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婚俗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9-03-18罗雪珍刘艺杰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客家城市景观

罗雪珍 刘艺杰

摘 要:文章研究客家婚俗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寻传统客家婚俗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对其内涵进行提炼、整理与归纳,创造性地与城市景观相融合,在保护传承客家婚俗文化、维系客家族群的同时,也为城市地域文化景观构建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客家;婚俗文化;城市景观

客家民系遍布全球,对世界经济、文化的推动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客家婚俗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多棱镜,是中华民族礼制文化的一支分流,婚俗活动的发展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如今,在全球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人们的交流和交往日趋频繁,导致传统客家民系概念逐渐淡化,民族核心文化不断丢失,而客家婚俗文化作为客家特殊的文化分支,对客家宗族的维系和壮大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另外,城市景观的设计模式越来越趋于雷同,除了必要的功能外没有融入地域特色,文化表达性弱。如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探索重现地域民族特色的方法和途径,打造有地域民族认同感的城市精神景观,已经成为重要的探讨内容。

一、客家婚俗文化起源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分支,是唐宋元朝以来为躲避战乱而南迁的中原人的总称,既结合了中原文化特征,又吸收了南方的民族气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原婚俗文化。长久以来,正是客家人对传统客家婚俗形式的发展与重视,使客家族群不断发展壮大,遍布全球,对客家民系的凝聚和延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在离开祖地文化环境数百年后,每个族群的婚俗传统都融入了当地的习俗,但总体而言仍然固守着客家传统的婚俗礼节和程序。从其他层面来说,在另一种新环境中还能如此顽强地保留婚俗形式,足见客家婚俗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客家婚俗文化,从形式至内容都极具中国民俗美学的审美特征,背后折射出来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为婚俗文化景观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借鉴。一般来说,客家人的传统婚俗需要通过“看妹子”“合八字”“扎定”“送日子”“担席”“迎亲”“做客”等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传达出了客家人对于家族延续、新人结合的美好愿景。

二、客家婚俗文化与现代城市景观结合的价值

(一)推动客家婚俗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客家婚俗文化,是客家人百年的迁徙发展及地域环境结合的成果,极具客家特色,是客家人精神文明的积淀、智慧劳动的凝结。其婚俗形式更是被民俗学者认为是“中国婚俗的活化石”,极具代表意义。客家婚俗文化的意识形态是对传统礼制的传承,除去一些封建糟粕外仍存在大量启示生活的内容。例如:客家人婚俗仪式中遵循严格的古代传统礼制流程,表达了客家人对婚姻形式的重视,如此背景下形成的婚姻更具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现代社会闪婚闪离等现象起着教育引导作用,引发他们对现代婚恋关系的思考;婚俗仪式中,集全族之力操办婚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家族人的和谐团结,是客家人之间的联系纽带;此外,在客家婚俗中,以哭嫁的形式表达对父母及族人的不舍之情,在拜堂中“尊娘舅”之礼仪也表达了对娘家人的感谢,这种感恩的思想观念对家庭伦理的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客家婚俗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将城市公园作为客家婚俗传达的物质平台,有利于促进客家婚俗文脉的形成。

(二)丰富城市景观多样性和辨识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设基本呈现雷同化和概念化,人与城市间的文化纽带关系逐渐丧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客家婚俗文化独特的文化遗产,与景观的结合可以呈现出不可復制的标志性和特殊性,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对景观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起到了支撑作用,为城市景观的多样性提供了文化支持,在美化景观的同时,不仅提升了城市景观的识别度,更将文化的传承和挖掘运用于具体的景观中,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提升公共的文化认同感和互动性

以客家婚俗文化为精神纽带,以景观构造元素为文化载体,将客家婚俗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元素呈现于公众面前,使公众在其中找到熟悉的生活、语言、文化氛围,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产生民族凝聚力,从而产生文化认同。客家婚俗文化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之处在于,景观具有强烈的视觉感以及趣味性,除了景观要素中的静态小品带给人们的感受外,婚俗景观中还有动态环境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引发公众深层次的交流体验、情感沟通,如客家婚俗景观相亲角、爱情文化节等婚俗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公众参与感和体验感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吸引现代年轻人的探索和踏足具有重要意义。

