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初探
2019-03-19孙玫璐李建攀
□ 孙玫璐,李建攀,王 霞
走过35个年头的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亟待转型发展。针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育人目标缺位、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需要大力提倡老年素质教育。本文借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尝试引入“核心素养”新概念,对老年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展开初步探索,为老年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新思路。
一、推进老年素质教育是老年教育的应有之义
让老年人拥有愉快而丰富的晚年生活,是我国老年教育最初的发展着眼点,休闲和康乐成为老年学校办学的中心内容。时至今日,“唱唱跳跳”的老年教育活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线。伴随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持续深入、终身学习观的普遍传播和接受,社会对老年教育事业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满足个体的康乐需求之外,老年教育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具备的社会价值日益成为关注焦点。2010年7月,“重视老年教育”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5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标志着老年教育应姓“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老年教育也应践行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遵循老年人身心发展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教育是培养人并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过程,而老年教育则是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的过程。老年教育应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和预防泛娱乐化的倾向,超越老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片面定位,为人的终身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发挥作用。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老年素质教育强调了作为教育对象的老年人,是“发展”而非“完成”的人,即老年人仍然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需求,工作岗位的退出不代表人的发展任务的完成,更不意味着素质提升已经画上句号,余生只剩娱乐休闲,教育正是要在促进老年人的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不是仅仅提供简单的娱乐休闲服务;另一方面,老年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老年人“全面”而非“片面”的发展,即在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科学技术、艺术人文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二、建构老年核心素养体系是推进老年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养是态度、能力和个性等素质的培育、发展和涵养,既指出素质发展以“养”为途径,亦以“养”为目标,其中结果性的素养包括基本素养、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1]核心素养又称共同性素养或跨界素养(transversal competency),是超越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的、可迁移的素养。因此,素养作为教育概念,更加强调后天的、教育性的要素,主张教育育人。作为宏观教育理念的“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科学有效的中间环节,否则,“素质”很可能就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筐”。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表明,“素养”以其可教、可学、可测的特性[2],能够成为这样的一个有效中间环节,将教育理念转化成为办学实践中直接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对受教育者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加以明确,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
在实践层面,老年核心素养不仅可以直接提供老年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同时有利于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阶段类型的核心素养要求顺利对接,共同构筑统一和谐的终身素质教育体系。因此,建构老年核心素养体系是推进老年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研究界的热门关键词,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就研究对象而言,学生核心素养、教师核心素养等成为研究的焦点。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正式发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但是,老年人的核心素养问题尚未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老年人的群体特征和时代特色,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和上海市老年学校素质教育推进实践经验,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3]为主要参考,尝试构建老年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框架。
三、老年核心素养体系框架
(一)体系建构:人的价值实现视角
