、独山县等地,确定桑蚕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在桑园种植、蚕房建设、技术培训、订单保底收购及种养殖保险等方面细化了补助补贴扶持措施,带动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积极开展种桑养蚕产业。

独山县出台了《独山县“六园六场”——桑蚕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8-2019)》,全面推行“五化五为主”发展模式,即桑园种植区域化以户为主、桑叶收购市场化以村为主、蚕房建设规范化以镇为主、大蚕养殖工厂化以企为主、蚕茧销售订单化以县为主。还学习借鉴塘约“村社一体、合股经营”经验,通过恒盛丝绸和丝绸之路两家龙头企业引领,基本形成了产业聚集、资金集合、项目集中、效益集显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了基长镇林盘村、水岩村等22个桑蚕专业村,涌现出一批带民脱贫致富的种养大户,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截止2018年8月,独山县以基长镇、玉水镇、百泉镇、下司镇、上司镇和麻尾镇为主要种养基地,全面带动全县种桑养蚕产业发展,共建桑园2 208.2 hm2,建设缫丝加工厂2家,建成并投入使用小蚕共育点2个,建成蚕房15万m2,种养大户63家,已产出鲜茧7批,饲养蚕种1 299张,生产鲜茧97.5 t,生产高档蚕丝16.3 t,实现产值817万元。参与种桑养蚕7 513户,其中贫困户3 938户。

荔波县自2005年开展种桑养蚕以来,总结多年发展桑蚕产业的经验教训,重点抓好上中下游产业培育,2018年荔波累计桑园种植2 400 hm2,涉及农户8 927户,其中贫困户4 525户。制定出台了《荔波县蚕房建设补充规定》,通过统建蚕房和自建蚕房的方式加大蚕房建设,新建蚕房24.45万m2,落实苗圃基地53.33 hm2,小蚕共育点5个,仅2018年上半年产茧量就达42.55万kg以上,鲜茧产值1 957.3万元,户均收入达2 200多元,是养蚕实现精准脱贫的成功事例。同时,为缫丝厂提供优质茧,提高了丝厂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县级税收。蚕桑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长足的效益,如荔波县华宁桑蚕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始人谭华宁,从2000年开始从事种桑养蚕,现有桑园1.67 hm2,养蚕室3间约1 000 m2,实现了多批次连续循环养蚕,由以往的20 d出一批蚕,变为每隔10 d出一批蚕,且生产的蚕茧质量优,丝长最高可达1 200 m。其核心是突破传统养蚕布局的习惯,实行多层式、集约化、梯级饲养模式,养蚕成功率达90%以上。2017年该合作社产鲜茧2 600 kg,直接收入13万元,带动2户蚕农8人从事种桑养蚕,其中1户贫困户直接务工收入2.078万元;2018年养蚕16批,已售蚕茧3 400 kg左右,收入达17万元。同时,积极探索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如荔波县大佳生态农业公司对基地建设和桑果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在小七孔镇、黎明关和玉屏等地建设基地200余hm2,有望构建种桑→养蚕→缫丝→织造→旅游商品→桑园观光→桑果→桑汁→桑酒→桑茶等为一体的全产业体系。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蚕桑产业发展滞缓

蚕桑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贵州蚕桑规模不大,前几年的茧丝绸行情又一直处于低谷,各级政府投入资金或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蚕桑产业又相对较少,且难以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致使蚕桑生产性投入严重不足,养蚕设施落后,蚕棚建设严重滞后,蚕棚设计不科学、不合理,通风条件差,造成蚕室温度过高,消毒防病效果不佳等问题,急需资金为蚕农改善养蚕环境,以提高养蚕质量。由于资金问题,蚕房建设有的处于停工状态,有的建好了但室内养蚕设备未安装,出现有桑叶有蚕房无设备跟进,养不起蚕的局面,而蚕农自身大多较为困难,无资金用于购买桑苗、肥料和养蚕用具,只能放弃养蚕而外出务工。

3.2盲目扩张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政府主导发展种养殖业不断追求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但往往忽略了市场化。蚕桑产业虽然市场大,但也需要科学种养。部分地区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盲目追求桑园面积、投种量和产茧量,为了种桑面积迅速扩张,误导蚕农用荒土、离村寨较远的田地种植桑苗,管理粗放,导致效益不高,甚至没有效益,造成今年栽桑、明年毁桑,最后不愿发展蚕桑的现象。部分地区为完成上级交代任务,只管发展面积,不注重技术普及,种桑不对、养蚕不会,结果只有放弃;大部分地区没有合理规划,科学发展,导致产业发展以失败而告终,严重影响了桑蚕产业的发展。

3.3蚕种场建设滞后

随着桑园面积的逐步扩大,蚕农对蚕种的需求量逐年递增,除贵州省蚕业研究所成果转化科生产部分蚕种外,贵州目前还没有一家较为规范的蚕种场,仅靠外来蚕种远远不能满足蚕农的需求,加上蚕种来源混乱,蚕种质量不能保证,影响产业发展。

3.4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力度不够

桑蚕产品开发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贵州仅有部分地区发展小规模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只有加大对桑茶、桑果汁、桑果酒、桑叶菜、蚕蛹及蚕沙等产品的开发利用,挖掘桑蚕资源的综合价值,才能推动桑蚕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3.5农村劳动力紧缺,影响蚕桑业稳定发展

由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偏低,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均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瓶颈。贵州蚕桑生产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缺乏导致桑园管理和养蚕管理粗放,很多蚕农不重视桑园的肥水、病虫防治及整形修剪等技术管理,让其自由生长,桑叶量低且质量差,影响养蚕的质量和产量。另外,部分地区桑园利用率低,弃桑不管、有桑不养蚕的现象越来越突出,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贵州蚕桑业的快速发展。

