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到《悲伤逆流成河》: 大好青春不应该被辜负
2019-03-18崔丽菲
崔丽菲
最近上映的两部青春成长电影《狗十三》和《悲伤逆流成河》,虽然反映的主题不同,一个关注校园霸凌,一个直面孩子成长,但同样无法忽视的是所有悲剧的产生,一定与原生家庭脱不了关系。而家长最应该学会的第一课,就是在适当的时机放手,不以自己的标准定义孩子的成长,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并进入他们的世界。
《狗十三》:催熟的孩子只是“假大人”
青春片《狗十三》围绕着“两条狗”的去留,讲述了少女李玩青春期的成长蜕变故事,也深刻地揭示了一段普遍存在的家庭关系。
父母离异后,李玩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再婚重组家庭,并且很快有了儿子。为了弥补女儿,父親特意买了一条狗送给李玩。李玩对待狗从最初的冷漠变成了后来的形影不离,痴迷物理的她甚至给狗取名叫“爱因斯坦”,与它同吃同睡,互相为伴。李玩对这只孤独无助小生命的照顾,何尝不是对“另一个”自己的爱护与陪伴。她热爱物理却被家人老师逼着加入英语兴趣小组,爷爷奶奶爱她却不懂她,爸爸妈妈各有家庭却独独没有给她归宿,成长中的孤单在这种“相依为命”中得到慰藉。
只是平淡的日子被“爱因斯坦”的走失打乱,李玩近乎疯狂的反应得不到理解,得来的只是责骂。为了寻找狗,爷爷受伤,奶奶走失,父亲暴怒……最后,李玩在父亲的拳打脚踢下,完成自己的成人礼,咬唇含泪从“不懂事”变为“很懂事”,在一夜间妥协于父亲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之后,李玩开始默默接受和遵循大人的意志成长:聚会上向父亲的合作伙伴敬酒;看天文展的计划因父亲应酬而延期也不再哭闹;第二只狗因为绝食死掉后,她极其冷静地对父亲说了声“谢谢”;聚会上面对长辈夹来的狗肉,她会静静地一口一口吃掉……
这样的生活看起来似乎一片祥和,李玩的父亲和大多数家长一般,以自己所认为的成功去标榜孩子的未来,那些好成绩、好工作、好未来……才是优秀孩子的人设。然而在这样的爱之下成长的李玩,为了迎合父母,抛却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学习、乖巧驯从。虽然这样成长的孩子后来得奖且成绩优秀,甚至有的十八武艺样样精通成为父母心目中的骄傲,可他们却也逐渐失去了生命中最难能可贵的东西,渐渐成为父亲乃至家庭的附属品。李玩看似长成为社会所接纳的样子,却只是“假大人”,并不是真正地长大。
《悲伤逆流成河》:没有光亮的家庭教不出阳光的孩子
另一个同样来自单亲家庭里的青春少女,是《悲伤逆流成河》中的易遥。父亲离开后,她和没有正式工作的母亲在拥挤、阴暗、没有阳光的弄堂里相依为命。生活的打压、邻里的白眼、客人的骚扰……母亲忙于生计,不仅不关心女儿的学习与成长,而且冷言冷语,只知道打骂,将女儿视作“赔钱货”,将自己生活的不快、命运的不公化作戾气,一并发泄到女儿身上。
在这样一个缺乏关爱与温暖的家庭中长大的易遥,是敏感脆弱的。没有新校服的她,在学校里是卑微软弱的存在,她处处抬不起头,只能在内心深处黑暗的角落中顾影自怜。
在阴霾笼罩中长大的易遥,察觉身体不舒服想去医院检查,非但没得到妈妈的关心,还惹来一顿猜忌、怀疑与责骂。所以,当她发现自己感染严重的性病没钱医治时,宁可跑去私人小诊所开药,也不愿向妈妈说出实情。后来,易遥在偷钱治病时被妈妈发现。得知她生病的妈妈还没有问明原因,就对她劈头盖脸地打骂一顿。
正是母亲的不耐烦,让她成为同学发泄的玩物。软弱的易遥在学校里,被大家排斥、疏远、捉弄,甚至遭到言语侮辱。在一次暴力欺凌中,心里极度自卑与受伤的她,选择了自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同一个弄堂、同一个班级的男同学齐铭。他学习成绩优异,是老师的宠儿,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这除了与他良好的家境有关,还因为他享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疼爱:每天早上出门前妈妈塞进包里的一瓶牛奶,还有与家人共享晚宴的温馨陪伴……这些都成为照亮齐铭生活的光。正如剧中易遥对齐铭吼出的:“不要因为你自己生活在光亮里,就觉得世界都是光亮的。”因为生活在灿烂的光亮中,齐铭才自信、阳光,他所看到的世界也明媚光亮。
故事的最后,易遥的妈妈发现女儿生病是因为自己,可是如若她平时对女儿多一丝关心,多一份照顾,为她树立一个好榜样,能够给女儿一个健康与正确的教育环境,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学会爱与被爱,才能不负青春
《狗十三》中,伴随两只狗的去留,原生家庭在李玩的内心深处狠狠地扎了一刀。第一只狗丢失时,继母找来一只同样的狗说是“爱因斯坦”。李玩识破后要扔掉狗,但是不光家里人指责她,连她信任的表姐都站在了家人一方劝她。其实,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继母,他们的初衷与父亲口中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一致。李玩的父亲,像绝大多数的父亲一样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负担全压在他的身上,忙于工作与应酬,虽以“爱”与“关心”的名义,却给不了孩子真正渴望的了解与陪伴。最后,李玩取得了好成绩,拿到了好名次,遇到麻烦不吵不闹,学会配合父亲完成成人世界的表演……可是,这样懂事的孩子还是孩子吗?这种懂事只是被家庭威权驯服的结果,这种“假大人”的成熟与年龄那么不相符。
《悲伤逆流成河》中,绝望的易遥其实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别人的家庭,不理解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对自己。只有当翻箱倒柜找到信封中妈妈藏的一堆整齐的零钱,得知那是妈妈为她攒的大学学费,她才知道妈妈是爱自己的。可是,那么多日月里,母女之间却鲜少坐下来交流。母亲不知道女儿在学校遭受多少殴打与侮辱,女儿也不知道母亲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如果母亲能够收敛起脾气,耐心地听女儿说完一句话,哪怕一丝丝的关爱,都能够照亮易遥心中的那片黑暗;哪怕一点点的温暖,都会慰藉一下她的抑郁情绪,而不至于让她最后因不堪重负而自杀。
比起物质满足,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与陪伴更珍贵。只有精神富足,才能让孩子学会爱与被爱,才不至于让他们隐藏最真的内心,在花季雨季的美好旅途中只学会孤独与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