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足球训练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因素探究
2019-03-18李俭
李 俭
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一、高校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因素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素质是人们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主要有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心理潜能、外部表现等方面构成。在高校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上也包括这些内容,高校足球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出发点在心理品质和心理特点,心理品质是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而来,而心理特点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品质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激发运动员积极的心理行为,主要表现在运动员能够积极训练;心理潜能是自我认识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品质上,从而实现进一步激发运动员的生理潜能,促使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求胜欲望、求知欲望,对于足球运动来说特别重要;心理素质的外部表现主要是指所有的心理素质趋势运动员的行为,包括运动员对足球、训练的兴趣,更是判断高校足球运动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1]。
在高校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因素上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先天形成的心理素质和后天形成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校足球训练会受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影响,并对训练结果有着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全面认识到心理素质因素的重要性,充分研究每一位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然后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培养足球运动心理素质。
二、高校足球训练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措施
(一)培养足球运动具备良好的足球意识
俗话说得好意识决定行为,所以在高校足球训练前,首先要让学生具备足球意识,然后才能确保足球运动能够积极参与到足球训练中[2]。第一,加强足球运动员对足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了解足球的发展历程,以及足球相关的赛事。第二,让足球运动员意识到足球比赛的重要性,包括足球团队的重要性,足球运动项目是一个团队的运动项目,而不是某个人的运动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只有保证足球运动员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足球运动项目的意义。
(二)端正对训练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起,所以在高校足球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必须要时刻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确保足球训练的有效性,实现足球训练的目的[3]。那么足球运动员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认识自我、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还需要教师不断培养运动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训练,让运动在训练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心态的重要性,从而实现自我调节,掌握自己的训练心理状态。也可以在训练中,通过逐渐加大训练难度的方式,来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力,确保在今后的比赛中运动员能够应对自如。
(三)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和优质的心理品质
足球虽然是一项重要的体育项目,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包括在足球比赛中,面临着成功和失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必须要具备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意志力,只有这有才能在失败中不断成长。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必要时对运动员做好心理调节和心理疏导工作[4]。当然运动也可以自我调节,比如采取呼吸调整法、放松法和自我暗示法。只有这样足球运动员才会具备强大的心理,在今后的足球事业中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四)通过心理意识提高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到运动在比赛、训练过程中的状态,所以足球运动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及时缓解自己的紧张状态。那么就需要通过足球运动员的心理意识,不断提高足球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品质,确保足球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并解决我国足球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我国足球运动项目实现质的突破。
运动员心理素质因素对高校足球训练具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充分调动运动员对足球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增加运动员对足球的兴趣,对运动员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在高校足球训练中,必须要培养足球运动具备良好的足球意识,培养运动员对训练的态度,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和优质的心理品质,提高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进足球运动员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