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答错题 启迪人生

2019-03-18叶杭来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基础学科,同一个题目有多种解题方法,致使解题难,而命题更难。通过对本校模拟错题的分析,检验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解题能力,同时,还明白了人生哲理:要想在挑战和绝望中赢得转机,就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有信心去迎接挑战和绝望。

关键词:数学错题;从形和方程的角度解答;启迪人生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基础学科,由于同一个题目有多种解题方法,致使命题者增加了难度,真可谓:解题难,而命题更难。通过对本校第一次模拟试题的分析,发现其中一个解答题,系命题者考虑不周,而留给本文探讨的好题目。

一、 命题内容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边长分别为a,b,c,已知a2-c2=2b,且sinAcosC=3cosAsinC。

(一) 求b的值;

(二) 若B=π4,S为△ABC的面积,求S+82·cosAcosC的取值范围。

二、 分析解答

(一) b=4(解题过程略);

(二) 这一小题,既可从形的角度来分析解答,也可从方程的角度进行分析解答。

1. 由形入手进行分析解答:

∵S=12b2sinA·sinCsinB=82sinAsinC,又A+C=34π,∴0

∴S+82cosAcosC=82sinAsinC+82cosAcosC=82cos(A-C)=82cos2A-34π,而-3π4<2A-34π<3π4,∴S+82cosAcosC∈(-8,82].

此小题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常规的题型,比较平常,用常规的思路解题,没有任何悬念。但运用所学的知识,仔细进行分析,发现隐含着我们未曾注意到的知识点:

题中的sinAcosC=3cosAsinC,可由正弦定理化为acosC=3ccosA,∴A,C都为锐角,这给本小题增加了限制条件,角A,C的范围应重新计算,∴0

分析到这里,挖掘到上面这样一个隐含条件,笔者缓缓舒了一口气。“行百里者半九十”,再接再厉,继续分析,a2-c2=2b,是否也会隐含什么?笔者又有了新的發现:

a2-c2=2b>0,∴A>C,∴A>34π-A,即38π

根据题中的条件a2-c2=2b,作右图:以AC为x轴,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2,0),C(2,0).

设B(x,y),∴a2-c2=BC2-AB2=(x-2)2+y2-(x+2)2-y2=-8x=8,

∴x=-1,这样,得到点B在直线x=-1上,又B=π4,所以点B是一个定点,从而可知,题中的S+82·cosAcosC是一个定值。(惊讶否?)

大家也可以这样来看B点的轨迹:∵B=π4,

所以点B在以M为圆心的圆上,∠AMC=90°,

又AC=4,A(-2,0),C(2,0),∴圆M的方程为x+(y-2)2=8,

∵根据正弦定理,可将sinAcosC=3cosAsinC化为acosC=3ccosA,

由此可知,点B在x轴上的投影点为-1,再在圆方程x+(y-2)2=8中取x=-1,可得

y=7+2,∴B(-1,7+2),也就是说,点B的位置是确定的,从而可知,角A,C是定值,S+82cosAcosC也是一个定值。S+82cosAcosC是定值,证明如下:

由上可知AB=(7+2)2+1=23+7,

∴cosA=123+7,sinA=7+223+7.

同理:sinC=7+225+7,cosC=325+7

∴S+82cosAcosC=82(sinAsinC+cosAcosC)=4(7+27)11+47

2. 从方程的角度进行分析解答:

∵a2-c2=8,又∵B=π4,由余弦定理得:16=a2+c2-2ac,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可知a,c是可以求出来的定值,进而知道,S+82cosAcosC是一个定值。

由16=a2+c2-2aca2-c2=8,得:a2+c2-2ac=2(a2-c2),即3c2-2ac-a2=0.

令ca=t,3t2-2t-1=0,∴t=2-146,t2=16+4736=4+79,∴a2=725-7=20+47,因边长a,c是定值,故角A,C也随之确定了(为定值),留下的就是对结果的计算了。

此题,是命题老师考虑不周所致,其结果虽不尽人意,但让笔者感到无比欣慰。它让笔者检验了所学的数学知识,锻炼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数学的解题水平。

此题虽是错题,但是一个能锻炼人思维的好题,它让人们明白如下道理:挑战和机遇并存,绝望和希望并存,但机遇和希望,都是留给有充分准备而信心十足的人。一个人如果平时不努力,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使碰到了机遇和希望,也将会因没有准备,而丧失良机和绝望叹息,更不可能在挑战和绝望中赢得转机。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的人,才有信心去迎接挑战,在绝望中看到曙光。

参考文献:

[1][美]G·波利亚,涂泓,冯承天译.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2]曹兵.高中数学难题新题精讲精练300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陈汝作,郑又宜.高中数学解题技巧[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2.

作者简介:

叶杭来,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三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