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诗词教学的生活化途径

2019-03-18范茂斌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新课程标准生活化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古诗词则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凝聚着我国民族千年的文化精华。古诗词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古诗词教学并不好教,虽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教学效果仍然差强人意。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如何加强初中古诗词教学,并提出生活化教学策略,希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生活化

学习古诗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但是部分教师认为古诗词过于高深,学生难以理解。其实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只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将晦涩难懂的古诗词,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体现生活教育理论,古诗词也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感受古诗词的奥妙与魅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探索优化古诗词教学内容,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

一、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品位诗意

大部分古诗词的创作时间与学生间隔几千年,而学生的知识经验尚且不足,所以学生难以全面认知,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所以教师应当积极有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体会生活,有助于拓展古诗词学习事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通过网络等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经历,有助于理解诗词中描绘的意境。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塞外雪景,诗中意象鲜明,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传诵古今的经典名句,要想引导学生了解这句诗的写作技巧与妙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增强对雪景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在冬天雪花飞舞、银装素裹景象,也可以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白雪皑皑的场景,有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透过古诗词文字想象冰天雪地的世界,以及作者们雪中饮酒相送的情景。展示相关视频和画面时,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认真体会感受,鼓励学生结合诗中的具体意境,浅谈自己的观察与体验。

二、 进行角色扮演,重现生活化教学内容

大部分古诗词都是诉说故事,其中承载着诗人的真挚情感,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将自己想象成诗人或者是诗中描绘的主人公,才能够联系上下文揣摩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从而起到良好的古诗词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如运用古诗词内容编排剧本,鼓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满足学生表演欲望的同时,能够将古诗词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例如,《石壕吏》一文描述的是石壕吏趁夜间捉人服兵役的事情,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残暴以及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吏呼一何怒”“老翁逾墙走”“犹得备晨炊”这些诗句展示出石壕吏与老妇的矛盾,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扮演凶神恶煞的县吏与凄苦悲凉的老妇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老妇的悲伤与愤懑之情与县吏的蛮横气势,通过角色扮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体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将文中含义引申,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够珍惜眼前生活,刻苦学习。

三、 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感悟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能够学以致用。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耀眼明珠,所以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诵读、理解古诗文词,更应当引导学生有效应用古诗词。例如,引导学生运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难以与亲朋好友团聚的心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对远别朋友的祝愿,“长风破浪会有时”来安慰考试失意的同学。所以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将古诗词应用于生活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诗词理解水平与应用能力。例如,《观沧海》曹操将观察到的大海借助想象的手法描述出来,不仅描绘了大海的磅礴,也抒发了个人的理想,部分学生在去海边时,虽然看到过大海的景象,但是却并未有所感想,或者是有所抒发,教师在讲解这篇古诗词后,可以进一步拓展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处环境的精彩景物予以描绘。又如,春天万物复苏,夏天有众多的鸟啼和虫鸣,秋天则有霜落之景,冬天则有银装素裹的磅礴。这就需要教师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探究生活中蕴藏的美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学会并善于应用古诗词描绘生活或进行情感体验,使学生加强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应用,这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与生活体验,从而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古诗词源于我们生活,所以在語文教学时,教师应当将古诗词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表现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最终加强学生古诗词学以致用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进一步创新生活化教学方法,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与情感体验,将古诗词与生活化教育有效融合,切实增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姚锦鸿.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微[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9):47-48.

[2]季鑫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师,2015(30):37.

[3]刘太华.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0):71.

[4]薛红文.古韵悠长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管窥[J].新课程导学,2016(9):5.

作者简介:

范茂斌,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新课程标准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