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资助精准化的有效路径探究
2019-03-18路成浩刘宇珊
路成浩,刘宇珊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1436)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之后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教育扶贫是中国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措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为贫困家庭子女创造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以此阻断贫困在代际之间的传递[1]。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落实教育扶贫的主要内容之一,而落实贫困大学生精准帮扶的第一步则是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第二步是形成“受助-育人-助人”的良性循环,这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1 开展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意义
1.1 精准资助有助于国家战略的实施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去已经脱贫的人口,许多其他因素导致返贫或致贫的现象层出不穷,所以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时间紧、任务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讲到:“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不能让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要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2018年12月在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作为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构建教育扶贫体系,打出了教育精准扶贫的“组合拳”,实施“九大精准工程”,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为全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行之有效的方案。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精准资助可以改变贫困家庭因受教育致贫的困局;通过精准施策、资助育人,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贫困家庭带来经济活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可见,高校资助工作精准化对进一步夯实扶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1.2 精准资助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走过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下,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根本途径,也是个人追求理想、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根本途径。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和条件区域不均衡,贫穷落后的农村和山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相对都较落后,贫困地区居民受教育的意识整体较低。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贫困,我们需要更精准的教育扶贫方案来为青少年提供公平的教育环境。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精准发力,务求实效。精准脱贫要坚持现行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攻坚力度,提高脱贫质量。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继续增加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人数,进一步发挥高校精准资助实效,保障贫困学生正常完成学业和提升就业能力。用好高等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让全国大、中、小学生都能有接受教育和接受好教育的平等机会,满足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1.3 精准资助有助于“扶志”、“扶智”的实现
教育扶贫攻坚工作打响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帮助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走出贫困。通过全国上下一心的努力,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部分通过扶贫政策摆脱贫困的贫困户没过多久又返贫了。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有些贫困家庭志向缺失,内心已经认定自己就是贫苦命,对国家扶贫政策滋生了“等、靠、要”的不良心态;有部分贫困家庭因为职业能力不足、创收能力不够,导致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高校资助工作要根据贫困生经济、志向、能力等情况,量体裁衣,制定合适匹配的精准资助方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上学费用问题;对志向缺失的贫困生进行专业的咨询和引导,帮助其重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之付出努力;针对能力匮乏的贫困生,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开展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增强贫困生的个人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原因,帮助贫困户自立、自强,从他助转化为自助。
2 高校实现精准资助存在的困境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政府相关部门、高校资助工作者、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脱贫攻坚战已见成效。高校资助体系不断发展,目前高校资助政策有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重大疾病帮扶、企业奖助学金、绿色通道等。日趋完善的资助政策为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资助方式和效率大幅提升,资助工作者科学资助育人的理念逐渐形成,资助工作流程逐渐规范,但高校资助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2.1 高校资助工作制度亟待精准设计
2.1.1专职队伍短缺导致精准资助对象偏差 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资助工作管理的通知要求,高校学生资助中心应按照1∶2500的比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但实际上与政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高校只配备了1-2名专职资助工作人员,学校的资助中心也只是作为学生处(部)的一个职能部门,甚至有的学校在学生组织中设立奖勤助贷部,将资助工作主要交给学生干部,导致资助对象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助学金的评选,因为名额较多,申请的学生也较多,对资助项目的管理不够精准,在评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倾向学生干部和成绩优异学生的现象,这与设立助学金的初衷产生了偏差。
