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实现“文道统一”的中学语文教学法

2019-03-18许成彻

成功 2019年6期
关键词:导语中学语文散文

许成彻

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学 福建泉州 362500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观之,为师之道重在既传授学生知识,又培养学生品德。而这种“文道统一”的教学目的在社会主义新形式的今天,有它全新的形式和内涵: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决定着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而语文课本身就具有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特点,所以结合自已以往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我总结出以下四种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法。

一、范文朗读感染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广泛,知识丰富,体裁多样,其中的文学作品占相当大的比例。书中典雅的诗句,脍炙人口,使人赏心悦目。如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笔下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胸襟;边塞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好想象。清新的散文,读来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如朱自清的美文作品《春》所描绘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图;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中雪后小山美景,读来都给人以美的感受。更有那篇篇小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如在眼前,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使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大凡读过鲁迅小说《故乡》的人,都不会忘记尖酸刻薄、爱占小便宜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还有那倍受压迫而变得麻木不仁的中年闰土形象;学了《我的叔叔于勒》,谁又不为小说家那巧妙而又富含嘲讽的情节构思拍手称快?所以,对于这些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教师要采用以情感人的朗读方式,使学生艺术上受感染,思想上受教育。

二、新授课导语入境教学法

(一)渲染课堂气氛式

此种方法也就是设计一种课前导语,能足以引起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让所有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的学习。记得在教臧克家的《有的人》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圣人’,那么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位‘圣人’的是谁呢?他就是大文豪鲁迅。伟大领袖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鲁迅,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他用他那锋利、泼辣、又有力的笔揭露黑暗,勾画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同时他又以对革命的满腔热情追求光明,扶持文学青年。作为一个文学家兼革命家的他,为文学革命事业耗尽了最后一滴血,真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啊!同学们,咱们今天就来学习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年所写的文章《有的人》。”通过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被鲁迅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革命精神所感染,然后就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本课的学习。

(二)设置悬念式

此种方式就是在导语中设计一些让学生急于想探索明白的问题,以激发他们学习课文兴趣的方法。例如在教《孔乙己》一课,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看过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这是表现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电影。看过此片,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不能不让我们潸然泪下,她的悲剧的产生理所当然的归咎于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社会。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他是一个悲剧形象,他的悲剧是在人们一阵阵笑声中发生的,他在人们取笑声中登上生活舞台,又在人们嘲笑声中扮演一个“读书不能算偷”的角色,最后在人们笑声中离开这个无情的世界。那你们一定会去想:“笑怎么会产生悲剧呢?””就这样一个问题,成为了学生开启本文思想宝库的金钥匙。

(三)引用诗文佳句式

使用此种方式主要是想通过引用一些诗文、佳句,使学生在接受新课前受到美的熏陶,以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比如,教朱自清的散文《春》,我们首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习了古往今来哪些绘春、赞春的诗文佳句?同学们自然会把以往学过的一些关于绘春、赞春之句回忆一番,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春意美的熏陶。

三、散文的以物喻人点睛教学法

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于这样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文章,如《荔枝蜜》、《白杨礼赞》、《爱莲说》等,确实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范文。比如,教《荔枝蜜》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文道统一”的关系,文中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对蜜蜂的变化;另一条是借物喻人。要引导学生领会小蜜蜂是勤劳、勇敢、乐于奉献的劳动人民的化身,劳动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从而激发学生要热爱劳动人民,敬畏劳动人民。

四、文言文的去伪存真教学法

特别对于中学文言文教学,由于作家思想、认识受当时社会环境所限,在其文章内容中的有精萃可取之处,亦有带着浓厚阶级烙印的地方。所以,在古文教学中,我们不能不分优劣,采用完全“拿来主义”,其后果不可避免地让学生感染上各种不健康的或剥削阶级思想毒素。咱们的态度是批判吸收。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诗句和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表现的超脱世俗的清高思想,都要引导学生批判吸收,汲其精华,剔除糟粕。

以上所介绍关于实现“文道统一”的教学四法,只是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薄认识,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相信在以后的“大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会越来越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导语中学语文散文
导语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