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河道景观设计
——以宁波市鄞州区九曲河整治工程(城区段)为例

2019-03-18

关键词:滨水护岸净化

张 韬

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1 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地加速推进,城市不透水地面面积快速增加,土地涵养水源面积锐减,导致强降雨后城市内涝频发,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出行安全,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解决此类不断突出的问题,除了考虑增加水域面积、加强外排内涝的方法之外,还要推行海绵城市的理念。2016年,国家确定了14个城市作为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宁波位列其中。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主要内容

宁波市鄞州区九曲河整治工程(城区段)为市重点工程,位于钟公庙、首南街道境内,东起甬台温高速,经鄞州区委党校、雅戈尔老年乐园、鄞州高级中学,西至铜盆浦闸站,河道中心线长5.30公里(其中罗蒙环球城段河道护岸由开发商承建),九曲河甬台温高速公路桥至鄞州区委党校段河道面宽不小于40米,其余河道面宽不小于60米,两岸配套沿河景观绿化约14万平方米,新建支河人行桥6座。工程级别为4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出。工程总用地面积约39公顷,工程概算总投资3.2亿元(不包含部分工程建设区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投资)。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本工程的实施有利于缓解平原南部区域的排涝压力,提升整个区域的排涝能力,它是完善区域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2)它是发挥“河道~碶闸~泵站”排涝工程体系整体效用,提升区域“强排”能力的关键工程。九曲河沿奉化江出口处铜盆浦水闸及泵站(泵站规模为50m3/s,水闸最大过闸流量为478m3/s)均已投入使用,但由于水闸及泵站仅为涝水外排工程措施之一,其效用的有效发挥必须以其上游九曲河输水功能的有效发挥为前提,而九曲河现状输水能力不能满足下游闸站的排水需求,所以九曲河整治工程的实施迫在眉睫。(3)它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根据《鄞州区中心区双环景观系统设计规划》,九曲河城区段位于新城区城市绿道网的两环之一滨水蓝环(有氧运动环)南侧位置,其定位为依托环形水系形成滨水慢行环,起游憩、景观、交往作用。西接奉化江生态轴,东连高教园区公园,是鄞州新城区城南的主要慢行绿色廊道。(4)它是改善城市景观,提升区域城市品质的需要。实施九曲河城区段工程,可增加景观绿化面积14.1375万m2,将使河道沿线的景观绿化层次进一步提升,形成一条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3 河道景观的总体构思与布局

3.1 设计定位

本工程河道景观设计定位以城市水乡为主题,使河流在空间上跟公园融为整体,形成以绿色生态为特色的公园,促使公众产生主人公意识并珍惜水资源,服务于周边发展和居民生活。集水区海绵城市建设,从源头控制雨水,强调地块内渗、滞、蓄、净、用、排的过程。通过生态恢复技术还原河流廊道生态格局,保证干净的水质并且成为动植物的栖息地,增加城市中的物种多样性;增强过洪能力,生态工法加强河岸河床保证河道结构稳固。

3.2 总体构思布局

本工程沿水岸布置景观功能区,通过挖掘九曲河两岸的历史文化,根据两岸现状功能布局,结合上位规划要求,将河道两岸绿化景观实行分段控制要求,主要包括居住段、商业段、教育段。

居住段(水乡生活段):场地现状保存有较多埠头与石桥,整体岸线自然,设计围绕这份原有的水乡特质,展开这段水墨记忆,该段主要布置游憩步道、景观栈桥、体育休闲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锻炼需求,通过“杉林渡影”、“地丁拾趣”及“古桥拾忆”等三大主题设计,打造水乡生活特色的滨水景观。

商业段(都市滨水段):周边规划用地多为商住区,整体绿化风貌彰显都市时尚风采,该段主要设置休憩空间、游憩步道、开敞景观节点,满足观光游憩休闲要求,通过“都市魅影”、“泗水年华”及“堇色沐阳”等三大主题的设计,打造契合现代都市风貌的滨水景观。

教育段(生活教育段):周边规划用地多为校区,区段造景风格以生态野趣为主旨,并兼具科普教育作用,该段主要布置游憩步道,绿化造景以灌木和密林为主,在保证沿河空间延续的同时避免人流过多的停留,避免对学校的干扰,通过“碧水花溪”及“柳岸梅韵”等两大主题设计,打造体验生态文化教育新课堂。

