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华章:良好习惯始于养成教育

2019-03-18小单

现代家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习惯家长孩子

小单

【于华章简介】

儿童养成教育领域的著名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养成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副组长,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是儿童习惯养成教育、教育信息化、家庭教育等。主持或参与了全国妇联、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等多项重点研究课题,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开展了“养成教育教导员”职业培训项目,出版了8本共150余万字的《养成教育丛书》和1部《感知觉统合无器械训练》专著。

于华章先生是儿童养成教育领域的专家。他不仅对养成教育理论有突出贡献,而且勤于实践,摸索出“好习惯银行”等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养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哪些作用?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日前,本刊特约记者带着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于华章先生。

什么是养成教育?

记者(以下简称记):十年来,您一直致力于养成教育的研究和普及,使得养成教育成为越来越被接受的理念,着实令人敬佩。请问,养成教育究竟指的是什么?

于华章(以下简称于):传统意义上的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儿童良好习惯。良好习惯主要包括道德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智慧性习惯等。现代意义上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更大的概念,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内容,还包括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孩子的知、情、意、行,注重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的养成。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养成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

记:是什么机缘把您和养成教育联系到了一起?又是什么鼓舞您埋头研究、推广养成教育?

于:我之所以专注于儿童养成教育研究,与我的成长和工作经历有关。2002年,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我开始从事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在此过程中,我走访、调研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幼儿园,深刻感受到养成教育对学生成长、家庭和睦、学校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也发现,虽然老师和家长都知道“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成就大未来”这些道理,但是大部分老师和家长并不清楚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因为儿童坏习惯的矫正和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困难、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养成教育是一门学问,值得每位老师和家长去學习,值得深入研究。于是从2007年开始,我和教育专家、养成教育理论奠基人关鸿羽教授开始了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工作。

十年间,我在数百所学校中开展了130余项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和实践,并与关鸿羽教授合作出版了《养成教育丛书》。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养成教育的测试、内容和途径,如何对孩子进行习惯训练和引导,如何与孩子高效而有艺术地沟通,如何预防和纠正孩子的马虎、磨蹭、不专心等问题,如何培养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等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习惯和创造力、观察习惯和观察力、思维习惯和思维力等。这些理论和实践方法都是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需要的。

行为问题是病吗?

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问题儿童”似乎越来越多,问题行为更是五花八门,令家长防不胜防。作为养成教育专家,您认为孩子的这些问题行为是否属于病态?

于: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孩子存在比较严重的行为问题,如多动、马虎、磨蹭、专注力差、挑食偏食等。同时还存在一些心理和能力问题,如反应迟钝、协调性差、记忆力差、语言表达差、理解力差、自我封闭等。性格也会出现问题,如脾气倔、爱哭闹、强词夺理、胆小黏人、没有耐心、焦虑、交际能力差等。这部分孩子的习惯养成相对比较困难,调整周期很长,因为他们的问题不是单纯的习惯问题。很多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没发现问题,从而使家长误认为上述表现都属于孩子的特有性格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被医院误诊为疑似多动或疑似自闭,使用药物干预,而药物治疗效果也不明显,甚至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绝大部分老师和家长对此束手无策。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的孩子都有着强烈的向好心理,他们也想有好习惯,更想得到同伴、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却往往身不由己、力不从心。

看到这些孩子的处境,我和研究伙伴非常着急。为了能彻底搞清楚并解决这部分孩子养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在2008年和教育心理界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项研究。结果显示:孩子的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感知觉统合失调造成的,并不是病症,因此医院是无法检查出来的,只能通过游戏训练予以解决。

记:您能否概述一下感知觉统合理论的内涵?

于:感知觉统合理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斯于1969年首先提出,1972年形成了系统理论。具体来说,感觉是对事物信息的收集、储存,知觉是对事物进行解释、加工的过程;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而知觉则是对整体性的认识;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在干预手段上,感知觉统合主要采用器械训练,比较适合6岁以前的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如果单纯采用器械训练,忽略了心理学的融合和思维的训练,很难产生良好效果。

记:那么,感知觉统合的好与不好,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

于:相对而言,感知觉统合良好的孩子,更加积极、乐观、阳光、充满自信,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速度很快;而感知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专注力,严重影响其学习能力和性格发展。

记:感知觉统合失调可以矫正吗?

于:我和研究伙伴通过对3000余个适龄儿童的样本研究,经过反复实践、论证,将感觉统合理论提升为感知觉统合理论,将传统的器械训练变成无器械训练,总结出近300种感知觉统合无器械训练方法。其中约100种个体及小团体训练法,100种团体训练法,并将训练的有效年龄从6岁扩展到12岁甚至是15岁。实践证明,通过这些专业的游戏训练,可以快速排除儿童的某些感知觉统合障碍,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记:您能否讲得详细一点,让家长对感知觉统合有更具体的了解?

