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

2019-03-18李隆基练紫君李鑫莹黎红良

广东蚕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石阡县民俗文化民俗

李隆基 冉 鑫 练紫君 李鑫莹 黎红良

(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大连 116600)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是我国欠发达地区之一。尽管石阡县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武陵山南支脉贯穿全县地势倾斜,但其文化资源却很丰富。有建筑风格特别的尧上民族文化村、有自然风光佛顶山、有重点保护单位府文庙等等,这些都为石阡县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连接提供了可能性。

1 石阡县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1.1 政府缺少规划

文化产业对于石阡县来讲是后起的产业结构,所以在整体发展规划上,对于文化产业的规划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层面都缺少规划,这也阻碍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1.2 缺少民俗文化产业集群

石阡县地形多以山地为主,陡峭的地形阻碍了各个地区的联系,所以文化产业集群很难建立。有的地方有文化资源要素,但是缺少市场,有的地方有资金来源但是缺少人才,加上地势复杂导致的交通阻塞,所以民俗文化的发展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

1.3 互联网技术利用不到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地区都乘着互联网的快车,将一些偏远的地区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网红打卡地”,这种营销方式确实为它们带去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石阡县的发展方式比较传统,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大力宣传地方特色,石阡县不具备全国知名度,其他省份的群众对石阡县的了解知之甚少,所以不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是石阡县发展的弊端。

1.4 文化体制机制落后

文化机制是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理清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石阡县的文化体制机制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必然要阻碍文化的发展。

2 石阡县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策略

2.1 政府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要将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首先,石阡县委县政府应该基于石阡县的自身发展情况在宏观层面上制定发展规划,并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出台细化的方针政策。要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比如对于石阡县的自然风景“佛顶山”来讲,应该将其特色风景宣传出去,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水青树、香果树、伯乐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灵猫、穿山甲等等,这些都是“佛顶山”的特色之处,在大力宣传的同时,要做好保护措施。在这一带的群众,他们依山傍水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所以可以将自然资源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同时不要忘记: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干预,如果过度就会导致生态失衡,对于国家以及世界都是一种损失,所以政府要考虑全面,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做好保护措施。

2.2 构建民俗文化产业集群

由于地势的阻碍使得石阡县各个地区联系不那么密切,但是构建文化产业集群对各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个地区都有自身的优势,比如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市场优势,要将这些聚集起来,有效利用。比如石阡县的乡村旅游发展,要把它们构建成专业化的乡村旅游产业,服务体系要健全,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2.3 利用互联网,大力宣传石阡县

政策要面对时代变化而变动,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制定出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比如,石阡县积极参加贵州省的博览会: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等等,通过这些博览会将石阡县的民俗文化推广出去,加大广大群众对石阡县的了解;也可以开通短视频 APP账号,将石阡县的毛龙、茶灯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播出去,也可以将石阡县的各种美食:神仙豆腐、红心李等推广出去,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总之,就是利用互联网现代技术,为石阡县做宣传,把石阡县推广出去。

2.4 民俗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

将民俗文化产业纳入石阡县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去,提高民俗文化产业的地位。有了政府的帮扶,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有了一个发展后盾,有了一个保障。创新性的文化机制,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适合的政策、符合时代主题的发展策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形成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状态相适应的文化体制,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2.5 加强民俗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

石阡县的民俗文化具有特色性,所以对于人员的培养要根据石阡县的实际文化情况来看,因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推动民俗文化发展的关键。

3 小结

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既能促进民俗文化的复兴,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政府的领导构建文化产业群、利用互联网技术等,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保护中开发石阡县的民俗资源。

猜你喜欢

石阡县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