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唱演绎来庆祝专业创建
——评《庆祝音乐教育学院创建60周年暨2019年新年合唱音乐会》
2019-03-19王安潮
文/王安潮
音乐教育是音乐学诸专业中实践方向之一,是专业教育中最为实用的学科之一,历来是各个国家、各个专业学校建设的主要对象之一。合唱艺术对于高校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来说更为突出。究其缘由,一是对训练师范专业所属的全面演唱技艺和集体协作能力有益,二是对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学生进行较早的实用排演技术的训练有益,三是对快速通晓中外音乐经典和音乐风格有益,四是对艺术修养的培育和多种实用技艺快捷的训练有益。西安音乐学院在其70年的办学之中,始终以教育专业为其目标之一,而音乐教育专业学科的正式设立也已60周年。在其甲子诞辰之际,大力庆祝一番既是继往开来的重要契机,也是检视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此次庆祝并未采用之前惯用的“综合晚会”的形式,代之以合唱专场音乐会,从其学术旨要可见其对近年来合唱作品及其风格的新奇发展的特殊关注。以笔者来看,合唱艺术近来受到大众关注是其选择的缘由之一,庄严肃穆式的“外衣”摆脱,使得合唱不再仅是巴洛克时期以来业已形成的庄严肃穆但却灵活不足的形象,这其中,各种表演风格的不断新奇涌现,使得合唱演出成为近年来较为受欢迎的音乐舞台形式之一,八秒、彩虹等新型合唱团的表演形式及其风格也逐渐风行起来;而艺术形式对于学生专业的训练及其后来的教学运用,也是帮助甚多,如传统形式有混声、男女声、童声等合唱形式,近来的肢体语言的大量运用,再加上表情及其其它辅助表演形式的加入,更使其呈现出多样的新颖表演形态,从感官上刺激了观众的参与。再加上国家艺术基金为此还专门设立了合唱指挥和演唱的培训项目,以适应紧缺的合唱艺术人才之需。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将其建立60周年庆祝活动定为合唱专场音乐会,这是合唱艺术火热的集中体现之一。音乐会中透露出的演绎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中可为相类院系、团队的合唱发展提供借鉴,可以管窥现代合唱艺术的突破之道。尤为需要指出的是,音乐会采用了网络直播的形式,将音乐会的现场无限扩大,在使音乐教育学院数万毕业生得以观演的同时,也使交互式音乐会的新颖手法为其助力甚多,观众还可以在之后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地选择回看,从而使教育功能无限放大,给人们带来新的艺术享受。
一、从选曲看表演的学术视野
选曲是音乐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它透露出表演者眼界的宽窄与否表演者技艺状况怎样。在现代资讯极为发达的背景下,尤其是互联网语境下,合唱作品交流及其演唱技艺借鉴的无限可能性,提供了选曲更为便捷的通道。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有着合唱发展的优良传统,从陈代霖做系主任时就以多种风格作品的创演而在业界占有突出地位,而后的赵季平、韩兰魁等作曲家不断为其注入新篇,在央视青歌赛、金钟奖比赛获得佳绩就是佐证。近来,在赵岩、白萌、蔡占科及李强、金鑫宇的现代发展理念下,其学术视野渐趋开阔,内修外引,合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种开阔的理念近来在很多高校都有体现,杭州师范大学时的阎宝林就曾将灵活多变的合唱作品及其表演形式进行的个性发展,其八秒合唱团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学生自发组建的彩虹合唱团就以新奇的音乐手法及表演形式而博得普通乐迷的追爱。
此次音乐会上有传统形式的外语作品,如混声合唱《奇异恩典》(米歇尔·噶尔迪内尔词曲)、《五首希伯来情歌》(希尔·普利特曼词,艾瑞克·怀塔克莱曲)、《晚祷》(欧拉·杰洛曲),有民歌风格的改编曲,如女声合唱《饮湖上初晴后雨》(江苏民歌,苏轼词,张征编配)、《采茶舞曲》(周大风词曲,徐坚强编配合唱,盛茵配伴奏)、《雾锁山头》(陕北民歌信天游,郭小虎编配合唱),有国外新型合唱作品,如混声合唱《丑角》(雅治美词曲,松下耕编曲)、《BONSE ABA》(赞比亚民歌,C约克松改编)、女声合唱《LAUDATE PUERI》(门德尔松曲)、《CITY OF STARS》(约什汀曲)、《JAVA JIVE》(米尔顿·德拉凯、苯·奥克兰德词曲,科尔比·萧编配),当然少不了中国新创编作品,如:女声合唱《我要你》(樊冲词曲,郭赫改编合唱),男声合唱《传奇》(李健曲,张晓贞编曲)、《阿里郎》(朝鲜族民歌,郝翁-吴编曲)混声合唱《摆歌台》(西北民歌,郑飞编曲)、《丝路寻音》(金卓晟词,白超曲)、《杨柳青》(江苏扬州民歌,陆在易编曲,合唱改编阎宝林)、《康定情歌》(西康民歌,赵玉枢编曲),地域不同,风格多样,语言不同,形式各异,从而使观众在其中获得了丰富的感官享受。