于:好的。养成教育的基础就是对孩子的心理、认知和行为发展有深入了解,尤其是对感知觉统合理论有了解,这样有助于弄明白孩子行为问题的背后,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比如,视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容易粗心马虎,很难养成细心的好习惯;触觉敏感的孩子黏人、胆小、偏食、脾气暴躁、缺乏自信;前庭觉失调的孩子经常弄乱东西,交际能力不好,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本体感失调的孩子生活中不知道危险,笨手笨脚,走路容易跌倒,语言表达能力差,阅读和理解困难;听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容易充耳不闻、过耳不入,经常好像没听见或忘记大人说的话;等等。更具体的,希望家长朋友们通过图书和网络媒体进一步了解,不再详述。

良好习惯咋培养?

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长越来越意识到孩子的习惯养成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但是很多家长不太清楚如何系统全面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方面,您有什么破解办法吗?

于:首先,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其次,家长要对养成教育理论有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掌握科学的方法,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再次,有了完备的理论和科学具体的方法,还要借助新技术来更好地实现。

記:早就听说您开发的“好习惯银行”APP,请详细谈一谈吧。

于: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手机APP软件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儿童的习惯培养这个领域,国内外尚无一款专业的儿童习惯养成管理工具软件,其原因就是因为习惯养成是一个需要因材施教,而且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它不是模式化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学术基础和实验数据积累,是很难做出这样的一款软件的。针对此种情况,2016年我向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提出申请,获准立项了“互联网+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品质提升试验研究”课题项目,并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的主要目标就是研发一款可供老师、家长、学生使用的好习惯养成管理工具。

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论述优良习惯对人一生的意义时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人在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中小学、幼儿园就是孩子们的人生银行,分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孩子存储将来发展所需要的品格、能力和习惯,所以这款APP软件的名字就被形象地确定为“好习惯银行”。

记:既然叫银行,就应该有储蓄、消费功能,具体怎么操作呢?

于:从2007年起,我们开始与一些学校合作,以银行的模式探索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学生有自己的好习惯银行卡或者存折,可以用里面的积分在校园超市里消费,或兑换其他形式的奖励。这一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模式得到广泛认可。

记:家长也能使用“好习惯银行”吗?

于:好习惯银行分为教师版、家长版和学生版,功能强大而丰富。对教师来说,不增加教师工作量,是班级管理的金钥匙;对家长来说,可以绑定学校为学生创建的习惯银行卡,和学校一起管理孩子的各类习惯,家长也可自主为孩子创建一张家庭习惯银行卡,通过制订家庭公约,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对学生来说,系统设置了丰富的习惯币兑换和激励机制,奖品有免写作业、免考试、免费夏令营、免费出国研学、免费的学习用品等。此外,好习惯银行系统还有习惯币存储计息、信用额度内贷款等合理且有趣的机制,还内置了通知、作业、考勤、智能课表等家校沟通模块,可大大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记:人们常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您的养成教育理论支持这一说法吗?

于: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显示,在中国这一时间至少需要两倍,即42天。这还是在老师、家长共同培养的理想情况下。

记:家校合作一直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难题,好习惯银行对于解决这一难题有何妙招?

于:孩子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校合作。好习惯储蓄银行通过3种机制,解决家校合作难题。首先,好习惯储蓄银行设立了账号绑定机制,家长可以和孩子的账号绑定,孩子在学校获得的好习惯储蓄会实时通知家长,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变化。其次,银行增设了家长确认权限。家长接到孩子的某个好习惯储蓄通知后,如果觉得孩子的这一习惯在家中的表现并不好,可不予确认。如果三天内孩子的表现还没有改观,系统将会每天扣除一定比例的成长值。实现了家长与老师共同监督约束孩子,形成有效的家校互动。最后,家长可以设置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习惯培养目标。将孩子最欠缺的好习惯设置成目标,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纳入学校的总体储蓄系统,实现家校全时段习惯培养。

记:这么说,好习惯银行提供了一个数据化的评价标准,有望打破学习成绩一言堂的落后局面。

于:没错!好习惯储蓄银行以习惯作为学生评价标准,有助于实现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在学校,尤其是小学阶段,孩子的好成绩不代表他以后真的能成才。仅以分数来评价,对于成绩好或不好的学生都不公平:对于成绩好的孩子,分数一俊遮百丑,可能使老师和家长忽略了孩子道德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对于成绩暂时不好的孩子,分数评价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记:那么,好习惯与好成绩有没有关系呢?

于:当然有!孩子的习惯变好了,他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提升,这是经过参与我们课题研究的学校实践证实的,毋庸置疑。这正是好习惯储蓄银行的公益价值和社会价值所在。

记:使用好习惯银行需要付费吗?

于:至2017年5月18日,好习惯银行已升级至2.1版,一直免费提供给学校使用,申请使用的学校近300所,试验区也正在推进中。

记:感谢您和您的研究团队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习惯家长孩子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家长错了
好习惯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