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潜山市养蚕布局的调整
2019-03-19葛江洪
葛江洪
浅谈潜山市养蚕布局的调整
葛江洪
(潜山市种植业管理局安徽潜山246300)
潜山市是安徽重点蚕区,自20世纪70年代规模养蚕以来养蚕布局经过几次大的调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固定为一年饲养四季的布局,但随着蚕桑规模化、省力化、集约化的发展,家庭农场正逐步成为蚕业经营的主体,过去的养蚕布局已不适应蚕桑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因此探索适应家庭农场经营的养蚕布局是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文章叙述了养蚕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调整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蚕;布局;调整;建议
潜山市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总面积 1 686.03 km2,其中耕地面积36.03 万亩,山场面积131 万亩,水面面积9.2 万亩,素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县境位于季风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多年平均气温16.2 ℃[1],适宜蚕桑产业发展。潜山市养蚕历史悠久,20 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蚕桑产业,2000年左右在“皖西南”项目的扶持下大力发展蚕桑,2005年借助“东桑西移”项目支持蚕桑产业达到最大规模,蚕桑产业成为潜山市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养蚕收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发挥重要作用。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收入渠道增加,农村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茧丝市场波动频繁,尤其我市养蚕规模较小,蚕桑收人在家庭收入中占比越来越小,农民养蚕积极性严重受挫,桑园抛荒弃养严重,发种量持续下降,蚕桑产业呈萎缩趋势。
1 养蚕布局调整的必要性
为延缓我市蚕桑产业下滑趋势,“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探索蚕桑规模化、省力化、集约化之路,大力扶持蚕桑家庭农场建设。已发展桑园面积在30 ~ 100 亩蚕桑家庭农场120 多家,家庭农场正逐步成为我市蚕业经营的主体, 过去的养蚕布局已不适应蚕桑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以50 亩蚕桑家庭农场为例,我市近几年发展的桑园50 亩每年能饲养蚕种150 张,如还采取一年饲养四季的老布局,既春蚕70 张、中秋60 张、夏蚕和晚秋各10 张,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大小蚕室和养蚕设备需按70 张准备;从养蚕时间来看,春蚕与夏蚕、夏蚕与中秋蚕之间将有近50 d间歇,这势必造成蚕室和设备和人员的闲置,因此探索出充分利用养蚕设备、减少人员空闲从而减少蚕桑农场投入提高效益的养蚕布局十分必要。
2 布局调整的可行性
2.1 气候适宜
市境位于季风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多年平均气温16.2 ℃,4~10 月份均适宜养蚕。
2.2 技术力量雄厚
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市种植业局设蚕桑技术指导站,重点乡镇都有蚕桑技术干部,全县从事蚕桑技术推广人员20 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占80 %,技术优势强,可随时为蚕农提供服务。
2.3 有现代化恒温恒湿全自动催青室
蚕种经营单位建有现代化全自动恒温恒湿催青室,为全年多批次养蚕提供蚕种催青保障。
2.4 养蚕水平很高、养蚕设备先进
我市120 个蚕桑家庭农场主大部分年龄在50 岁左右,成立农场前都是养蚕大户,有20 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养蚕经历,大多数人接受过多次市级及乡镇级专业培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养蚕经验丰富,养蚕水平高;农场建设中利用市政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资金,建设了标准小蚕共育室、大蚕室和养蚕大棚。
2.5 有成功案例
槎水镇万全村肖虎威2014年流转土地200 亩成立了家庭农场,当年冬季栽植完毕,2015年开始饲养秋蚕,2016年春蚕因大蚕室建设没配套跟上,所以80 张分两批饲养,第一批养50 张,品种菁松*皓月,5月1日收蚁,5月27 日上蔟,6月2号采茧,共产全化蛹茧2 236 kg;第二批5月20 日收蚁,饲养30 张,品种苏菊*明虎,6月9日五龄开口吃一次叶后放到大蚕室地铺育,6月17 上簇,6月22 采茧,产全化蛹茧1 285 kg,平均张产茧44.01 kg,与全县春茧平均张产茧相当。2016 春蚕一批改批两尝试成功后,他近3年都采取这种饲养方式,对我市蚕桑家庭农场春蚕一批改两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3 调整方法
