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对策研究

2019-03-18刘芳

卷宗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鼓励引导

摘 要: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激活基层就业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基层就业岗位作用不仅可以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还对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鼓励;引导;多方举措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多方联动优化地方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以安阳市为例”(课题编号:JYB2018248)。

就业乃民生之本,在今年的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仅关涉到青年毕业生本身的社会化程度,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动力的关键。如何联动社会各方力量拓宽基层就业渠道、提高基层就业质量、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激活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吸引力是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通过“能下去、能留住、能工作、能流动”的基层锻炼,真正实现高校毕业生成长在基层、发展在基层、获得在基层。

1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义

1.1 大学生基层就业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培养出来的重要人才资源,承担着国家和民族振兴发展的使命,为了使更多青年学生学有所为、行有所得,2005年、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在历届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多次强调社会各界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青年投身到更广阔的基层去工作去锻炼,基层有着更多的就业选择与渠道,基层也有着更大的空间让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人躬身实践、创造未来。大学生基层锻炼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更有利于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各领域供给侧改革和经济体制建设。

1.2 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协调地区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引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国家一线及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更迅速、社会公共服务更完善、国际交流更便捷等成为吸引年轻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有效资源,高素质人才的东南飞使得这些地域发展更加有动力。而我国更多经济欠发展地区相比这些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更需要有为人才贡献智慧与才情,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使更多青年毕业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及人格修养为基层工作带来新鲜的活力与创新的动力,让更多青年毕业生成为基层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与排头兵,切实改善基层各方面不佳的状况,进而有效提高区域经济文化水平、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差距。

1.3 大学生基层就业是青年人有为才能有位的重要途径

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心存美好信仰,有为探索,敢为实践,希望可以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资源大干一番事业,但现实的种种往往又令其措手不及,理论与实践之间必然需要循环往复,在不断否定之否定后实现进步与提升,而基层是广大年轻毕业生充分历练、认识自我、面对现实、砥砺前进的天地。这片天地为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准备好了有为的舞台,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需有为,基层需要年轻一代去开创,年轻人也更需要基层这片天地去发现与成长。

2 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层经济发展迟缓,大学毕业生望而却步

基层地区相比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城市往往存在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基层发展的羁绊,条件苦、保障少、没出路、不到位是制约高校毕业生选择基层的主要制约因素,尤其是国家一些偏远地区更是令众多毕业生望而却步,政策上的保障不到位、落后的思想文化生活、陈旧的观念让青年人顾虑太多无法做出选择。区县一级的基层编制岗位逢进必考存在岗位少报考多的现象。此外,基层往往缺乏较大规模的企业,小企业又发展迟缓,高校毕业生即便选择也仅仅是为了暂时就业,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大学生频繁地更换岗位,流动性大给企业的经济发展及人才建设造成损失。

2.2 用工岗位与高校毕业生不匹配

由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大学生往往存在理论贮备强实操能力弱的普遍特点,基层许多工作需要毕业生即刻上岗,岗位设置对大学生所学专业、工作经验、技能熟练程度等提出具体要求,有工作经验者更受用人企业青睐,许多岗位为了追求效益拒绝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理由是其动手能力差、岗前培训浪费时间与金钱、畢业生稳定性不高等。另外,一些基层岗位在招聘时追求即招即用的效应,往往起薪比较低,大学生难以接受。社会服务类岗位虽然选择较多,但是对于高校毕业生吸引力并不大。此外,尽管政府购岗能够吸引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但是基层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工作繁杂、晋升空间狭窄的现状令很多考进来的高校毕业生举步维艰。

2.3 一步到位思想重,大学毕业生困惑重重

高校毕业生对岗位的选择总希望可以一步实现预期目标,而基层工作普遍存在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不佳的现状,这些不能对大学毕业生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青年毕业生更多的是观望,等等看再试试的思想左右着选择。此外,在就业选择上大学毕业生总是眼高手低,想得多做得少,找工作的想考研,考研的又总想着工作,在找不找工作,找什么工作的困惑下不知所措,损失了机会又增加了选择的烦恼,总想一步到位去工作,殊不知工作的好与坏都是主观判断,而工作中的锻炼才是日后成功的关键。

