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共生”,打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想境界
2019-03-18朱小培
朱小培
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融人文性、实用性、工具性、审美性为一体的课程。“言”指的是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信息,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意”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共鸣,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言意共生”追求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言意相互支撑,共生共长,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打“造言意共生”的理想境界呢?在此结合教学实践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创设语境,以读促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将来进入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创设恰当的语境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的有效路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文本内容,为学生创设多姿多彩的阅读语境,助力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苏教版小学语文编入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极高的教育价值,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首先要深入地解读文本,把握阅读内容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创设恰当的阅读教学语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境,阅读文本内容,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对阅读内容展开多层面的解读,形成全面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精彩的故事导入,有趣的谜语,多媒体的展示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尽快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进行逐步深入的研读。比如,在执教《雾凇》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初步感知“雾凇”的美丽,特别强调“奇观”,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等词语,来感受雾凇的色彩之美,寻找“千姿百态、琼枝玉树”来感受雾凇形态之美……为了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直观的印象,我给学生播放了雾凇的录像,并提出思考题:当作者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是银松雪柳时,他想到了什么呢?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两旁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同学们,我们通过录像再次欣赏了美丽的雾凇,你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雾凇吗?
通过播放雾凇的录像,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教學情境,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阅读学习,仿佛置身在雾凇的景色之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教师善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功能,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尽快走进课文内容的核心部分。
二、依托语境,多元阅读
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渗透新课改精神,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借助课文的语境,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学习课文中精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实现“言意共生”的目标。针对语文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我结合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特点、心理需求等设计一些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比如,课本剧表演、分角色朗读、写心得体会等,
比如,在执教《第一次抱母亲》时,我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并让学生分组讲一讲课文的基本情节,接下来再分角色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对课文中的母亲、“我”、护士的角色作了认真的研究,感受角色的情感、性格等,并将自己的理解也体现在阅读之中,提升了阅读效果,学生对课文中角色的理解准确,对角色情感的表现到位,使阅读真正达到了“言意共生”的境界。
三、拓展语境,迁移能力
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中要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结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去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以实现 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拓展语境,不是对课文进行专业化的研究,而是创建更加丰富的学习方式和路径,师生、文本是语境的重要构成部分,让三者相互促进,共生共长才是拓展语境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学习规律,来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汲取文本的精神养料,升华美好情感,促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说明道姓》的教学中,开始我首先询问同学们:你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然后讲到: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叫着别人的姓名,别人也在叫着我们的姓名,请你想一想,假设取消了姓名,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通过这样的激趣导入后,再播放有关《百家姓》的课件,让学生一起来背诵百家姓,讨论百家姓是从何时流传的?百家姓真的是一百个姓吗?你的姓在百家姓中排在多少位等等,接下来让同学们交流,父母给自己取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学生对此热情高涨,积极发言,学习氛围十分活跃。在最后我给学生们提出了思考题:小组内同学的姓氏出自哪里?请查阅资料了解下外国人的姓名有什么特征……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拓展语境,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随之迁移,阅读教学呈现出良性化的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有效策略,让学生理解语言的文字中所表达的信息,通过阅读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创设恰当的阅读教学语境,让学生在多姿多在的语境中,发展自己的阅读能力,实现“言意共生”的阅读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