3.6产业化程度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目前,贵州蚕桑业产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一是产业整体规模小而分散,二是产、加、销脱节,三是蚕茧经营各县自成一体,没有形成合力,对外无竞争力。另外,贵州蚕桑业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健全,导致大部分蚕农处于被动地位,一些企业只管收购蚕茧,不提供技术服务和签订购销承诺协议,没有最低收购保护价,蚕农承担着生产失败和蚕茧滞销的风险。因此,在2018年价格较好的形势下,仍有多数蚕农持观望态度而不愿养蚕。

3.7茧丝绸加工能力有限,产业效益难以明显提升

目前,贵州仅部分地区有缫丝厂,但是缫丝设备陈旧落后,缫丝能力十分有限。此外,在务川县、安顺市和安龙县等地方有蚕丝被加工,其中,务川县的“丝路花雨”蚕丝被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规模均很小。蚕桑生产后加工能力严重缺乏,没有大型加工企业带动和支撑,全省蚕桑生产只能徘徊在鲜蚕茧生产环节,产业链得不到拓展和延伸,产加销一条龙体系无法形成,产业效益难以明显提升。

4贵州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贵州蚕桑业的调整和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坚持资源优化配置、生态适应性和相对集中的原则,有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茧丝绸原料生产与原料初加工工业建设,尽快建立一批优质商品蚕茧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生态适宜、基础良好的黔中、黔北和黔南蚕区,从而实现全省蚕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把贵州打造成国内重要的优质蚕茧和特色茧丝绸生产基地。

4.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贵州适宜栽桑养蚕,应把蚕桑作为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来抓,各级政府部门要提高认识,制定好适宜本地的蚕桑业发展规划,大力宣传蚕桑丝绸文化、发展蚕桑的作用和意义以及蚕桑生产技术等,让人们了解和重视蚕桑产业,发展以蚕桑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群。

4.2加大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

蚕桑业是种植和养殖业结合的产业,发展投入大,要加大对蚕桑生产、加工的项目支持,扶持建设示范点,以此带动蚕农生产。同时要引入优质行业龙头企业等开展蚕桑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尤其要引入企业开展茧丝绸加工,以增加蚕桑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

制定和出台加快桑蚕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领调结构加快优良桑园建设。在加大蚕桑资源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县乡村的扶持力度。抢抓东西部对接、东桑西移的机遇期,出台政策加大对茧丝绸行业的扶持力度。结合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求,鼓励用桑树枝条发展高端食用菌。出台激励措施加快桑果、桑叶茶、桑果酒、桑枝菌、桑枝板、桑叶饲料、桑药材、桑叶菜、桑叶面条、蚕沙枕、蚕沙叶绿素、蚕沙肊料、蛹虫草、蛹油、蛹蛋白、食用蚕蛹、食用蚕蛾、蚕茧、蚕具、蚕药、蚕丝、丝绸、丝绵被等全产业链发展。

4.3加强技术示范和推广,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蚕桑生产的季节性、技术性强,对技术服务要求高,要加强科学种桑养蚕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一是结合本地实际合理安排生产规模,推广实用且先进的养蚕技术,做好高产桑园、小蚕共育、省力化活动蚕台示范、方格蔟、有色茧推广和蚕桑综合利用等技术示范,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单产和质量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强产学研推合作,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依托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对桑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适应性强、多用途、产值高的桑蚕新品种,加强标准桑园建设和标准化养殖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推广简单易学好操作的种养技术,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蚕桑业技术培训。

4.4推进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提升桑蚕产业整体效益

以“稳定生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生态环保”为主线,以科技兴蚕统揽全局,拓宽工作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由单纯强调数量,转变为量质并举;由只靠售茧增加收入,转变为综合多元增效,大力发展桑园套种、桑果利用和蚕虫蛹开发等多种综合利用新模式,充分发挥蚕桑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贵州立体气候突出,要因地制宜开展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拓展蚕桑发展新领域,实现贵州特色蚕桑产业新发展。一是推进桑树综合利用开发,如用退耕还林,推进规范化、规模化桑园建设,结合农旅一体,科普等推进生态观光桑园建设,大力发展桑产品加工,开发桑叶饲料、桑叶果、桑果汁、桑果酒、桑叶茶、桑叶菜、桑叶粉、桑药材、桑技菌、桑枝板材等产品。二是推进蚕业综合利用开发,除生产蚕丝外,还可开发蚕沙叶绿素、蛹蛋白、蛹虫草、蛹油、食用蛹蛾、蚕蛾酒等,通过桑蚕产业全产业链开发,提升桑蚕综合生产效益,促进蚕农增收。

4.5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蚕桑业快速发展

政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积极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组织形式,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巩固提升原有桑蚕生产基地,同时促进新区建设,有效促进贵州蚕桑产业发展。企业与蚕农签订供销合同,确保蚕茧生产、收购、经营秩序的稳定,明确蚕农与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风险基金等方式,建立利益共同体,增强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构建稳定的蚕茧购销关系和促进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维护农民的利益。鼓励各蚕桑优势产区结合自身资源特点,积极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优质资本和资金帮助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从缫丝初加工扩展到捻丝、织绸、服装、综合开发等环节,创造自己的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贵州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4.6强化品牌和市场意识,提升蚕业市场竞争力

贵州蚕桑业必须依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品牌主要依靠产业的发展规模、产品内在品质和宣传。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和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蚕桑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生产经营管理要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蚕桑生产、加工、流通的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产业调研,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时发布行业信息,逐步提升贵州蚕桑业的发展竞争力。

猜你喜欢

桑蚕蚕农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躲雨
桑蚕 广西“天虫”占全国半壁江山
浅谈“桑园托管”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