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招生黑幕拷问美国
2019-03-18王婉迪彭泽锋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王婉迪 本报记者 彭泽锋
这种情况完
全没在意,
毕竟运动员
的伤病无可
避免。但在
路格林母女(下)与部分涉案名校校徽 接下来的三。年中,这种
情况上演太多,很多人一看就是JV的水
平(高中二队)。很多真正有天赋的运动
员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
这场丑闻涉及的名校包括耶鲁、斯 “在招收特长生方面,这些涉案大
坦福、南加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难辞其咎。”在《纽约时报》看来,涉
乔治城大学、得克萨斯大学等。虽然许案的名校在认定特长生的资格时赋予教
多大学都声称自己是招生舞弊行为的受练过大的权力,只要教练向学校担保这
害者,但大部分媒体和公众认为这起事个学生的水平达到标准,学生就会被录
件揭露出美国高校招生程序中存在重大取,这成为名流和中介们的可乘之机。
的漏洞——运动队教练在招 据威廉透露,大学运动队教练
生方面的绝对话语权。 的权力确实很大,但这也视运
据美国CNBC披露, 动项目和校队在NCAA的竞
在大学运动队的招生过程 争力而定。“在大家都关注的
中,许多没有任何体育 热门项目,例如橄榄球、篮
特长的学生只要伪 球等,教练的权力和影响
造档案和贿赂教 力都很大,但迫于成绩压
练,就能堂而皇之 力,加上有教练组和项
地获得体育特长生 目运营方面的监督,反
的身份。在入学 而正规透明。而在相对
后,再凭借教练的 冷门、缺乏关注的项
关系,用各种理由 目,例如划船和击
逃避训练,不参加 剑,这些主教练恰恰
任何运动队的活动 有更多的可操作空
而享有名校学生的身 间。而这个‘黑洞
份。曾代表过美国常 已存在很长时间。”
青藤某高校征战大学
田径比赛的威廉(化
名)对《环球时报》记
者表示,“刚开始,我对
连日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招生舞弊案持续发酵,数十位富豪名流通过购买作弊服务、贿赂、伪造档案等方法,协同一些教育机构和大学运动队教练,将子女送进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据美国《洛杉矶时报》14日报道,目前已有50名涉案人员遭到联邦调查机构的起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称,这场丑闻加强了许多人长期以来的“信仰”:美国名校的招生程序是可以被富豪名流所操弄的。而随着丑闻曝光,美国的高校录取体系会出现转变吗?
“这是对美国大学录取系统的玩弄”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分析,案件之所以如此轰动,是因为很多涉案的家长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极强的经济实力,这其中就包括出演《欢乐满屋》的女演员路格林以及曾获奥斯卡提名的《绝望主妇》主演霍夫曼。而他们的孩子不管学习成绩如何、是否具备运动特长,负责提供“服务”的中介都能通过伪造档案将其包装成运动员,再与收受贿赂的大学运动队教练“内外串联”,拿到名校的录取名额。“讽刺的是,这两位女演员都凭借饰演的母亲角色而获得大众喜爱。未曾想到,在现实生活中,她们却是为将子女送入名校而不择手段的母亲。”这样的操作对子女来说真的好吗?
诚然,子女能拥有名校背景在许多名流看来是帮助他们确立社会地位的捷径,但透过如此不正当的操作,不仅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声誉,还忽视子女对于堂堂正正做人和接受挫折教育的权利。负责办案的FBI调查人员称:“这不是简单的富豪子女捐楼入学,而是对美国大学录取系统的玩弄。”在《洛杉矶时报》看来,这些涉案的社会名流的此番行为也给子女们提供了一个最坏的示范。报道称,“尽管目前尚未提出要对这些名流的孩子们提
起诉讼, 但他们未来该如何在校园里面对同学们质疑的眼光?”
名校教练的权力究竟有多大
这场丑闻涉及的名校包括耶鲁、斯坦福、南加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乔治城大学、得克萨斯大学等。虽然许
多大学都声称自己是招生舞弊行为的受害者,但大部分媒体和公众认为这起事件揭露出美国高校招生程序中存在重大
的漏洞——运动队教练在招生方面的绝对话语权。
据美国CNBC 披露,在大学运动队的招生过程中,许多没有任何体育特长的学生只要伪造档案和贿赂教练,就能堂而皇之地获得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在入学后,再凭借教练的关系,用各种理由逃避训练,不参加任何运动队的活动
而享有名校学生的身份。曾代表过美国常青藤某高校征战大学田径比赛的威廉( 化名) 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刚开始,我对这种情况完全没在意,毕竟运动员的伤病无可避免。但在接下来的三年中, 这种情况上演太多,很多人一看就是JV的水平(高中二队)。很多真正有天赋的运动员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
“在招收特长生方面,这些涉案大学难辞其咎。”在《纽约时报》看来,涉案的名校在认定特长生的资格时赋予教练过大的权力,只要教练向学校担保这个学生的水平达到标准,学生就会被录取,这成为名流和中介们的可乘之机。据威廉透露,大学运动队教练的权力确实很大,但这也视运动项目和校队在NCAA 的竞争力而定。“在大家都关注的热门项目,例如橄榄球、篮
球等,教练的权力和影响力都很大,但迫于成绩压力,加上有教练组和项目运营方面的监督,反而正规透明。而在相对冷门、缺乏关注的项目, 例如划船和击剑,这些主教练恰恰有更多的可操作空间。而这个‘黑洞已存在很长时间。”
一场阵痛能否带来教育公平?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5日报道,在案件揭露后的第二天,南加大、斯坦福、哈佛等所名校已被多名学生以“违反提供平等的录取机会”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多位教育界人士看来,美国高校首先应反思他们的对运动队教练和招生人员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监管。这场持续八年之久的舞弊案显示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名校的数任主管都没能发现招收特长生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其次,学校对学生的档案缺乏认真严谨的审查、对特长生也未进行公开公正的测试。诚然,一所学校无法对成千上万的申请者所提交的所有材料都做到滴水不漏的核实,但事实显示,即使学生在非常容易查证的信息上作假——如虚假的美国网球协会排名,许多大学都没有去查实,这也是对诚信学生的极大不尊重。最后,学校应考虑将发现作弊和造假的学生开除学籍,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子女对父母行贿造假等行为并不知情,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子女本人也积极参与其中,而他们显然违反了学校的诚信规定。
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称,在这一案件中所受害的学生——真正合格却没能被录取——应该得到一定的补偿。一位美国家长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为了子女的前程和自己的虚荣心,越来越多美国父母成为“直升机式家长”——指无论子女是否需要,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监视和干涉子女的人生,甚至为子女的教育问题不惜犯罪。希望此案件之后,家长和大学都能学到教训,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透明的学习竞争环境。
“前不久,一位商学院的教授说我们中国学生是靠作弊进入马里兰大学的。如今看来,这样的歧视性言论是如此的讽刺。”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就读的张同学表示,尽管这场名流舞弊案的揭发能为招生体系带来反思与阵痛,但若根植于招生官、教授以及美国社会的歧视性思想不除,教育不公平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