核心素养的本质是育人并实现人的价值,老年核心素养的本质是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因而核心素养的建构离不开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人的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和系统价值:内在价值是人的主体生命价值,工具价值是人的社会生产价值,系统价值是人的社会生活价值。利己的内在价值、利他的工具价值、互利的系统价值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4]探讨核心素养与人的价值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老人自我世界、周围世界和社会世界“三个世界”的建构,促进老年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首先,老年人的内在价值具有主体性,即老年人的发展是自我判断、抉择和创造价值的过程,既符合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个体独特性。表现在核心素养上为:一方面,老年人应遵循人类的终身发展规律,具备科学文化、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素养;另一方面,着眼老年群体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老年人的核心素养在具体表现上应凸显“银龄”特性。
其次,老年人的工具价值具有发展性,即老年人在实现利他性的工具价值中间接地实现了利己的主体价值,是个体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表现在核心素养上为:老年人能够与他人和谐交往、合作分享,在利他性的行为中自身的终身学习和完满生活等素养亦得以培养,即实现工具价值与个体自我发展相辅相成。
最后,老年人的系统价值具有社会性,即老年人与个体、团体、社会和谐统一,共同构成社会实践共同体,老年人利己的内在价值、利他的工具价值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系统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在核心素养上为:与自我和他人相关的素养形成合力并生成了社会的、系统的素养,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
基于以上对人的价值的反思,本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分为三大主题、六大素养,三大主题与人的三元价值一一对应:文化底蕴对应内在价值;自主乐龄对应工具价值;长者风范对应系统价值。其中,文化底蕴主题包括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两大素养;自主乐龄主题包括终身学习和完满生活两大素养;长者风范主题包含社会实践和责任担当两大素养。
(二)体系框架解读
老年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具体解读如下。
图1 老年核心素养体系框架
1.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人或群体秉持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征,表现为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良好的文化底蕴需要知识与美德的结合。就老年人而言,其文化底蕴体现在科学知识的积淀和美好品德的养成两方面。
(1)科学文化。科学文化指科学知识、文化知识和艺术欣赏等方面的内容,科学文化素养是个体在这些方面自我教育和提高的过程,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并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老年人的科学文化素养体现在文艺欣赏素养、科技应用素养和医疗保健素养三个要点。
文艺欣赏素养指老年人注重自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具体可包含以下几个大类:文学(文化知识、文学作品)、艺术(美术、音乐、舞蹈)、美学(美术、哲学、伦理)、历史(中国、外国、世界)、社会(人权、法律、政治、经济、军事)。
科技应用素养指老年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科学思维、参与科学实践并理解科技对人与社会的影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老年人网络科技素养亟待提高,培养网络使用、信息管理、科学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是当代老年人享受现代生活,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题中之意。
医疗保健素养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变化,老年人对卫生保健、身体疗养方面的关注。了解医疗与健康科学有助于老年人疾病预防与身体保健,缓解因衰老和疾病所造成的焦虑和恐慌,具体可包括科学养生、疾病预防、饮食营养、康复护理和体育锻炼等。
(2)美好品德。核心素养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发展的重点是德行。“综合素质,德育为先”。一直以来,素质教育都将思想品德放在首位。[5]同样,良好的品德修养也有助于老年人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人文思想精神和优秀传统道德。美好品德素养主要包括:政治品德素养、生活美德素养和社会公德素养。
政治品德素养包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认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与关系等。尽管老年人大都离开工作岗位,原有的学习机会和信息渠道不断减少,但他们普遍都保持着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生活美德素养指老年人能正确掌握日常生活百科和技巧,在处理家政时灵活应变,并在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发挥正能量,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氛围,在丰富自身认知的基础上提升生活质量。
社会公德素养指老年人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具有法制观念,自觉遵守行为准则,维护社会关系秩序,具体表现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环境保护和遵纪守法等社会美德。老年群体的这一素养有利于实现其愿望即社会安稳、生活安定和家庭幸福。
2.自主乐龄
老年群体虽身处迟暮之年,但却蕴藏着丰富的经验和巨大的潜力。从国外的“银龄教育”“乐龄教育”到我国的“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可见老年教育、终身学习在全球掀起了热潮,老年群体的终身学习和完满生活对实现老年人的持续发展和全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1)终身学习。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人人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各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有助于老年人在新的时代学会学习、学会改变。根据现有研究,老年人的学习呈现以下几个特点:液体智力下降,仍然维持较高的晶体智力,且学习具有娱乐性、交往性和趣味性。基于这几个特点,老年人终身学习素养可具体包括:自主学习、传承分享和价值实现。
自主学习素养指老年人不仅具有学习能力,且老年人学习具有自主性,他们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自身的兴趣和与人交往的快乐。所以,老年学习者应注重自我导向学习和团队学习:一方面,通过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把学习、身心愉悦、兴趣爱好结合到一起,老年学习者的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等得到充分展现;另一方面,通过小组讨论、团队研讨等方式增进人际交往和经验共享,在学习共同体中一同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6]
