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共情助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2019-03-18古丽珠玛解肯

成功 2019年6期
关键词:共情辅导员民族

李 波 古丽珠玛 解肯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杭州 310034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困惑

少数民族大学生(以下简称民族生)是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未来民族干部的储备力量。培养教育好民族生,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我国教育和民族工作的重要环节和交汇领域,民族生的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解决民族生经济基础薄弱、学业基础差等现状,国家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以扶持民族生的教育。各大高校也高度重视民族生管理这一课题,深入落实新形势下对学生管理的要求,不断探索更专业更有效的教育模式。但由于民族生在饮食、文化、信仰上的独特性,使得民族生的管理需要更大精力的投入。由于多数高校管理者对民族文化的不甚了解,使得管理的针对性不强,成效并不明显。如何提高民族生管理的有效性,已成为一线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以生为本”是诺丁斯关爱伦理与教育的结合,也是近些年推崇的教育管理理念,它提倡教师如果能从学生角度出发,真正关爱学生,便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标。但令许多辅导员感到困惑的是,“以生为本”理念放到民族生身上似乎就没那么管用了,明明对他们事事关心,处处照顾,投入了大量精力,为什么效果会打折扣,有时反而适得其反?是民族学生感情淡漠,还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不够精准?

若干针对关爱行为的研究都显示,关爱行为包含了多层次心理因素。如孙炳海在其针对教师关爱行为的研究中将关爱行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因素:尽责性、接纳性与可依性。尽责性由律己与负责组成,指教师工作尽心尽力,以身作则;接纳性由理解与尊重-鼓励组成,指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可依性由亲和-助人与关注组成,指教师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乐于助人,和蔼可亲,让学生感到值得依赖。

对照上述三因素,在民族生管理上,尽责性是当前辅导员做得最好的一项,他们对工作的投入度有目共睹;接纳性是辅导员努力付出,切实希望实现的一项;可依性则是多数辅导员内心渴望却一时难以企及的部分。有研究将辅导员的可依性差归为年纪轻,阅历少,在学生中难以形成可依赖的形象。事实上,可依性应当建立在接纳性较好实现的基础上,只有当辅导员突破表象性的尊重与鼓励,真正从情感与想法层面接受学生后,学生才会有依恋的感情产生。所以,要实现民族生的可依性,首先需要解决如何从深层次理解和尊重他们。

二、文化共情助推民族生管理的理论分析

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上定义为共情。教师真诚地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能对学生的感受与想法进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体会与思考,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业与情感各方面的成长就是教师共情。从定义上可以看出,教师共情行为是提升接纳性的一个突破口。

根据共情点的不同,可以将共情分为情绪共情、认知共情、文化共情、社会共情等类别。其中,文化共情是这些年的研究热点。区别于传统共情强调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双向作用,文化共情涉及四个维度,即咨询双方以及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会造成个人对事物不同的理解。

一项针对内地就读的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测试显示,来到异地求学后,面对新的环境,民族生希望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的心理会异常强烈,文化上的表现则为对原民族文化心理的依存感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强化了。特别是处于陌生环境,他们会对本民族产生更加深厚的情感体验,使得在对待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方面表现得十分敏感,对于那些他们认为影响到本民族形象和地位的言论表现出反感情绪。这就是在老师眼中,民族生自尊心过强,爱抱团的表现。如果不能合理引导,狭隘的民族意识就可能导致尊重需求的异化,并引发极端行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民族认同可以提高归属感,可以缓冲受歧视后的消极心理反应。因此,对民族生进行管理时,如果能利用文化共情对语言、非言语的信息做出理解和反应,可以调制共情中的种族偏好,减轻学生受特殊对待的心理,快速增进双方的熟悉度,促进双方友好关系的建立。

三、文化共情助推民族生管理的实施办法

(一)以显性课程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

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具备跨文化敏感,要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相互交融提供条件,努力营造和睦共处、和谐发展的环境。可以邀请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或开设校际的民族文化选修课,用积极、正面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发现不同文化之美。可以支持优秀的民族生举办民族文化沙龙,用自己的故事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增进与同学之间的熟悉感。

教师是文化共情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念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自身的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应当主动学习其它民族的文化,培养自身了解、欣赏各民族文化的包容心态,尊重各民族在历史中创造的多彩的文化。在课堂教学时,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有意识地鼓励民族学发现他们民族文化中的闪光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辅导员或班主任前往民族生家乡进行家访,一方面更全面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也有助于在实地考察中增进对当地文化的认知,用情境熟悉度优化沟通的情境,实现与学生的文化共情。

(二)用隐性教育给民族学生提供多样的展示空间

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可以实现文化共情的隐性共情。有研究表明,群体共情中的文化共情强调站在对方文化的视角,比个体共情效果更为显著,可见运用校园文化可以达到良好的文化共情效果。

与民族大学不同,民族生在一般高校占比极少,针对这些少数人群的特定文化展示并不多见。但文化共情是交互的,无论处于哪类高校,民族生适应新环境、接受新文化的同时,都同样渴望有本民族文化的展现机会。对一般高校而言,可以通过设立民族文化墙或展示角,定期展示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产品来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

除了静态民族文化符号的展现,民族的语言、习俗、节日、传统等也都是民族传统文化,蕴念着民族内在价值取向。高校可以鼓励民族生成立民族协会,通过组织民族节庆活动,让民族生以主人翁姿态展现本民族的特色。既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归属感,又促进了各民族师生之间的文化融合,使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和睦相处。

对于民族生而言,就读于内地高校,是一个对内地文化的融合过程,不光是语言、生活环境的逐步适应,更多是文化心理的缓慢接受。因此,要做好民族生的教育工作,应当采用“渗入式”教育,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时都应优先考虑民族生的文化心理认同特点,从文化入手,用符合他们的认知心理的方式,在沟通与共享中增进彼此熟悉度,增加他们对外族成员的喜好程度,才能实现深度文化交融,由此推动教育工作的全面顺利展开。

猜你喜欢

共情辅导员民族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我们的民族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