三、客家婚俗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运用原则

(一)尊重文化真实性原则

客家婚俗和城市景观的融合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内涵的注入,而这一切的基本前提是保证对历史事件的态度是客观公正的。客家婚俗文化是生活真实写照的积累和体验,我们在设计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害文化的本源和精神内涵,做到尊重历史,更好地再现历史,在还原历史场景时,把客家婚俗文化的精神、历史、生活场景一一真实客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只有这样,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公众对文化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真实。在提取文化的同时,对消极的文化要进行去除,把积极有意义的文化进行保留,将其应用于景观元素中。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具有客家婚俗特色、富有人文情怀的城市景观。

(二)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景观的最大价值即人的参与,公园内的一切景观设施均为人所服务,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应该使人获得极佳的愉悦和体验感,除了满足人们的安全性、方便性、功能性外,还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殊要求,通过把客家婚俗文化中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景观中,将人类的精神文化抽象地表达出来,提升审美情趣的同时,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受到人文情怀的熏陶。加以色、形、味、触等特殊景观元素氛围的烘托,在此文化氛围中,人与自然达到和谐一致,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三)与时代相结合原则

传统文化是过去的历史时代所产生的印记和反映,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标准,虽然时代过去了,但是传统的文化还需要传承和发展,需要和当下的时代特点相结合。只有这样,在继承的同时才能创造出当下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在景观设计中以更多灵活新颖的方式将客家婚俗文化展现出来。如利用幻影成像技术将婚俗场景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在景观中,供人们欣赏娱乐,或结合现代影像科技还原婚俗小品,使人们可以直接和文化进行接触碰撞。在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作品不能过于生硬,必须符合大众的情感以及审美需求,只有这样,婚俗文化才不失其本质精神内涵,同时受到广大公众的接受和认可。

四、城市景观中客家婚俗文化的应用

(一)提炼客家婚俗文化色彩,丰富民族特色景观视觉感受

地域景观在土地上体现了特定地域人群的生产方式,受地方大众的审美约束具有人文情怀,同时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景观元素积累对其进行艺术提炼和剪裁,能够形成具有特色的景观构筑物、装饰物、铺装等,以及具有新时代风貌的景观元素。

丰富的客家婚俗文化积累沉淀了丰富的色彩元素,不同的色彩及表达出的寓意内容大不相同。客家人利用婚庆用品的色彩来表达对婚庆的喜悦,传递出喜庆吉祥、幸福繁荣的心理感受。客家婚俗作为传统的婚庆仪式(图1),红色的运用广泛且丰富,形成了一种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意识观念。红色元素以服饰、礼器和装饰品居多,将红色运用于婚俗景观环境中,让人们无意识地调动情绪,激发公众的民族认同感,形成心理引导。如西安市曲江寒窑遗址公园中(图2),在园区路口北侧,崖壁上一组采用中国红的吉祥剪纸艺术雕塑墙,雕塑墙结合园区婚俗主题,展示了各種著名的爱情故事人物,既体现了公园的主题文化,也表达了人们对爱情文化的美好追求,营造了喜庆的环境氛围。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婚庆礼器、服饰、建筑和周围环境去提取丰富的色彩元素。如:丝织品“百事如意纹”,象征着吉祥与纯洁,可以从中提取如意的蓝色及莲花的白色作为搭配色,运用到景观铺砖中,极具客家婚俗特色;客家婚庆,带着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希望有个“好彩头”,在男方家过大礼时送给女方家的“双喜八样生果吉子篮”,和椰子或象征红红火火的橘子,满满的果篮中不仅是色彩艳丽的水果,还是对新人美满生活开始的祝愿和期盼,而女子回礼石榴时,有多子多福的意味,还象征着兴盛家和;婚礼中处处可见的竹制品,浅浅的木纹色和有序的纹理,淳朴而自然,体现客家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灵巧的手工技艺;除此之外,客家传统建筑中的灰色、砖的红色以及瓦楞的黑色,都是景观常见的环境提取色,可以将它们有机运用到景观石材、入户道路及水体营造等方面,或对其进行做旧处理,通过颜色的搭配、纹理和形状的重组设计,营造出古朴而特色的文化景观;最后,客家传统民居铺地图案中展现了许多婚俗爱情的场景图案,色彩多以灰色调为主,极其丰富精美,可就地取材运用于景观铺装及景墙中创造独特的视觉趣味,再利用现代流行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配合新工艺核心技术融入时代精神,统一格调,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

