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学生差异 促进有效教学

2019-03-18郭烈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语文

郭烈萍

内容摘要: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促进有效教学,是分层教学的前提。本文从合理分层,因材施教;分层备课,关注差异;分层教学,多维互动;分层评价,因人而异四个方面结合实例谈一谈具体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差异发展 分层教学

新课改的推进,个性成长的倡导,孕育了差异发展的教学理念。差异发展教学的核心内涵是”从差异出发、为了差异发展而开展有差异的教学”。由于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分层教学方式便应运而生。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层面的教学,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被照顾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彰显自己的精彩。那么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呢,现将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总结如下:

一.合理分层,因材施教

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包括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鉴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分层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和课后与学生、家长的交谈来了解,也可以通过一阶段知识的考查来定量分析,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各种学习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把学生大致分为三层:基础差,反应慢,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高的基础层;基础中等,习惯较好,能完成学习任务,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中间层;基础好,学有余力,反应快,习惯好,学习兴趣高的优秀层。这三层人数分别占全班人数的20%、50%、30%左右,随着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优秀层学生所占的比例应有所增加,基础层、中间层学生所占的比例应有所减少。另外,分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个人档案,使分层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生对老师评价比较重视,教师的分层最好是隐性分层,换句话说,教师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没有必要对学生明示,以便产生分层的“贴标签”化,做到教育无痕,润物细无声。

二.分层备课,关注差异

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分层备课。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教学目标就是中心。只有把握这个中心,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就失去了方向。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上课前,教师有必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情,依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现状,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各层次学生尽可能地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再者教师还要注意激趣,备好如何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愉快。例如,苏教版六上语文习作4,请你任选一幅剪纸作品,仔细观察,并加以想象,完成一篇习作。分层教学目标体现在三个层次:1.欣赏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剪纸,能细致观察写出剪纸中人与物的动作神情(基础层);2.根据剪纸展开合理的想象,以剪纸中的人物为主角编故事,根据剪纸内容想象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中间层);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环境描写,把静止的画面想得动起来,丰富画面的内容,补充画面情节,做到文从字顺(优秀层)。这样调适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每名学生学有所得,逐步螺旋上升,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可见,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出适切的目标,让所有学生通过教学都有所学、有所得,逐步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递进,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

三.分层教学,多维互动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的关键。然而,不管你预设的多充分,做了多少精心的准备,教学过程中还是有许多的偶发事件,差异发展教学理论提出这些偶发因素是实现学生差异发展的珍贵资源,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住教学过程的偶发事件,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学生实施差异教学。例如在执教《姥姥的剪纸》(苏教版六上)一课时,引导学生感悟姥姥的“神”,第一问: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的剪纸技艺之“神”呢?学生找到“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第二问: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夸张的修辞手法)。第三问: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人物、植物、器物等)咱们能不能学着乡亲们的样子,來夸一夸姥姥的剪纸呢?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逐步深入,难度增大,根据实际选基础层、中间层、优秀层的学生来回答。其中,第三问难度较大,经过思考,不少优秀层学生举手,说得语言生动,而且能用相似的事物来夸姥姥。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有趣的表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基础层、中间层的学生也跃跃欲试,我及时发现,给他们发言的机会,“你姥姥神了,剪鱼像鱼,剪虾像虾,剪只鸭子会走路,剪只大鹅嘎嘎嘎”……一句句生动活泼的语言从孩子们口中表达出来。教师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点,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孩子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四.分层评价,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形式和标准。教师对基础层学生侧重表扬,中间层学生侧重鼓励,优秀层学生侧重促其发展,让每位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比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面,有的同学写作能力比较强,要鼓励他们更加开拓视野,选材新,立意高,语言表达生动有趣,要关注细节描写,指出他们努力的方向;而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更不应该批评指责,要引导他们多观察周边的事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如在评语写上“这次能正确使用成语,很不错”,“这次作文注意前后呼应了”,当然对有不足之处也要指出来,但一定注意学生的层次差别,要用恰如其分婉转的口气给予指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差异发展教学告诉我们,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成功体验非常重要,所以教师要多多激励学生。分层教学的目标就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符合自身情况的激励,从而实现全体的差异发展。总之,我们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评价绝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关注差异,利用好学生存在的差异,准确把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态,才能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精心引导课堂交流,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学活动中,使各层次学生均有所提高,最终达到实现教育面向全体的目标,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陈小映.小学语文之差异教学探讨[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3).

[3]王建梅.认知差异生成精彩课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漫谈[J].考试周刊,2013.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小学语文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