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与化学核心素养下的“三渐式”课堂教学研究

2019-03-18卢艳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卢艳

【摘 要】本文论述“三渐式”化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即满足社会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巧设“导学—探究—反思”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学科思维得到提升;以“渐进学习”为纬线,抽丝剥茧,激发学科思维火花;将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关键词】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三渐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B-0105-03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并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基本点来设计。因此教师要围绕这个基本点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基本点来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如何迸发新的活力,满足社会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三渐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以“导学—探究—反思”为经线,以“渐进学习”为纬线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上层层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利用探究活动培养学科思维,以“说说今天我的收获”进行课后反思,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笔者以人教版必修 2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 2 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为例,论述基于立德树人与化学核心素养下的“三渐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巧设“导学—探究—反思”课堂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学科思维

本节课内容逻辑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如果在本节课设计环节上没有创新,那么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断层,难以提升学生学科思维。因此,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线路如下:

(一)设疑激趣,拉开导学序幕。本节课通过问题设疑,拉开序幕:Mg2+ 和 OH- 会发生反应生成 Mg(OH)2  白色沉淀,如果在 MgCl2 溶液过量的情况下,OH- 是否会完全反应呢?问题提出之后,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实验引探,层层剖析。本节课采取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一旁进行实验引导。从宏观辨析到微观探析,层层剖析,带领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

本节课共设两个学生分组实验。

〖分組实验一〗

在 NaOH 溶液中滴入过量的 MgCl2 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静置,滴入 FeCl3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层层设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红褐色的沉淀是什么物质?→产生 Fe(OH)3,说明溶液中会存在 OH-。可是为什么会存在 OH-?让学生通过宏观现象,进入微观思考:原来 Mg2+ 和 OH- 发生反应生成 Mg(OH)2 沉淀,同时,又有一部分的 Mg(OH)2 沉淀会电离出 Mg2+ 和OH- 。此时往溶液中滴入 FeCl3 溶液,Fe3+ 则会与 OH- 反应生成 Fe(OH)3 沉淀。Mg2+ 和 OH- 反应生成 Mg(OH)2 的同时,Mg(OH)2 电离出 Mg2+ 和 OH-,从而引入可逆反应的概念。

〖分组实验二〗

平衡器里存在 2NO2  N2O4。将 NO2 平衡器放入热水中,观察平衡器的颜色变化。教师层层设问: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红棕色会加深?是什么物质的浓度增大?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在热水中平衡器的颜色加深,是化学平衡状态发生改变。

(三)小结谈收获,形成构建知识网络。本节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小结。采用以学生谈收获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将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有知识自主进行网络构建,形成思维导图。

二、以“渐进学习”为纬线,抽丝剥茧,激发学科思维火花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最难理解的是 V(正)=V(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难懂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以“渐进学习”为纬线进行设计,以激发学生学科思维火花。

例如,N2+3H2    2NH3,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教学上采用三种不同理解方向的宏微线路图开展渐进学习。

〖第一宏微线路图〗

单位时间内,消耗 1 mol N2 的同时,生成 1 mol N2,N2 的量才保持恒定。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消耗 N2 是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生成 N2 则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若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那么 N2 的浓度是不变的。在这个时候,消耗 1 mol N2 的速率用 V(正,N2)来表示,生成 1 mol N2 的速率用 V(逆,N2)来表示。由于 V(正,N2)= V(逆,N2),因此我们确定 V(正)= V(逆)。反过来理解,如果 V(正)= V(逆),则 V(正,N2)= V(逆,N2),N2 的浓度不会发生改变,反应就达到平衡状态。

〖第二宏微线路图〗

单位时间内消耗 3 mol 的 H2,同时消耗 2 mol 的 NH3,这样 N2 或 NH3 的量才保持恒定。消耗 H2 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它的速率用 V(正,H2)来表示,消耗 NH3 则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其速率用来表示 V(逆,NH3)。消耗 2 mol 的 NH3,按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同时会生成 3 mol 的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 的浓度是不变的。在前面的学习中知道速率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我们可以利用宏微线路图,进行渐进学习。

〖第三宏微线路图〗

1 个 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3 个 H-H 键生成。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N 的个数是不变的。按化学计量数来计算,3 个 H-H 键生成相当于有 1 个 N≡N,此时 N≡N 的断裂数目和生成数目相同,即 V(正)= V(逆)。

三、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本节课从本土资源入手,联系化学发展史,激发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巧妙地把学科教学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一)将本土资源有效融入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课本举例高炉炼铁之谜:炼制 1 吨的生铁所需焦炭的实际用量,远高于理论值,而且从高炉顶排出的尾气中含有没有利用的 CO 气体。炼铁工程师们认为是 CO 和铁矿石没有充分接触之故,于是设法增加了高炉的高度。在增加高炉高度后,尾气中的 CO 比例竟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课本通过高炉炼铁之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在设计上,我们充分利用课本的这个案例,将之与防城港市的钢铁工业有效结合起来。2018 年广西拟重点推进的钢铁项目,近半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有 5 个坐落于防城港。建成防城港钢铁基地,形成“一核、三带、九基地”总体布局,沿海临港产能占比超过 60%。防城港钢铁项目交由柳钢集团运营。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柳钢企业,让学生对防城港市钢铁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热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让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培养家国情怀。

(二)有效利用化学发展史,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本节课在教学设計上,还增加了哈伯制氨产率之谜:德国化学家哈伯两年间进行了 6500 多次合成氨的实验,终于在 1909 年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果。但在 600℃ 的高温、200 个大气压和以锇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率仅为 8%。这是为什么?

教师解析:H2 与 N2 合成 NH3 的合成反应是可逆反应,在高炉炼铁中 C 与 CO2 反应、Fe2O3 与 CO 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和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存在逆向反应,所以任何可逆反应都是不能(下转第110页)(上接第106页)完全进行,转化率不可能为 100%,也就是说,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哈伯制氨产率低,炼铁高炉尾气 CO 比例也不因增加高炉高度而改变。通过此案例,用 6500 多次的探究实验,让学生明白,做科学研究,一定要有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究精神。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它们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设计。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这三大核心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所在。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也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用分数来考核与评价,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因此,基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下的“三渐式”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 艳.“三渐式”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6(2)

[2]余文森.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J].今日教育,2016(3)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