2.1.2监督考核乏力导致精准资助成效甚微 高校资助工作中,资助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要确保学生资助工作更加精准、更富成效,对资助工作过程的监督和对资助工作人员的考核必不可少。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校还只是停留在资助的表面,把大量精力花费在各类资助项目的评选上;学校对资助工作人员的考核也是停留在资助项目评选过程是否公开、公平、公正,考核的内容过于单一,受助学生的精神和思想状态很少提及,对资助育人的实效也很少考核。考虑到贫困学生的隐私问题,很多学校在开展资助工作中淡化了群众监督,这不利于高校资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2.2 贫困学生数据库不精准
许多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愿递交证明材料,院系、学校逐层审核的方式进行。有些家庭因担心孩子申请贫困生会感到自卑而放弃了申请,也有些家庭想享受贫困生的优惠政策而填报虚假申请信息,这都导致了我们建立的贫困生数据库不精准。学生递交的申请一般是由家庭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但往往开具这些证明的工作人员因人情世故会疏于把关,或者缺乏对申请家庭的了解,导致交到学校的贫困材料可信度不高。学校收到申请材料后一般会通过班级初评、学院审核、学校复审的三级评选形式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省市,且申请人数多、地域广,资助工作者很难对这些申请学生进行详细的核查,所以导致贫困生认定结果的误差较大。高校家庭经济贫困生的申请一般是一年一次,数据库确定后再过一年才会更新,对于一些因为突发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临时困难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能及时进行贫困生申请。广东省高校自2018年开始试行通过资助管理系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填报的家庭信息统一进行认定,结果分为特殊困难、困难、一般困难、不困难四个级别,这种形式对贫困生的识别更加规范和科学,但是对学生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审核有待进一步完善。
2.3 资助偏于物质方面,精准“扶志”“扶智”不落地
高校贫困学生不仅面临着物质层面的贫困,还面临精神层面的贫困。一方面,高校资助工作者作为国家资助政策的执行者,在资助育人过程中主要是考虑如何将政策落实下去,多以物质资助为主,忽视了对受助者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为解决贫困生在学业上的经济负担,他们就能安心学习,更加发奋地成长成才。而事实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各类学生活动和竞赛中的整体表现并不是很好,不少贫困生因为成长环境贫困,在人际交往、心理素质、情感状态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因此仅仅通过简单的物质资助,而不帮助贫困生扫除成长成才道路上精神层面的障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很难自立自强。另一方面,资助对象作为国家资助政策的受益者,主体意识多元化。随着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和资助工作不断深化,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感恩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失,甚至在申请资助时弄虚作假,把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无偿资助当作理所应当,养成“等、靠、要”等依赖心理和行为惰性[2];有个别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毕业后故意失联,恶意拖欠贷款。原本各类资助项目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除大学学习阶段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但有一些学生把资助政策当作贫困生特享的权利,肆意挥霍奖助学金,缺乏责任意识和自尊自强的品质。
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化资助的路径
3.1 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资助的基础,也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的前提。教育部2016年颁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到对象精准、力度精准和发放时间精准[3]。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受助对象的确定,做到应助尽助,非贫不助;另一方面,详细了解受助学生的困难情况,科学确定困难等级和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资助措施。在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高校应根据上级职能部门制定的资助政策,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在科学调查摸底、学生民主评议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切实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困难程度分类细化资助对象,精准识别资助目标[4]。
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中,权重最大的是学生提交的困难申请材料。各职能部门应该统筹协调、制定标准,尽可能保障申请材料的真实有效,同时要开展必要的走访调研,运用现代互联网手段进行大数据分析,签订诚信承诺书,开展同学评议等,促使认定结果真实可信。针对部分贫困生不愿意主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学生干部要协助教师主动去发掘,做好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引导其正确看待国家和学校的各类资助政策,享受教育公平的红利,自立自强,回馈社会。总之,在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中,要多维度、多层次的获取实际信息,成立贫困生认定小组,建立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逐步降低评选过程中的误差,以更好地保障资助对象的精准识别。
3.2 精准安排帮扶项目