在空间规划上,大格局以中间开阔,外围相对郁闭。与城市的空间互动上,南北两侧强调与城市道路的衔接、过渡与互动,绿地地形为平地浅坡,部分节点大乔木和地被为主的植被让城市道路上的视线可以穿过绿地。

交通上以自行车道、慢行步行道和跑步道三线为主,贯通不同的功能景观区,实现丰富的景观体验。

4 “海绵城市”理论在项目中的运用

本工程在满足防洪排涝要求的前提下,突破传统治河工程的局限性,从恢复和保持河流自然生态、重新修复人水关系、提升城市形象等综合功能的角度出发,以自然生态为根本,人文景观为依托,融合水利、生态、人文等多种元素,并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其中,打造一条会“呼吸”的河流。“海绵城市”的设计元素具体在四大节点绿地、生态护岸、铺装等方面体现。

4.1 雨洪管理示范点

本工程主要通过河道两岸四大节点绿地来作为雨洪管理的示范点,分为芦苇净化湿地、生态净化群落、河漫滩湿地。

芦苇净化湿地和生态净化群落是利用地表径流以及市政雨水补给,将水源集中到公园内侧,在公园内侧设置生态净化群落,使雨水得以充分净化利用。当地表径流以及市政雨水量补给不够时,利用泵站将河道水抽到上流经过生态净化群落,使之成为景观用水。

位于节点绿化一的芦苇净化湿地可以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粗过滤大中型沉淀物,并吸附污染物。径流通过密集的种植将雨水进行初步的过滤,通过规定的滤料土壤层进行渗透。

节点绿化二、三中所打造的生态净化群落,由鄞州大道向南面河道做退台式绿化处理,既开敞了河道水环境,又通过退阶式处理实现雨水或河水多次下渗、滞留、净化、回用、缓慢排放入河道。潜流湿地设置在水平面以下,通过水在过滤基质中的流动,过滤并净化水,从而提高水质。表面流湿地则通过植物的根茎、规定的滤料土壤层去除污染物。

位于节点四的河漫滩湿地在洪水期间承担一定蓄洪功能,储存一部分水体,补给地下水。在枯水期反补河道,增强水体景观观赏效果。

4.2 生态护岸

根据周边规划用地分析,工程沿线分为三段,即居住段、商业段及教育段。居住段:打造水乡生活特色的滨水景观;商业段:契合现代都市风貌的滨水景观;教育段:体验生态文化教育新课堂。河道断面结构选择根据工程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及沿线景观绿化设计方案,不同河段选用不同断面。

居住段,通过“杉林渡影”、“地丁拾取”、“古桥拾忆”等三大主题,打造水乡生活特色的滨水景观,该段河道护岸设计结合景观绿化,主要采用生态型复式断面型式。河底与平台间采用1:4的比例放坡,平台处设护岸墙,护岸墙采用干砌毛石砌筑,其顶部采用景观石叠砌,其具有透水、多孔隙、景观性好等优点,有利于鱼类和其它好养生物的生存,重建良性循环发展的生态系统。

教育段,通过 “碧水花溪”、“露湾荻荡”“柳岸梅韵”等三大主题,体现生态文化教育新课堂,该段河道护岸设计结合景观绿化,主要采用仿木桩护岸型式。河底与平台间采用1:4的比例放坡,平台处设仿木桩,仿木桩具有透水、多孔隙、景观性好等优点。

商业段两岸现状已按规划河宽实施完成河道护岸及绿化带。

4.3 透水铺装

河道两岸的铺装材料均选用地方常用材料,园路尽量采用透水铺装,如彩色透水混凝土面层材料、透水砖等,确保雨水快速下渗,防止路面积水。雨水通过透水面层和大孔径的基层由上至下,再通过软式排水管排入就近雨水井。透水铺装良好的渗水性及保湿型,可以提高土壤持水率,降低土壤温度,使土壤养分的利用率提高,有效保护地面下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很好地体现“与环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5 结束语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加强防洪排涝的同时,推行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重要途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本工程通过恢复土地的“弹”性,同步实现低影响开发建设与河道景观的提升,保持河道的自然生态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使九曲河真正成为鄞州中心城区的一条融合水利、生态、人文等多种元素的会“呼吸”的河流。

猜你喜欢

滨水护岸净化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护岸技术在深圳防洪治理中的应用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陶色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