从音乐会选曲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学院在教育技能的选择上有着极为开阔的学术视野,从古典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尤其是对中国合唱做的选择,还有专门约请作曲家为此次音乐会专门创作,都可见其眼界的开阔而带来的选曲及其表演手法的极大改变。其中,英语类作品、民歌风类作品等,给人以冲击力强的直观印象,也使现代合唱发展进入到新的境界。而表演中增加的个性语言表达,如在《丝路寻音》中对西北音调的古雅声腔借鉴,《杨柳青》《康定情歌》中对民间歌唱风格的借鉴,都可见合唱表演者的个性视界特点,校友阎宝林在排演中增加的新颖艺术语言,更是对合唱音乐会增彩良多。
二、从演唱看表演的技艺特色
合唱中的演唱与独唱的技艺略有不同,尤其是融合的问题是合唱队优良与否的关键所在。在现代语境下,合唱曲要用新的演绎技术还有能与之相配,展现作品内在的现代性特质,这是相对于传统合唱表演的不同之处,甚至可能会使原来追求的声部均衡、声线明晰、演唱腔体打开、声音圆润统一等一系列问题新变乃至偏移开去。打破合唱队列形式、加入说喊叫等演绎手法、以肢体语言而指示作品内容等,是当下合唱演绎的外在形式上的变化。
此次音乐会在演唱处理上有其技艺特色的挖掘,如混声合唱《五首希伯来情歌》《摆歌台》、女声合唱《雾锁山头》《JAVA JIVE》等,都在表演外形式上给人以出其不意的新鲜感,有时还会以其直观性而给语言不通的内容以明示。有些作品也会附加其它表演艺术形式,如领唱(赵明明、房刃)、辅助伴奏(小提琴袁媛,打击乐鱼诏源、刘泰泽、阮迪,萨克斯檀熙俊),再加上原来合唱既定的钢琴伴奏(张元玺、牛滨),从而丰富了合唱衬托的艺术效果。
在演唱的本体上,演绎中注重传统合唱演唱的声音统一音色控制,如《奇异恩典》《饮湖上初晴后雨》《传奇》《丝路寻音》等在音色统一、气息绵长、线条顺畅上有着较为扎实的演唱技艺;但在个性化的处理中,如某些民歌改编曲中加入韵白式的念唱、说唱甚至喊叫,尤其是演唱中噪音音色的融入,使得原作中的喜乐情绪更为直观地表现出来,如《康定情歌》《采茶舞曲》《摆歌台》等作品演唱。
基于作品的实际表现之需和自己技艺特色而做的个性表现,是音乐会给人印象深刻的手法特点。恰当地引入非常规演绎技术,不仅在外在形式上有助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还从内涵上有助于内容的外化,易于观众理解,吸引更多人走进音乐厅,走进近合唱。
三、从观念看表演的手法创新
表演的创新是音乐会吸引观众的重要问题,创新要出彩、出新又要有度。对于发展成熟的西方合唱艺术,寻求创新将有助于它的外延与内涵的扩展。
为突出个性表演的首创性方面,音乐会专门约请了新的创作项目,白超、郑飞等新锐作曲家《丝路寻音》《摆歌台》就为演绎注入新亮点,作品紧抓“丝路”和传统文化的国家语境而呈现音乐会演绎创新的表现力,从而内修地发展了具有合唱团自有品牌的创新之作。
为突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音乐会引入的中外合唱新作,尤其是英语类合唱和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是合唱团“外引”式的创新之举。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音乐会约请了校友阎宝林进行了排演指导,约请众多音乐家参加到音乐会的排演之中,阎先生基于合唱团实际水平的短期提升之策,为建立60周年的庆祝活动锦上添花,更为合唱团的创新打开的多样途径,为其演绎的新鲜感融入、技术性开掘打开了新路。
当然,作为音乐会主体的传统手法的合唱能力的表达,也可见音乐会排演的技艺特色,诠释中注重声音的线条,突出声部的层次感,尤其是加强声音融合,使得合唱艺术的本体特征凸显,并在领唱的对比渲染下,将合唱立体声响的艺术之美更好的展现出来。
这种多重手法协同并用的现代合唱团演绎发展手法,是很多类似团队的可资借鉴门径之一。音乐教育学院合唱团在此次音乐会中所做的诠释,是在植根西北丰富音乐资源的基础上,遵从合唱艺术自身规律,从而探索了基于自身实际的创新之策。
结 语
观念、手法、形式的追新纳奇,是像合唱这样的传统经典艺术形式的突破之道。但也要适度、适当,传统基础上的拓展,方能为其实现个性表达找到恰当的切入点。音乐会借鉴网络直播的形式,为数万不能亲临现场的校友提供了参与庆祝活动的机会,这也是演绎的现代发展形式之一,业已成为当下推广风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