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生态圈理念的产业功能区规划方法探讨

2019-03-18肖竹韵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生态圈功能区规划

肖竹韵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产业功能区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从最初的制造加工园区,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各类产业新区不断涌现,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新的发展形势下,有必要对产业功能区的规划思路进行优化提升,以适应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对产业功能区发展提供更好的引导。

1、构建产业生态圈的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本身迭代速度加快,影响产业布局的宏观经济环境也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产业空间分布的动态性越来越突出。构建产业生态圈的目的在于借用生物学中“生态圈”的概念,以应对产业空间分布动态性带来的不确定性,强调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增强产业发展的稳态性和持续性——在产业布局不断变动的情况下,产业生态圈能够实现产业的动态循环、发展和进化。产业生态圈与传统产业链概念的区别在于,产业链强调的是企业主体间形成上下游协作配套关系,而产业生态圈关注的不光是产业本身,还包括其他各个支撑产业发展维度的一个多维体系。提出产业生态圈概念的意义在于突破了传统产业规划的思维模式,不再只注重对产业本身的发展引导,而是倾向于将产业功能区看作是城市内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依托自身禀赋与外界不断展开分工合作和能量交换实现循环发展,更关注的是建构一个适宜产业发展的整体系统,这比通常意义的产业规划或园区规划有更广的内涵,对产业功能区的健康发展也能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2、基于产业生态圈理念的产业功能区规划策略

基于产业生态圈理念,产业功能区的规划应该从构建城市的产业生态圈出发,对产业功能区承担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梳理,明确产业功能区发展目标,进而通过生产维、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基础设施维和公共维六个维度的规划策略制定,引导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成为支撑区域产业生态圈构建的重要支点。其中:

(1)生产维的规划策略应该着重构筑完善产业体系,从整个区域视角出发,围绕主导产业构建一个完整的核心-配套-支持产业体系,着重点应在于理清产业环节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现状进行强链、补链,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招引政策。

(2)科技维的规划策略应该着重打造“产学研”联动机制,根据区域现有的科研基础及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新支撑要求,构建科研发展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体制机制,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3)服务维的规划策略应该着重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生产服务,需要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及其会产生的对各类生产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先布局各类重要生产服务设施。

(4)劳动维的规划策略应该着重提出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的引进策略,应对构成产业人群的管理人才、技术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熟练劳动人才等各个层次类别人才制定分类招引策略,保障产业功能区发展的人才供给。

(5)基础设施维的规划策略应包含两大重点,一是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满足生产生活对于交通联系的各方面需求;二是高标准建设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支撑。

(6)公共维的规划策略也应包含两大重点,一是通过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升生态空间品质,打造特色空间风貌,营造功能完备、生态友好、富有人文精神的城市生活环境;二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类支持产业功能区发展的政策、法规,维护产业发展的良好经济运行环境。

3、产业生态圈理念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3.1 生产维——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链

首先,通过对园区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在功能区聚焦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经济五大重点行业。其次,在进行产业链具体环节的选择过程中,考虑错位发展,在功能区主要发展有带动能力的产业环节,与全市其他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构成“1+N”的协同分工模式,功能区重点发展关键组件、整机终端、软件开发、创新服务等产业高端,其他区域主要布局一般性材料、零部件等配套环节。最后,通过对每个产业门类的深入研究,针对每个产业门类编制详细的产业链全景图、产业招商地图及产业发展路径图,为具体产业门类的产业链强链补链路径提出详细指引。

在对产业功能进行布局中,为满足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首先需要对现有产业用地进行详细梳理,根据现状产业门类、用地效率、产业关联筛选出可利用的产业用地空间。再按照匹配产业需求、立足现有基础、依托优势资源、衔接产业链条的原则,对各产业门类和环节的工业用地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分类集聚,相互嵌合的产业布局。

3.2 科技维——构建两类创新空间,激发创新链

本次规划提出构建两类创新空间,一类是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围绕“技术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创新产品”链条,形成以产学研联动创新为主导的协同创新空间。另一类是围绕产业需求构建科研型功能平台,引入和培育国际知名企业创新研发总部,形成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总部创新空间。

在对创新功能的空间布局中,重点考虑打造创新极核,引领功能区创新发展。规划依托电子科大和菁蓉镇国际创新创业中心,积极构建两类创新空间,同时充分发挥清水河的优质生态资源,串联“两心”,打造创智活力生态带。

