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

2019-03-18罗延英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规范化

摘 要:在现代化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虽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缺乏规范化。小学科学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提升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可以利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科学教学。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经常存在规范化及学科化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不符合实际教学要求。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弊端,对其规范化及学科化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规范化;学科化

小学科学虽然不是主要的教学科目,但是还是要求教师对其进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科的学习进行优化。教学设计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得教师明确教学重点,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强化。但是目前,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不太规范,并且难以体现学科特点。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强化教学设计工作的开展效用,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一、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弊端

虽然小学科学教学处于不断的改革过程中,但是其中还是存在较大的规范性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人格与性格特点。部分教师在对科学教学进行设计时,经常以教学方式以作业的布置为主。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缺乏学科特点,其自身对教材的了解程度较低,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背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缺乏沟通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对科学课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更新,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小学科学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师在开展学科设计时,忽视了这部分的教学。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及学科化都难以体现。所以,教师需要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进行明确,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提高教学设计规范化和学科化。

二、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与学科化

(一) 做好前期设计

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做好前期设计工作,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并且对教学形式进行分析。虽然我国对规范性教学设计的研究程度不足,但是还是能够借鉴国外的成功教学案例增强教学设计效用。在开展前期设计工作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针对其不同的学习基础及思维形式设计出存在差异的教学形式。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主要在于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能力,结合教学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而教学设计的学科化主要需要在明确学科教学目的的基础上,体现学科特点。在对小学科学教学进行前期设计时,教师就要注重设计方案的规范性。教师不仅要掌握全面的学科知识内容,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明确教学重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寻找到学科特点。教师需要在前期设计中,体现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要培养自身的规范性与学科性设计能力。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形式与内容的过程中,自身的能力表现不足,因此,就需要强化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充分掌握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达到教学设计规范性,使得科学教学能够按照设计内容开展。

(二) 引进探究性课堂学习

小学科学教材本身就是具备较强的探究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对某一课题表现出较大的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工作时,就需要引进探究性课堂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比如:在开展《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对植物的生长需求进行分析。学生要了解教材内容,然后借助课外资料完善课堂探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活跃课堂氛围,这是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学科需求,也是使得课堂教学更加规范的一种方式。在对植物的生长变化进行探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教学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引导其解决相关疑惑。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探究活动,让其在自然界中对植物的生长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而不是在培养基中观察一株固定的植物。这种方式是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形式,符合学科性设计要求。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教学指导资料的充分性,使得设计更加规范。

(三) 重视实践性教学

实践教学的设计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在实际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实践教学课题进行设计,使得学科化教学充分体现。比如:在开展《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的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对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及表现进行分析,将其纳入教学方案中。小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经常会被其中的理论知识混淆,甚至部分学生会对理论学习产生一定的厌倦情绪,导致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重视实践性教学,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及心理特点,使得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契合。在对上述课题进行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静电现象进行讲述,还可以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教师还能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这种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用。

三、 结语

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需要明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融入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前期设计工作,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设计步伐进行学习。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使得小学科学教学特点得以体现,强化教学实际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黄晓,孙丽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和学科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2]崔莹.小学科学规范化教学设计探究[J].才智,2017(1).

[3]冯金龙.探究小学科学规范化教学设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4]唐新玥.如何实现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儿童大世界月刊,2016(4).

作者简介:

罗延英,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汇川区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规范化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运行探讨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