高校资助工作要充分把握时代特征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创新资助方式,缓解受助学生完成学业的经济负担,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帮助其全面发展。根据受助学生的个体差异匹配合适的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在帮助贫困生个体的同时促进班集体形成好的学风、班风。高校常见的资助项目有绿色通道、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企业奖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境外游学补贴等,我们要根据受助学生家庭困难的不同原因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个体差异,满足受助学生多层次的发展需求,制定差异性帮扶计划,精准安排帮扶项目。例如,高校可利用师资优势,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帮助因贫困而消极悲观的学生重拾信心;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和项目启动资金支持,帮助有志于创业的贫困生追求梦想;开展境外游学资助项目,为贫困生开拓国际视野创造机会等。精准安排帮扶项目,就是要根据贫困的原因、等级和需求,使资助措施的运用恰到好处,促进受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3 精准使用资助资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助经费总投入超过了8864亿元,经费保障能力和资助强度显著提升,因此,资助资金的精准使用变得更加重要。2018年,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高举“六规范”大旗,强调资助工作要规范资金管理,加强资助资金监督,确保资助资金安全、及时和足额发放。高校在资助资金的使用上应该更加规范和精准,要做到专款专用、专项专用,按时、按数发放资助金额。
保障性物质资助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重要支撑,也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在资助工作中要尽量规范、明确工作职责,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个人爱心资助的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物质需求。此外,高校要加强引导贫困生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不追求奢侈消费,做到理性、科学消费,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育人实效。
3.4 精准帮扶资助对象
国家的资助政策绝不是简单的“劫富济贫、物质施舍”,必须坚持育人导向,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构建“物质资助-能力拓展-道德浸润”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他助-自助-助他”的良性循环。精准帮扶要精准地使用资助政策,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通过差异性帮扶满足受助学生成长成才多层次的需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家庭致贫的原因不同,对资助的需求也不同,贫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存在个体差异,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也不一样。为更好地发挥资助资金的育人实效,资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帮扶措施。
随着资助工作的不断深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层面应该更被关注。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经济困难之外,还存在人际交往、情感状态、心理素质、社会认知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实施帮扶时,应加强对这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资助方式,依托学校各教学实践平台提供的资源,通过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科研创新平台、心理健康平台、学业互助平台等,开设综合能力培训课程,组织开展综合素质提升活动和勤工助学岗位锻炼等,有针对性地帮助困难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发展[5]。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引导上,要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可以通过开展诚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树立优秀典型、签订诚信承诺书等,从不同层面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塑造诚信品格。高校还要充分利用各类实践平台开展感恩教育,如组织贫困生参加义诊义教、假期三下乡、感恩主题作品比赛等活动,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教育。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应以加强感恩意识、诚信意识教育为着力点,让受助学生充分意识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从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传播正能量。
3.5 强化专职队伍建设,确保精准资助成效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是国家资助政策得以有效落实和发挥资助资金育人实效的基本保障。教育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重要战略的主要手段之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普及性广、关注度高的业务工作,要完成精准资助的目标,就需要组建一支熟悉政策业务、有责任意识、有人文情怀、综合素质高的资助工作队伍。高校可以通过合理选拔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对资助工作人员的培训,完善资助工作的考评机制等途径来提升资助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
首先,组建资助工作队伍,要充分发挥专职工作人员的优势。学校、院系资助中心的教师和辅导员直接承担资助政策宣传、资助评定、辅导育人的重任,在招聘选拔时要着重视其是否熟悉国家资助政策,综合考虑应聘者的专业门类、信息处理能力、思想政治素养等。资助工作队伍还要配备心理辅导、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可吸收群众基础好的学生干部参与资助工作,形成全方位的资助联动机制。其次,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学生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资助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因而需要通过培训和再学习提升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确保资助育人工作精准开展。例如,资助工作人员要尽快熟悉最新的国家资助政策,熟知学校有关的资助规定和评选流程,熟练各类资助操作系统。最后,要完善对资助工作人员的考评机制,将资助工作精准、有实效的教师树立为模范典型,激励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业务水平,鞭策工作懈怠的从业者,不断强化资助工作者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为精准资助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高校资助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教育扶贫的关键环节,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资助育人发展的机遇期,不断创新高校资助理念、资助方式、资助管理,把资助当作手段、育人作为根本目的,重点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精神关怀,形成他助、自助、助他的精准化资助体系,进而促进教育公平及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