3.3 服务维——完善四大产业配套,提升服务链

服务维的分析视角是在传统空间规划中较为缺乏的环节,服务维讲究通过对产业发展需求的深入分析,有的放矢地完善各类专业化服务,打造产业发展的最有利环境。结合产业功能区空间结构,按照专业化平台服务依托科研机构布局、专业化商务服务依托新兴商务会议功能中心布局、专业化金融管理服务依托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布局、专业化物流服务依托主要电子制造类龙头企业布局的原则,进行各类生产服务设施的布局落位。

3.4 劳动维——突出人力资本全生命周期服务,形成人才链

劳动维视角主要聚焦人才队伍的数量及队伍结构与产业需求的匹配。为促进产业功能区构建完善的人才体系,本次规划提出人力资本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针对功能区内电子信息就业人群特点,围绕提升人才引进精准度和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从人力资本发展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务,优化人才引进、培育、激励的服务环境,不断创新人力资本服务模式,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3.5 基础设施维——高标准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基础设施维视角主要聚焦功能区基础设施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规划针对梳理出的基础设施问题进行逐项强化,提出四项策略:一是强化高快速路网,加强与双流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区的快速联系;二是强化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城际铁路、地铁、有轨电车、常规公交为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三是打通断头路,构建完善主次支城市道路结构体系,提升城市路网的通达性。四是重点强化电力、通信和污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在全市统筹建设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设施。

3.6 公共维——打造富有特色、管理有序的公共环境

公共维是产业生态圈中内涵最广的一个维度,既包括公共生活环境,也包括公共政策环境,公共维的重点是打造能够体现产业特色,又能满足企业及从业者生产生活需求的公共环境。本次规划在打造富有特色、管理有序的公共环境的总目标下,制定了完善高标准公服配套、打造高品质宜人生态环境、塑造高识别性特色风貌、制定管理有序配套政策四大分策略。

3.6.1 完善高标准公服配套

结合人群年轻化特征,加强教育、体育、文化资源的配置。规划提出立足区域共享,布局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增配电子信息专业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国际医院、妇幼儿童专科医院等医疗设施,国际学校等教育设施,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设置标准,形成更有针对性的“15分钟公服圈”。

3.6.2 打造高品质宜人生态环境

规划通过理水系、通绿廊、增公园,构建“两带五廊多点”生态结构,形成水网格局优、水岸绿廊通、环境品质佳、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打造契合电子信息产业的主题景观,建设“岸线通、道路通、绿化通”的宜居水岸。沿绿道设置艺术小品、雕塑等,体现科技文化特色。以绿道网为骨架,串联运动、科技、智慧等为主题的公园、小游园、微绿地,提供多元化的公共开敞活动空间。

3.6.3 塑造高识别性的特色风貌

规划针对功能区塑造高识别性的特色风貌提出以下策略:

(1)塑造”科技现代、绿色生态、时尚明快”的整体风貌。整体形成空间集约、开放共享、整体协调、布局灵动的空间特色。

(2)打造“两带、六道、十点、七片、公园群”的特色景观体系。规划十个主要景观节点,展示科技、时尚的城市形象。依托成灌高速等六条道路,打造突出“科技形象”的景观大道,形成串联门户节点、中心节点,以及电子信息专业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建筑,展示产业空间特色,布置智慧路灯等街道设施,种植特色植物,形成具有科技感、时尚感的景观大道。在电子科大创新研发中心、菁蓉镇国际创新创业中心、郫筒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以及四个环高校创新研发片区,建设开放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展现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创新创造的人文精神,营造充满活力的特色街区。

3.6.4 制定管理有序配套政策

从人才、投融资、土地利用等方面制定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支撑。在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人才培训、人才激励方面出台有针对性的引导政策;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低效用地退出机制,加强存量土地在利用,设立产业准入门槛,大力开展清闲清低。探索实施灵活的供地用地政策,高效利用增量土地。

4、结语

随着产业功能区发展进入新阶段,规划也需要随之进行改革,以解决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从产业生态圈构建的角度审视产业功能区发展,将产业功能区产业规划、空间规划进行有机结合,需要在实际规划项目中不断加深理解,以便能够真正引导产业功能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圈功能区规划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新区制造生态圈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跑步生态圈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宁夏水功能区管理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