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CAD研究对亚洲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意义
2019-03-18
REAL-CAD研究[1]为匹伐他汀在亚洲患者中的使用提供了证据。该研究入组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亚裔人群,通过高剂量匹伐他汀与低剂量匹伐他汀对比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了匹伐他汀能够显著减少亚裔稳定型CA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且无论剂量增加与否均不增加横纹肌溶解和新发糖尿病风险。
REAL-CAD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盲终点试验,纳入13 054例稳定型CAD患者,随机分为匹伐他汀低剂量组(1 mg/d,n=6 528)或匹伐他汀高剂量组(4 mg/d,n=6 526)。6个月后,高剂量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了16%。在中位3.9年的随访期中,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LDL-C水平、三酰甘油 (TG)水平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观察期间也显著降低(P均<0.001)。
在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需要急诊入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中位3.9年的随访期中,高剂量与低剂量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3%和5.4%(HR=0.81,95% CI: 0.69~0.95,P=0.01),即相对风险低了19%。次要终点事件为全部主要终点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在中位3.9年的随访期中,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发生率分别为7.9%和9.7%(HR=0.83,95%Cl:0.73~0.93,P=0.002),即相对风险降低了17%。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率以及有临床指征的冠状动脉重建率。
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横纹肌溶解的不良症状发生率几乎为0(P=0.62),且未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4.5% 对 4.3%,P=0.76),再次验证了既往研究关于匹伐他汀不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的结论。
REAL-CAD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提示。首先,匹伐他汀4 mg心血管终点事件获益。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两组之间LDL-C差距为14.7 mg/dL。LDL-C的降低使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的风险下降,分别下降19%与17%。其次,匹伐他汀4 mg全因死亡获益。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1%(4.2% 对 3.3%,P= 0.03)。REAL-CAD样本量大,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第三, 匹伐他汀4 mg安全性良好。整个研究的随访期达36~60个月,结果显示在亚裔人群中长期应用4 mg匹伐他汀,在横纹肌溶解、新发糖尿病、肝酶和肌酸激酶方面其耐受性良好。
REAL-CAD研究共享了大规模亚洲人群疗效与安全性的新证据。匹伐他汀作为国内最新上市的新型他汀类药物,中等强度2~4 mg剂量即可降低LDL-C达42%~47%。同时,迄今的临床研究未显示匹伐他汀有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REAL-CAD研究为亚洲人群合理有效使用他汀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对助力疾病长期管理并提升整体治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