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让语文课堂有更多可能

2019-03-18庄晓龙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9年2期
关键词:慢镜头契合点教学资源

庄晓龙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顺应了社会快速发展对知识的需求。但是,目前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为用而用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基于此我们首先要认识微课,了解微课的特点。然后在清楚语文学科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寻找两者的价值契合点,合理利用,避免穿新鞋走老路,让微课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通过微课使语文课堂真正亮起来。

【关键词】

微课 语文学科 契合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应运而生,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迅速被小语界接受,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课堂被动讲授的模式,让学生多的了更多在自主权,但怎样才能更加合理的运用,点亮小语课堂,还需要加深对微课及语文学科特点的认识,不断探索。

一、认识微课及其特点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我们通常是这样定义的:微课又名微型课,是基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其主要呈现方式是微视频,然后包含了与之匹配的教案、课件、反思等支撑性和拓展性内容,从而营造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 用环境。它可以使学习者通过以视频方式呈现的关于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某个教学环节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微课”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有不同,同时也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微课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时间较短通常是5分钟左右;内容相对较少,问题更加聚焦,主题更加突出;视频存储量较小,一个包含各种支撑材料完整的微课资源,其容量也通常只有几十兆甚至更小,便于下载、便于存储,便于教师、学生的随时随地反复观摩,扩大学习的场域;教学资源情景化,它能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在这种在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学生、教师更容易体会情感,理解知识从而实现能力的提升。

二、了解语文学科及其特点

(一)认识语文学科

“语文”这个词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仅从字面上看,“语”的意思是“自己和他人的言论”(通俗点说就是你说话时运用的语言),“文”的意思是“文字”、“书面言论”。那么语文而已联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己和他人的圆轮及文字。自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后,开办了许多的新式学堂,其教材主要由西方引进,然而独独语文一科仍在教授古代文章,当时称为“国文”课。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才建设性的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进行语文教材的编写,然后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这一举动被迫终止。新中国全面解放以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了“语文”概念,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建议被当时的政府接受,随后向全国推开。至此,语文成了中小学必修的一门主要学科。

(二)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

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工具性是指语文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言语来学习语言,也就是通过课文,一些具有汉语典范性的文作品来学习语言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語文学习的过程是人获得语言,规范语言的过程;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其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里品质等。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着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整合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独特体验受到保护和尊重;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

三、微课与语文学科特点的价值契合

(一)微课与语文工具性的价值契合点

根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特点要求,在进行文章的写法等知识点的教学时,利用微课时间短、问题聚焦,主题突出,便于重复观看等特点,便能使语文课堂亮起来,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一课为例,这是一篇有点像记叙文又有点像散文的文章,主旨揭示人们缺少的痛苦,通过反衬的手法进行表现,好读却不好教,单纯的情感体悟感觉没有抓手,而且脱离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征,于是从文章第4到8小节母亲将一勺水浇灌我们全身这一短暂的动作入手,学习文章的写法,一个短暂的动作,文章用了将近400个字的描述,作者是怎么做大的呢?让学生体会放慢镜头描写细节的奥秘。这个时候如果靠单纯的教师课堂讲解,很难把慢镜头分步写的奥秘表现出来,这是时候技术的科技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因为拍摄的正常动作在视频的播放中可以放慢。这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截取了小狗喝水的画面放慢镜头我们可以看到“狗俯视睡眠伸出舌头,舌头微微向后卷起,像一把柔软的汤勺迅速潜入水中,清凉的睡眠水面被轻轻舀起,然后舌头又像皮筋反弹似的迅速收回,水就这样送到了狗的口中,它的动作看起来似乎在表扬杂技,看着唇齿间的完美交替,我似乎听到了狗咕咕下咽的声音”。微课可以结合狗放慢镜头喝水的画面奖这段文字直接展示给学生,找到文中“伸、卷、收”三个动作,这样学生就能直观的感受到慢镜头分布描写到奥秘,同时以这段更为典型的下水文为蓝本,直接在微课中告诉学生,这只是把文字写具体,要写生动可以加入比喻等修辞手法,如文中“像一把柔软的汤勺迅速潜入水中”,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如“看着唇齿间的完美交替,我似乎听到了狗咕咕下咽的声音”。最后在画面中呈现出写好这段文字的三个方法:慢镜头分步写;加入修辞手法;加入想象。通过这样简单的例子让学生找到课文写“勺水冲凉”这个镜头的秘密。这样的一段示例讲解,利用微课技术只需要2分17秒,还不需要教师亲自讲解,反之只靠教师讲解则会过于琐碎还讲不清楚,效果不佳。

(二)微课与语文人文性的价值契合点

根据语文人文性的特点要求,在体会情感的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资源情景化,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在这种在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学生、教师更容易体会情感,理解知识从而实现能力提升的特点,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为例,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为人类了揭开雷暴的秘密,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这篇文章的教学点应该放在体会富兰克林人物品质和复述课文上,但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要明白风筝实验的基本过程,课文用了整个第三小节进行描述,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很多学生说无法正确掌握实验中个部件的设置目的的。于是我借助了微课,一个仅仅只有1分钟的动画展示,让整个实验过程一目了然,各部件的作用清清楚楚,了解了这一过程,学生对人物品质的体会自然就水到渠成,感觉富兰克林聪明、严谨,了解了这一过程对实验的叙述自然顺理成章,这就是视屏的力量,这就是微课的力量。

目前,在部分语文课堂中,教师为了显示微课技术,或者对微课技术的认识不足,滥用微课,用与教学关系并不大的图片或者动画来营造现代技术的课堂效果,常常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大大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微课教学,所以我们在利用微课时,首先要考虑到微课的特点和所教内容的的特点,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合理利用,让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让语文课堂亮起来。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2】蔡春玲.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

【3】刘丽娜.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

猜你喜欢

慢镜头契合点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小学英语口语训练与普通话口语训练契合点探索与实践
寻找知识“契合点”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学会“拍慢镜头”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慢镜头在党教片中的设计与应用
广告翻译探微
找到大学英语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契合点,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