3 激活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策略

3.1 开展实名制登记,摸清底数

每年基层政府人社部门要定时集中组织对管辖内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进行实名制登记,重点排查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求职意向,尤其是对家庭困难的大学毕业生做重点标识,对此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3.2 互联网+,进行线上对接

通过实名制登记后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精细化管理网络要及时对辖区大学生就业状态进行录入。通过“就业E图”,将辖区招工信息进行统计,实时更新,利用互联网进行供需双方精准匹配,双向推送就业信息,方便大学生足不出户,用手机或在网上就能挑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搭建适合基层的“互联网+就业”信息就业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就业服务的精确化和就业管理的信息化。

3.3 举办招聘活动,提供线下服务

基层社区街道牵头搭建平台。结合“大学生就业月”、“民营企业服务周”等活动,收集就业岗位、联系劳动单位,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类专场招聘会。同时,开展政策宣传进校园活动,把第一手的政府、企业就业创业信息及时输送、传递给高校学生,政府与企业联合作用通过就业咨询服务平台的建设帮助校园大学生解决就业创业困惑。

3.4 政府搭桥,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对接

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要与基层企业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明确机构或人员负责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等方式为基层输入专业用工人才,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学习实习、就业推荐、师资交流、生产实践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基层有关部门深入到辖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对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及企业发展规划,促进“就业E图”上的未就业毕业生与企业对接。

3.5 发挥基层中小微企业作用,灵活吸纳高校毕业生

中小微企业用工灵活,对于基层区域经济发展往往可以形成合力,有利于完善与开发劳动力市场,有效地吸收高校毕业生,基层政府要从各个方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有效地激励中小微企业为社会贡献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

3.6 政府购岗,开发高校毕业生岗位

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基层工作岗位,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方面的基层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因地制宜地做好 “三支一扶”、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基层服务项目,对于已经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要做好一系列服务保障工作,保障不仅仅针对当前更主要是对未来的统筹。在岗位编制设置上尽可能多得向基层倾斜,加大高校毕业生招考比例,对于已经在基层工作的研究制定其往更高一级岗位晋升的考核考录办法,真正解决毕业生去基层工作看不到未来的后顾之忧,使高校毕业生可以放心投身社会一线,在基层工作中磨练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7 多措并举,提供创业指导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基层单位要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为使大学生享受到更多优惠政策,办理《就业创业证》;对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可自由参加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宣传创业贷款政策,帮助创业大学生通过劳动保障工作站获得最高10万元的免息贷款;对入驻创业园区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优惠,享受到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场地租赁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扶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行政办事流程、建立跟踪帮扶制度,对于大学生创业期间的困难给予及时帮助与引导。

通过多方联动的方式,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就业创业服务在坚持共性基础上实现个性化指导,积极完善就业创业环境,让想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以顺利工作,想创业的毕业生社会各方有帮助,最终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双提高。

4 关于激活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几点思考

1)基层政府对进行实名制登记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一定的奖励,促进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主动配合登记工作。

2)基层人社部门联系企业积极储备用工岗位,结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愿望,筛选出相匹配的就业信息,促进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岗位的有效对接,及时做到就业信息的更新与第一时间的发送。

3)政府与企业合作,积极开展岗前培训,使高校毕业生在上岗前能够得到技能的提升,以胜任企业需求。在具体工作环境中进行“一带一”导师辅导培养模式,使年轻毕业生迅速成長,对未来心存信心。

4)提高政府购岗工资水平,建立正常晋升晋职渠道,促进招用的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安心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5)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培训工作,除了理论指导外,更要宣讲一些大学生身边的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与事迹,亦或者请那些择业创业的成功者与大学生直接经验交流,谈过程、谈体会、谈问题,让青年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就业就在眼前、创业就在身边,只要行动起来一起皆有收获,对自己有信心,对社会有温度,通过改变内在自我的认知实现就业创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朱生玉.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07):82-86.

[2]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05):61-63.

[3]赵明民.关于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07(08):42-43.

[4]李传刚.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1).

[5]张文强.关于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7(04).

[6]白金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析[J].出国与就业,2011(12).

作者简介

刘芳(1984-),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安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鼓励引导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