3.1 调整前的布局
自20 世纪70年代规模养蚕起经过多次调整,到20 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采取一年饲养春蚕、夏蚕、中秋、晚秋四季的布局。
3.1.1 饲养时间
春蚕看气温与桑叶长势,一般在5月1日前后3 d之内收蚁[2];夏蚕在6月25 日左右收蚁;中秋在8月15 ~ 20 日收蚁;晚秋在9月10 ~ 15 日收蚁。
3.1.2 饲养量
以50 亩高产桑园年饲养蚕种150 张为例,春蚕饲养70 张,夏蚕8 ~ 10 张,中秋为60 张,晚秋看桑叶长势,一般为10 张。
3.1.3 饲养品种
春蚕:春用品种或春秋兼用品种;夏蚕与中秋:夏秋品种;晚秋:春用品种或春秋兼用品种[3]。
3.1.4 饲养用叶
春蚕:1~3 龄,冬芽抽出新梢上的上部片叶;4龄,三眼叶;5龄,当年新梢条桑育。夏蚕:1~3 龄用夏伐后新梢上片叶;4~5 龄用夏伐后的疏芽叶。秋蚕:夏伐桑园新梢片叶。
3.2 调整后的布局
按照我市蚕区气候及历年饲养情况,建议将春蚕一批改两批,从桑园树势恢复及蚕室充分利用出发,适当进行桑园春伐,增加夏蚕饲养量,减少中秋饲养量,增加晚秋饲养量,即从4月20 开始到10 月底一年饲养五季,具体如下。
3.2.1 饲养时间
第一季:4月25 日收蚁;第二季:5月15 日收蚁;第三季(夏蚕):6月20 日收蚁;第四季(中秋蚕):8月10 ~15 日收蚁。第五季(晚秋)9月10 日左右收蚁。
3.2.2 饲养量
以50 亩高产桑园年饲养蚕种150 张为例,第一季饲养35 张,第二季饲养30 张,第三季饲养20 张,第四季饲养35 张,第五季饲养30 张。
3.2.3 饲养品种
第一季采用春用品种,第二季采用春秋兼用品种,第三季采用夏秋用品种,第四季采用夏秋用品种,第五季采用春用品种或春秋兼用品种[4]。
3.2.4 养蚕用叶
第一季与第二季用叶与调整前一样;第三季:小蚕期用春伐桑园新梢上部片叶,大蚕用夏伐桑园的疏芽叶;第四季:用春伐桑园新梢基部片叶和夏伐桑园新梢片叶;第五季:用春伐桑园新梢片叶和夏伐桑园新梢片叶。
4 布局调整应注意事项
4.1 做好蚕病防控工作
春蚕一批改两批主要是从蚕室及养蚕人员充分利用出发,但春蚕一批改两批后蚕期间隔短,从采茧出售到下期蚕种孵化收蚁进蚕室一般只有5~7 d时间,能否做到及时彻底消毒是获得下期养蚕成功的关键。因此,抓住上期蚕上蔟结束、蚕蔟室外预挂时机,做好回山消毒,彻底消灭病原物,杜绝蚕病发生;养蚕期中一是要注意蚕室内、蚕室周围卫生,每天用含0.3~0.5 %有效氯的漂白粉液进行消毒,养蚕人员进入蚕室、贮桑室要换鞋,避免带入病菌,二是要及时清除蚕座上的病死蚕,每天撒一次新鲜石灰粉进行蚕座消毒,防止蚕病扩散。
4.2 加强饲育管理
全面推广省力化配套技术,实行小蚕叠式蚕台规模化共育,大蚕地蚕育,上蔟自动化和蔟片室外预挂技术,按照各龄期标准温湿度、用叶标准予以饲养[5]。
4.3 搞好技术服务
根据当前蚕桑生产形势,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一是要举办形式多样蚕桑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养蚕能手,二是利用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确保每个家庭农场都有蚕桑技术人员联系,从桑园管理、查桑订种、蚕室蚕具消毒、蚕种补催青、大小蚕饲养、上蔟等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服务。
4.4 抓好桑园管理、安排好养蚕用叶
桑园是蚕桑生产的基础,桑叶是蚕的粮食,为蚕儿提供营养充分的适熟桑叶是生产优质高产蚕茧的保障,只有管理好桑园才能做到养蚕优质高产,桑园管理包括春季摘芯、及时夏伐、合理留条、适时剪梢等工作,同时注重增施有机肥,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按桑树生长需要测土施用桑园专用肥,病虫防治主要以夏伐后的白拳药和落叶后桑园关门药为主。由于布局调整涉及到养蚕时间和饲养量改变,因此安排好每季养蚕用叶对于取得优质高产十分重要。将10 %左右桑园春伐,目的是在恢复上年因饲养第二季蚕推迟夏伐桑树的树势同时为增养第三季蚕提供桑叶。
5 小结
养蚕布局调整是一项系统而复杂工作,必须综合考虑气候、桑园管理,饲养水平、养蚕人员雇用、蚕室、设施设备利用、蚕病防控等因素,不能顾此失彼,否则达不到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少数条件好的农场充分试验,扬长避短,在不断总结完善情况下逐步推广。
[1]陈素传,肖正东,汪小进,等.安徽大别山区油茶优株选择初报[J].安徽林业科技,2011,37(02):8-12.
[2]何京.怎样安排好全年的养蚕工作?[J].广西蚕业,2003(01):48.
[3]李秀龙.铜陵县养蚕布局调整的实践与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5(13):24-25.
[4]王铭,钱祥明.吴江市秋季养蚕布局及品种改革的思考[J].蚕桑通报,2002(01):35-36.
[5]周慧勤,李志梅,钱小兰.如皋市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J].蚕桑茶叶通讯,2002(02):22-23.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5.03
葛江洪(1965-),男,汉族,安徽潜山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蚕桑。
S883
B
2095-1205(2019)0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