(二)结合客家婚俗植物内涵,营造客家文化特色植物景观

客家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掌握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秘诀,所体现出来的植物崇拜现象也体现了客家人对自然的崇敬之心。在婚俗文化景观中,植物的配置和寓意尤为重要,能起到场景的渲染和烘托作用。以无锡尚田的婚俗文化植物专类园景观为例,根据植物的色、味、形、意等特征,将植物应用于婚俗景观小品中,既突出了园区主题特色,又通过植物渲染主题氛围,极具感染力。在进行植物景观的配置时,要充分挖掘客家婚俗文化中特有的植物历史渊源,利用其特殊的文化象征含义来造景应景,以营造出具有客家婚俗文化的植物景观。

孔子用园林中的山水植物比喻人的品德和性情,客家人也同样擅用植物的吉祥谐音去表达美好祝愿。如:客家婚俗在迎亲环节中以榕树枝作为偶遇其他花轿的交换礼,称为“换青”,以互换榕树枝求得好运;基于客家所处的环境,客家人对竹子的感情很深厚,将毛竹制作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新娘出嫁时将脚踏入用竹子编成的米筛中,有“竹报平安、光明在前、百子千孙”之意;婚俗中要用艾草沐浴,寓意迎接崭新生活;还有用百合花寓意新人百年好合,以合欢花寓意婚姻美满等。因此,运用独特的植物寓意文化内涵,有利于本土文化景观的构建,彰显地域景观特色。当然在利用植物内涵营造景观的同时,必须遵循植物的美学原则,根据四季不同的色彩和造型去营造景观空间,设计出符合人们文化心理的理想环境。

(三)提取客家婚俗故事人文,表达城市特色文化景观元素

婚俗文化是人们生活形式的真实体现,将婚俗文化中的遗址场景、神话传说、历史事件以叙事的方式赋予到景观中,用景观的抽象语言如象征、对比、隐喻等进行文化传递,是展现丰富文化、城市文明的重要手段。在叙事景观设计中的表达载体多以建筑、雕塑、小品为主。客家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爱情典故等非物质形态元素是构成文化景观的基本要和重要内容,客家婚俗典故与人物形象制作雕塑、铜像类的景观小品可显历史感和氛围感,采用现代的新型材料去结合,更具有时代气息。如将客家婚俗文化的迎娶场景用雕塑的形式还原出来,使公众置身其中,感受客家婚俗文化的魅力;将反映客家女性新婚风俗过程的诗歌《新嫁娘诗》题材引入景观中,通过空间来解读文化经典,采用编成戏曲进行传唱或现场表演等文化形式,以多维视角供公众欣赏,增加景观的娱乐性;当然还包括婚俗图案纹样的元素提取,以及利用声音为载体的形式去表达客家民俗山歌,以声音为载体进行直接叙事,提升环境氛围,不同的元素题材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效果。在提取文化元素来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历史的本源内涵,不要随意篡改和臆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近距离地了解历史,准确把握和表达传统文化。

五、结语

客家婚俗是一种独特的民俗形式,它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于生活。如何继承和发扬客家婚俗文化,如何转变城市景观传统设计理念,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从本土地域特色文化入手,将传统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理念有机结合,提升公众文化认同感的同时,通过城市景观为载体去保留其文化精神和地域特色,从视觉上和情感上营造具有文化认同与精神归属感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潘云峰,林凤凤.闽西客家传统婚俗仪式及其文化意义[J].贺州学院学报,2017(1).

[2]丁璐,朱蓉.基于婚俗文化的植物专类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无锡尚田为例[J].大众文艺,2018(20).

[3]马岩,李鹏波.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景观小品中的表达[J].现代园艺,2013(19).

[4]熊双华.城市公园历史文化景观叙事性表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

[5]宋雁航.城市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9).

猜你喜欢

客家城市景观
客家传统女装结构设计初探
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的文化语境
论闽西钢琴音乐创作与客家民歌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