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教学的四个着力点
2019-03-18张鑫
张鑫
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入选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小说结尾借那位年轻人的口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这里的“他”指的显然是格斯拉弟弟。其实,小说中的格斯拉哥哥也做了顶好的靴子,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他常常是一带而过,甚至忽略。我觉得这个人物很值得去好好品味。
小说中涉及格拉斯哥哥的文字共有九處,可以把这些文字整合为以下内容:
他和弟弟合开着一家鞋店,“格斯拉兄弟”是共同品牌;他与弟弟很像,由于勤苦,所以在各方面比弟弟更瘦弱、苍白;他习惯于听弟弟的意见,常挂在嘴边的是“我要问问我的弟弟” ;他很老实,甚至暗地里也不责备人;他是好人,他会做好靴子;他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心里老是想不开;他的死让弟弟很悲伤,久久难以释怀。
进而我们可以概括出格斯拉哥哥主要的性格特点:勤苦老实、手足情重、手艺高超、朴实善良。至于格斯拉弟弟身上的平凡自尊、敬业执着、真诚正直等高尚的品质,显然格斯拉哥哥也具备,而且他也做了顶好的靴子。
因此,要真正地走进作家的心灵,准确完整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就必须要把握“哥哥”这个笔墨不多、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人物。基于此,我认为在小说的教学可以有以下四个着力点。
一、确定谁才是主人公
确定小说主人公有多种方法,万不可仅以笔墨多少而论。高考语文江苏卷曾经选过《候银匠》一文,其中候菊并不因为笔墨更多而取代侯银匠小说主人公的地位。文论界也有持“第二主人公”“双主人公”观点的。至于《品质》,我以为持“第二主人公”或“双主人公”的态度去分析文本、组织教学就更妥帖。
就篇幅而言,作家在格斯拉哥哥这个人物上投放的笔墨不多,但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而且人物形象所承载的品质更是独具分量。譬如,作为哥哥的他常挂在嘴边的“我要问问我的弟弟”那句极具个性特征的话语,表现出对弟弟的关怀与爱护;“我”的内心独白“晓得他很老实,甚至暗地里也不责备人”;弟弟口中的“他是好人,他会做好靴子”,以及他死后弟弟对他的久久难以释怀的情感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哥哥对弟弟有着深刻的影响,文中的“我”甚至直接跳到读者面前进行评价。总之,格斯拉哥哥值得我们好好读一读。
若是在课堂上设计一个“谁才是本文的主人公”的讨论环节,必定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会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二、正确认识详略与映鉴
全面地认识作者对人物详略有致的安排,才能感受到人物相互映鉴的美学特色。以《品质》为例,哥斯拉兄弟二人一起生活在20世纪初的伦敦(据本文写于1911年可推知)。他们经营着相同的鞋店,做着一样“顶好”的靴子,他们也一起遭受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的压榨,他们一样地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不会赶时髦,最后一样地悲惨死去。但他们又彼此有异,哥哥年长一些,显得更勤苦一些、老实一些;脾气上,弟弟原比哥哥更怪一些:“他迷恋”,“他的红胡根含讽带刺”。但读者只要把二人结合起来品味,就会发现弟弟即哥哥,哥哥亦即弟弟,两兄弟有别的只是外在的形象,而内在的品质却高度一致。在兄弟二人形象的互相映鉴之中,小说的主题也就更加凸显了。
三、细读细节进而读出精神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他提出“求甚解”的方法,一是把握文本内部思路,二是研究文本字句的细节。一部优秀的作品必定在细节之处见功夫、见精神,而某些重要的细节又恰恰流失于读者们的不经意间。就像读《品质》,我们时常习惯性地关注更显眼的格斯拉弟弟,而忽略不太显眼的哥哥,而哥哥的形象恰恰多通过“细节”展现。所以,我们品读文章要在观其大略、得其大概的基础上仔细地咀嚼细节,这样才能走进作家的精神世界,体味作品的真正价值。
四、多在学生的不经意之处驻足
罗晓军在《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一书中说:“解读小说,看情节不如看叙述。”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兴趣十足。因为精巧的情节常常很快就能吸引他们,当然这也是小说独特的文学魅力所在。经验告诉我们,小说浓墨重彩之处,学生很容易将其把握。所以在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我们不妨适当地把“重点”放一放,让学生自己去多动一动;把“重心”移一移,带领学生在那些以前不曾经意的地方多“踩一踩”。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主体性,又能(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