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新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析

2019-03-18秦丽丽

卷宗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企业

秦丽丽

摘 要:新时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职工的主要方式,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企业新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与应用的必要性,同时从思想观念、导师选择、激励机制、校企合作四方面主要分析了在实践中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应用,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新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经营发展离不开人的作用的发挥,职工素质对企业经济效益与发展战略的实现有重要影响。为了发展有潜力的职工、提高新职工工作能力,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渐渐探索出应用新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道路,同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探析该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发挥作用成为了研究关键。

1 企业新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现代新型导师制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而来的,是对西方传统师徒制的升华,在员工培训与开发层面上更加完善与先进。新时期,对企业导师制的含义有多种解释,我们认为,导师制是在企业层面依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设的发展与培养适宜企业发展的人才的工作学习机制。具体而言,企业导师应当是在企业中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管理水平的专家,对企业新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导,关心、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让员工有正确的思想定位,并根据员工特点进行专门的活动安排与管理。企业新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古代对教师的认知具有相似性,传道,授业,解惑也。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导师制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1]。

2 企业新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

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训与开发方式,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从而提升职工工作能力,促进企业发展。具体而言,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师徒制”发展而来,就是让经验丰富者带领经验不足的职工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选择经验丰富且知识精通的管理者或专家作为新职工或有发展潜力的职工的导师,构建支持性的工作学习关系。企业应用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主要有三点,其一,能够提高职工素质能力,导师将工作经验与技能传达给职工,实用性较强,职工在工作中可以直接应用,同时导师加强与职工的沟通,不仅帮助其提高工作技能,也帮助其参考个体职业生涯;其二,实现导师价值,有资质担任导师角色的往往是在企业中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职工,导师制能够促使其调动自身经验,实现最大价值;其三,导师制与其他人才培训模式相比,更具经济性。

3 企业新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新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导师认同性不高等问题,阻碍了人才培养效果的发挥,为了充分发挥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在实践中可参考下述方法。

3.1 基于思想观念层面的实践研究

导师与被培训人员思想认识对培养效果有重要影响。第一,企业管理者、人资部门应当深化对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提高对该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企业在对培训部门进行培训时可以加强对该人才培养模式讲解,让具备导师资质的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第二,企业应当结合发展实际培养专门导师管理者,导师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素质,不仅要熟悉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模式,了解企业人资管理模式,熟悉公司规章制度,能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进行创新,还需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将管理知识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为企业发展提供助益;第三,企业除了要促进管理者与人资部门顺利正确思想意识,还应当加强企业普通职工对该培养模式的认识,促使其积极配合企业工作,对培训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3.2 基于导师选择工作的实践研究

导师制人才培训模式有效落实,主要关系到两方主体,即导师与参加培训的职工,想要充分发挥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从导师选择阶段就应当提高重视。培养效果的优劣与导师素质能力有直接关系,在选择导师时必须重视待选职工的价值观、工作能力与经验。首先,导师应当认同企业的价值观,真正投身于企业建设中,才能保证参与培训的人员对企业的高度认同感与归属感,提高企业凝聚力;其次,导师制的关键就是让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卓越的职工带领工作经验不足的职工,导师能力越强,培训效果越好。因此,在选择导师时应当以企业骨干职工为主;最后,应当确保导师具有传达与讲授技能、知识的能力,将自身经验与知识技能教授给参与培训的职工,并能以合理的方式、科学的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参与培训的职工的知识技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3.3 基于改进激励制度的实践研究

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应用的关键不仅在于提高职工素质能力,同样关系到提高职工薪资待遇。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基于该模式的激励制度,提高导师与参与培训职工的积极性,收获更大的培训成果。关于激励制度的构建,可以将其与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相整合,企业应当完善薪资福利制度,公开考量参与培训职工的工作能力,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可以设置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两种形式,根据个体差异性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另外,企业还应当建立一个激励体系,提高导师与职工评价的科学性,从而明确具体利益收入等。体系构建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设置激励考核网络系统,将考评标准上传到网络上,供职工了解与监督,提高考核的透明度,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

3.4 基于開展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

企业新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可以应用在对企业招聘的新职工与有发展潜力的职工进行考核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应用。企业选择优秀的导师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率先到校培养学生,促使学生到企业工作后能够顺利与企业文化、价值接轨。可以从下述两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导师到学校上专业技能课程,将企业经营模式融入课堂中,构建企业工作情景,培养学生岗位所需的应用能力;二是学生就业指导,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职工通过讲座或指导课程的方式向学生讲授企业制度,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对企业有全面了解,促进学生毕业即可就业[2]。

5 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新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应用对企业长远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导师制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职工工作能力、知识均有质的提高,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也更强。因此,在实践中企业应当首先做好导师选择工作,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注重改良培养策略,不断为企业输入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国伟.“企业导师制”在烹饪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研究——以杭州友好饭店为例[J].现代食品,2018(17):24-26.

[2]简碧园.“企业导师制”在高职院校IT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实践[J].电脑与电信,2017(06):10-11+14.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