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名人资源在城市文化旅游中的开发与应用

2019-03-18张熙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叙事性文旅融合多媒体技术

张熙

摘 要:在“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产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以历史名人为主题开发旅游产品是较为常见的形式。目前相关产品存在项目雷同、缺乏系统规划等问题。“肖邦的华沙”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节事活动的开发、叙事性要素的挖掘等方面对同类旅游产品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文旅融合;多媒体技术;节事活动;叙事性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供需不匹配、产品同质化、开发层次低、体验性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文旅融合”作为推进全域旅游纵深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获得业界的普遍关注。

“文化资源”是内涵十分丰富的复合型概念。其中,以历史名人为主题开发旅游产品是较为常见的模式。历史名人作为彰显地域人文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有效载体,不仅对旅游者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对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区域文化建设和特色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与之相关的旅游产品主要包含下述三类:

实体景观类。主要包括名人故里、故居、主题公园、遗址、墓葬、庙宇、纪念馆等观光景点,是当下名人主题旅游最主要的形式。

互动景观类。即以历史名人的事迹、精神、文化主张、影响等为主题的节事庆典、情景再现、表演、赛事、仪式、艺术秀、趣味互动等活动景观。

第三类是游客对其有特定的文化认识或感悟,或以名人命名的地名、道路、食品、特产等,增强名人文化氛围。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广袤的特点为名人主题文旅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但目前相关市场的发展情况可谓繁荣与乱象并存,从屡见不鲜的“故里之争”到层出不穷的“假故居”,从耗资巨大却口碑欠佳的各类主题公园和仿古建筑到造型怪异的雕塑碑刻,种种现象暴露出盲目跟风、急功近利、缺乏系统规划等行业弊病。在初期的粗放型发展之后,文旅产业迫切需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因此,如何深化景点内涵,打造衔接紧密的项目和线路,真正提升游客体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他山之石:“肖邦的华沙”设计理念

“肖邦的华沙”是波兰华沙市旅游局为了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而设计的旅游专线项目。音乐家弗里德里克·费朗索瓦·肖邦1810年出生于华沙近郊,未满周岁便随父母搬至华沙生活。1830年波兰起义,肖邦定居巴黎,直到1849年逝世也没能再回到波兰。肖邦之所以被称作波兰文化的代表,不仅因为其蜚声世界的音乐才华,更因为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肖邦的华沙”以肖邦在华沙20年间的生活印记为主题,展现了当地的人文精神和自然风光。

该线路共设计有17处景点。教堂宫殿住宅类建筑12座。这些建筑曾见证过肖邦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比如,建于17世纪的總统府是肖邦人生第一次公开演出的地方,当时的肖邦年仅8岁,演出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卡吉米若夫斯基宫和克拉辛斯基宫曾先后作为肖邦一家人的住所。圣十字大教堂是华沙最著名的巴洛克式教堂,遵照肖邦遗嘱,其心脏被安葬于此。

园林和自然风光3处。其中,在皇家瓦津基公园(又名肖邦公园)树立有瓦茨拉夫·席曼诺夫斯基设计的肖邦雕像。5月中旬至9月底的每个周日都有免费音乐会在雕像旁举行,该传统已经保持了50多年。

肖邦博物馆和肖邦艺术中心各一座。与其他同类旅游产品相比,“肖邦的华沙”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

(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各大旅游目的地都展开了“智慧旅游”方面的探索。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的服务,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智慧旅游的实现要依托于对环境信息的大量收集、分析和深度挖掘。在城市数据的保存和管理方面,华沙有着光荣的传统。为了避免战争对古城的毁灭性破坏,华沙大学曾在二战前对几乎所有建筑和街区进行了精细测绘,并拍摄了大量照片。二战后,依托这些资料,在超过85%的建筑物被摧毁的情况下,华沙高度复原了老城景观,并被破例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肖邦的华沙”正是基于丰富的城市信息,才能在多媒体交互技术的辅助下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

“与肖邦一起自拍”(Selfie with Chopin)和“肖邦在华沙”(Chopin in Warsaw)是两款基于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开发的手机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这两款程序在一些景点看到虚拟的肖邦,并与之“自拍”。还可以通过摄像头识别街景,在手机上欣赏到200年前这些地点的风貌。利用这些程序,游客可以自由设计旅行线路,追随肖邦的足迹探索华沙。在该旅游专线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与肖邦聊天”的即时对话框,游客可以获得与肖邦交谈的体验。实际上,这些技术早已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和电子商务领域,在专线旅游产品中的创新型使用有效提升了游客的互动感和参与度。