传承分享素养指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素材,在与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伙伴一起学习中实现经验分享和经验超越。不仅可以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精湛的手工技艺,同时也可以促进老年人超越自身经验,学以致用,并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学得健康、学得快乐,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
价值实现素养指老年人与时俱进,主动更新知识和技能,在不断学习和发展中追求人生价值,既可以弥补以往的遗憾,又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老年群体并非退出社会舞台,反而其才能、经验、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都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资源,退休返聘、社区义工等都是老年人的现实价值与历史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体现。
(2)完满生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关乎社会的整体发展,完满生活素养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社会和谐的重要助力。老年人的完满生活涉及经济、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也需要老年个体、群体及社会共同承担责任。毋庸置疑,作为完满生活的主体,老年群体自身应具备以下素养:独立自理、代际交往和生命关怀。
首先,老年人应具备独立自理素养,包括自我照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意志。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需要老年人在与子女分居后掌握独立生活技能,合理安排闲暇时光。面对老年阶段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保持积极生活态度,树立自我管理意志,对实现完满的晚年生活至关重要。
其次,代际交往也是老年人的重要素养。老年群体离开工作岗位、回归家庭后,将增加与子女、孙辈相处的时间,同时机会也更加频繁,建立亲密的代际关系有利于老年人适应角色转换,避免代际冲突和家庭危机,是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最后,生命关怀素养指老年人在迟暮之年能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认识生命的起源与轮回,消除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慌,能够正确对待生老病死,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在幸福和心理健康中安享晚年。[7]
3.长者风范
世界卫生组织构建了健康、保障和参与三位一体的健康老龄化框架,其中参与既是个体保持健康的关键,又是社会贡献的必由之路。在我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化目标中也体现了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而“老有所为”更是肯定了老年人贡献社会价值、创造社会财富的长者风范,在社会影响力和领导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1)社会实践。长者风范要求老年人积极参与实践,在个体实践和社会发展中实现自我。
首先,老年人应具备劳动参与素养,在诸如家政活动、养育孙辈等日常实践活动中自我动手,锻炼和提升日常生活技巧,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家庭结构带来的家庭功能的变化,也使家庭文化传承的功能淡化而更具理财投资功能,赡养老人成为家庭投资的一部分。[8]因此,老年人保持劳动参与对缓解老年群体的贫困和生理机体的衰退至关重要。
其次,角色认同素养指老年人对新的角色和身份形成自我认同,肯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从心理上能进行自我认知和肯定,享受身心愉悦的生活,缓解“空巢家庭”带来的社会压力和空虚寂寞;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和新时代,适应退休生活,自主安排闲暇时间,并积极与同龄人交往,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节奏和方式。
最后,自我完善素养指老年人在重新融入社会,形成自我认同后综合完善自我。一方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紧跟时代发展,主动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例如网络资源的获取、科技产品的使用等技巧;另一方面指老年人树立新型养老观念,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识别自身发展的困境和机遇,在扬长避短中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追求生命价值。
(2)责任担当。责任担当是老有所为的关键,是体现长者风范最活跃的因素,也是老年人参与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中老年人获得自我肯定,度过精彩而幸福的晚年。从影响范围来看,家庭、组织和社区都离不开老年人的贡献。
首先,在家庭生活中老年人是“传家之宝”,即老年人身上蕴藏着无穷的经验、资源宝藏需要代代相传。在为人处世上德高望重、宽容大度,为子孙辈树立高尚的道德风范,而这也是“尊老敬老”传统文化的前提,“传家宝”角色强调老年人在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和谐家风方面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
其次,在社区中老年人对建立和谐社区、推动社区发展不可或缺,是社区建设的标杆。老年群体在共同享用社区资源和服务的同时为社区治理、社区建设做贡献,充分运用宝贵的经验、资源和能力投身社区活动,例如通过举办社区文化节、参与社区俱乐部、参加志愿者服务、协助社区治理等发挥“余热”。
最后,老年人应具备国际公民自觉,以开放心态和全球视野对待国际文化,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点和长处;树立平等开放的国际参与意识,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正确理解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共同解决国际问题和挑战。
综上,老年核心素养是集主体性、发展性和社会性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素养,培育老年核心素养将成为推动老年人全面持续发展的引领力量,对营造幸福晚年、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建构以文化底蕴、自主乐龄、长者风范为主题的老年核心素养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这三大主题的核心素养是老年人内外价值相统一的体现,亦是开展老年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事业的时代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