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园本课程建设
2019-03-19王小娟
王小娟
西和县城南幼儿园 甘肃陇南 7421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环境。”农村是一大天地,有独特的乡土风情和乡土文化,只要能促进孩子的发展,我们就充分进行挖掘和利用。
一、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设乡土特色环境
为了让幼儿充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全方位地欣赏、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和我县本土的文化,我们将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的环境及课程有机整合,依托市级课题《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园本课程建设的应用研究》开发了以“西和乞巧”、“魅力陶艺”“皮影剧场”等为主题的系列园本课程,丰富了教育内容,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在环境创设上,布置出以西和八景、西和民俗、西和旧城新貌、西和手工艺品、西和麻纸制作工艺等为主的“我爱家乡”主题墙面,力求体现出地方特色。
同时环境创设的材料上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幼儿、家长、教师三方共同配合,搜集各种乡土文化活动相关资料进行环境创设。如:图片、VCD、照片、实物、废旧材料等。在幼儿园走廊、楼梯、活动室到处布满了幼儿、教师、家长用各种天然材料制作的各种各样的作品。比如用野花野草、农作物等自然材料布置的楼道,用木片、树枝等制作的手工作品,用玉米、豆子做的创意贴画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遍、简便、经济的各种自然材料,成了孩子们的宝贝,给孩子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与创造空间。有了大环境的浸染,我园创设了富含乡土文化的幼儿园小环境。幼儿园在收集整理家乡的特产、历史文物、名胜古迹、传统节日见闻等乡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熏陶,让孩子随时感受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乡土文化。幼儿园组织教师和家长,群策群力,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引导幼儿共同制作具有乡土特色的学具和游戏器材,进而让儿童在游玩中亲身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区角活动
区角活动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主动性发展的最佳途径,它对幼儿的发展、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以快乐为目的,以操作、游戏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我园在区域活动的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上,做到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材料,凸显浓浓的乡土气息。我们收集各种的叶子、泥土、石头、果实、瓶子等材料巧投于区域中,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利用最自然的材料让幼儿获得最感性的认识;在“认识玉米”活动中,我们就在科学区里投放了玉米、玉米面等让幼儿观察,在美工区投放了玉米核、玉米秸秆、玉米皮等让幼儿制作挂饰、手工编织等。同时开设“皮影剧场”“魅力陶艺”等可供全园幼儿使用的区角。很受幼儿喜爱。
三、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幼儿园课程应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科学地来组织和选择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启发幼儿通过模仿、联想、想像把西和地丰富的乡土文化在角色游戏活动展现出来。如:从“美妙的西和美食”入手,通过参观养殖基地、马铃薯基地、美食一条街、大酒店,启发产生加工厂、特产专卖店、小吃店、美食店、大酒店等游戏主题。从“有趣的民俗活动”入手,通过观赏、感受乞巧、过端午、舞龙等民俗活动,激发生成民俗活动游戏主题。
主题网络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模式。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现代课程改革的运用模式,我们采用主题网络活动模式,由教师预设活动主题,并根据预设的主题内容安排好相关教育教学进度,然后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如:参观、访问、实践、谈话、动手操作、多媒体教学等,有目的有计划地丰富幼儿各方面知识。
四、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游戏活动
本土文化资源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又不用花钱的材料可以用来开展富有特色的户外游戏活动。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本土文化资源来开展户外活动。这两年在实践中渐渐形成了具有我们乡村特色的户外活动,赢得同行与领导的好评。
“民间游戏”是我们课题的一部分。“滚铁环”“踢毽子”“打沙包”“跳房子”“踩高跷”“弹弓”都是西和传统的民间游戏,在民间已经淡出了孩子们的视野。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材料制作了民间游戏需要的教玩具,使孩子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发展。如我们利用旧奶粉罐、旧易拉罐、旧布片、木头等各种自然材料制作了高跷、梅花桩、沙包、弹弓等等丰富多彩、适合各年龄段孩子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民间游戏道具,这些玩具既漂亮又实用,远比在商店买的运动器具更具有乐趣和挑战性,更能让孩子在锻炼、游戏中获得快乐。有效地激发幼儿亲近自然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开展亲子活动
我们农村也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民间游戏、民间风俗、民间小吃……我园教师通过挖掘整理,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将这些土里土气的本土资源精心设计成让幼儿、家长耳目一新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如我们县有传统民间节日特色的“羊皮扇骨”“社火”“皮影戏”等。这些节日与我们的孩子的生活实际贴近,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民间的传统艺术,都会在幼儿面前得到充分展现。在每一个传统节日我们的老师都带领孩子走进乡村,走进民间风俗,感受民间风情。
六、利用地方资源,促进家园合作
采用家园合作的方式,要求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游览家乡的风景名胜和参加所在村镇举办的“乞巧文化艺术节”、“春节晚会”等活动,教师则组织幼儿到“美食城”、“小吃街”、“特产店”等地参观访问,以丰富幼儿相关知识。
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促进园本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在让幼儿了解西和本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开发系列园本课程,比如《西和乞巧民俗》、《西和陶艺》、《西和八景》、《西和特色小吃》、《西和民俗文化》、《幼儿乡土画册》等。让具有西和乡土文化特点的园本课程为幼儿园特色建设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