2010年波兰政府出资改造了肖邦博物馆,增添了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该馆不设导游,参观者可以利用多媒体导览选择个性化的观赏路径。馆中设置有保存肖邦手稿的长桌,游客拉开抽屉时能听到手稿中的音乐,同时桌子上的投影会放大手稿的细节。另外还有适合不同年龄段参观者的肖邦音乐游戏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曲家客厅的复原场景内,每天的固定时刻会响起一阵咳嗽声,提醒参观者肖邦生前所受的肺病之苦。简单的设计却给观者带来了深刻的“在场感”,可谓技术与创意的完美结合。

(二)特色鲜明的节事活动

利用大型活动来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资源开发者和政府的共识。比如每年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以及每年在我国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都是大型活动带动区域发展的典型案例。诚然,节事(节日、特殊事件、庆典、展会等)具有整合城市资源、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积极作用,但也需要注意避免不同地区同质化项目之间的恶性竞争。为了实现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找准地域特色、发挥差异化优势是十分必要的。

华沙对肖邦音乐资源的开发体现了多元协作、区域联动的特点。除了“肖邦和他的欧洲”国际音乐节、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全国肖邦钢琴比赛等大型赛事之外,每周都有10余场肖邦音乐会在音乐厅、博物馆、公园等公共场所举办。每年5月到9月,在上文提到的皇家瓦津基公园肖邦雕塑旁以及肖邦的出生地热亚佐瓦沃拉,每周日都有专业钢琴家为公众免费演奏。在草地上或坐或卧,随心所欲地享受自然和音乐,对旅行者和本地居民来说是一种享受。另外,华沙老城区散落有15张多媒体“肖邦长凳”,游客按动按钮就可以欣赏到肖邦的音乐作品。这种对城市氛围和文化品牌多层次、多样化的打造策略是值得借鉴的。

三、叙事性要素对城市意象的塑造作用

20世纪现象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使“叙事”突破了文学的原始栖息地,渗透到历史、政治、伦理等各个学科之中。受此影响,设计领域出现了“景观叙事”的概念。相关研究认为,将叙事与景观相结合能够加深观者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是表达场所精神、传达历史文化内涵、塑造城市意象的有效方法。

在“肖邦的华沙”案例中,叙事性的运用无疑给“旧资源”增添了“新内涵”(景点中的建筑或园林原本并非为肖邦所建)。设计者突破了原本封闭的系统,塑造了以肖邦为主题的情境,进而结合肖邦在华沙的生活轨迹,将这些单独的情境串联组合起来,成为完整可读的叙事文本。正如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施特劳斯提出的:“要素只有在组织成系统时才有意义,就好像词只有在组成句子后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串联”并非景点数量的简单叠加。根据格式塔心理学“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理论,游客感知到的内容要大于眼睛所见之物的总和。其中,“叙事性”起到提升观者主观体验,帮助观者把握整体意象的作用。

景观叙事与一般叙事不同。在一般叙事中,作者具有绝对的讲述权,听者只能被动接受。而景观叙事中,景物是无声的、持续的,观者可以选择从不同场景、在任意时刻进入景观,并可以在景观各处随意停留,叙事蕴藏在空间和进程之中,形成了时空体验的交汇。这样的阅读机制使观者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人经过心理作用后产生的对环境的知觉体验,就是“意象”产生的基础。

在“肖邦的华沙”中,叙事性在景观隐喻、文本互联以及观者的意义建构中发挥着作用。叙事维度的介入能将单独的场所与周边区域有效融合,从而避免了“景观孤岛”的问题,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良性循环。另外,叙事性将真实的世界与故事的世界交织在一起,有利于旅游者参与故事意义的建构,形成独特的景观记忆,与目的地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互动和心理关联。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发历史名人资源、打造城市文化旅游产品方面,“肖邦的华沙”旅游专线是值得借鉴的。该项目以肖邦在华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融入交互技术、节事活动等旅游元素,发挥了叙事性的设计要素,使游客能够在旅行中体验肖邦的生活与艺术,给观者带来个性化的参观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玉玲,陈冬冬,汪惠萍.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10).

[2]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

[3]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叙事性文旅融合多媒体技术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构建的叙事性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对叙事本质的探索与追问——评《叙事性的理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