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诚信教育意义

2019-03-18殷云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核心价值观意义

殷云峰

内容摘要:所谓核心价值观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基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诚信教育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促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關键词:核心价值观 诚信教育 意义

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认为,一个人的言行如果失去了诚信原则,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古人云“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也是炎黄子孙的至理家训。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之后,各学校也重视和加强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国外的诚信教育无论从公民的诚信意识,还是从政府立法来说都做得比我们领先。美国从幼儿园和小学起就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孩子在四五岁时是培养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重要时期,孩子的品性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因此在德国的青少年教育体系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家长要注重为孩子营造一个真诚的氛围;英国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有失诚信的现象,英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对欺诈事件的调查和曝光;日本的诚信教育几乎是贯穿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谎”,到学校里耳濡目染的是“诚实”二字,到公司里“诚信”几乎是普遍的经营理念。

一.基本概念

所谓核心价值观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诚信的内涵经历了一个由古及今的发展过程,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单音字构成。诚,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二义,一是本体特性之义:《礼记中庸》言“诚者,天之道也”。诚就是实际有,真实无妄的意思;二是德性之义:《礼记中庸》言:“诚之者,人之道也”。信,从外形结构上是人从言,讲物是言谈的真实性。信要义之一,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论语为政〉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为人要信实;信的要义之二,是完善人格须遵循的原则,《论语阳货》言:“子曰:‘能行五者天下为人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即信是修为人的五行之一;信的要义之三,是办事认真的态度,《论语学而》言:敬事而信。

诚信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全面了解诚信的内涵与意义,让受教育者加强对诚信的道德认识,形成诚信的道德情感,强化诚信的道德意志,并外化为诚信的道德行为,最终形成诚信人格和诚信世界观。

二.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诚信教育的意义

1.基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诚信教育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诚信教育是适合当前时代特征的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突破口。当前,自利、实用、短视、缺乏理想已经成为学生精神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诚信教育正是适应这一情况而为整个德育工作打开了一扇窗口。因为“诚信”作为人格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各种人群共同接受;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日益规范化,诚信已不仅是一个基本道德问题,它已日益成为一种社会资源,它是资本,是财富,是竞争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人们的经济运作中日渐成为迫切需要,有步骤地深化德育教育,对于构筑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化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中学生而言,诚信教育是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它是中学生自我实现的必然途径,诚信教育对他们道德人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基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诚信教育能够促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学生是社会最敏感的因素,一个学生影响这一个家庭,一个个家庭就是社会,因此,学生诚信品质及其核心价值的培育,会使社会这条大海泛起涟漪。对学校而言,中学生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石,切实有效的中学生诚信教育能优化学校教学环境,推动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而言,它为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和谐的外部环境及主体内部和谐的内心环境,它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重要手段。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诚信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8]GHB06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翟家所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核心价值观意义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