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肺复苏机在心脏骤停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2019-03-18刘贺彬谌伦伟

医疗装备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肺体征呼吸机

刘贺彬,谌伦伟

四川省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四川江油 621701)

心脏骤停是急诊抢救常见病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心脏骤停后患者通常伴随着新陈代谢停顿、意识丧失等症状表现,需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为患者心脏、大脑、肾脏等部位提供血液,抑制和逆转患者组织、器官等细胞生理功能衰竭情况,促使患者自主呼吸、心跳和意识的恢复。以往临床多采用人工徒手心肺复苏,但极易出现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抢救效果。而心肺复苏机是近几年临床急诊抢救常用设备之一,具有复苏时间短、复苏成功率高等特点[1]。本研究旨在观察心肺复苏机在心脏骤停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110例,根据心肺复苏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年龄12~80岁,平均(45.02±10.13)岁;其中男31例,女24例;心脏骤停原因,急性呼吸衰竭8例,急性中毒13例,17例脑出血患者,17例心血管疾病。试验组年龄12~79岁,平均(45.02±9.38)岁;男29例,女26例;心脏骤停原因,急性呼吸衰竭15例,急性中毒12例,12例脑出血患者,18例心血管疾病。排除存在不可逆死亡体征、疾病晚期、心室停顿[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人工徒手心肺复苏:事先用手按压患者胸外,按压频率控制在100~120次/min,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调整呼吸机参数,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徒手按压时间应维持30 min以上。

试验组应用心肺复苏机(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MCPR-100B),具体内容:在10~20 s内组装好心肺复苏机,之后帮助患者调整至平卧姿势且头部后仰,充分显露胸廓,基于喉镜视野进行气管插管、开放气道,使心肺复苏机背板与主机底板相连接,之后将按压臂放置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位置,促使按压臂软垫与患者胸廓紧贴,将按压主机固定好后开启按压按钮,观察心电监护是否出现按压波形,心肺复苏机参数:按压频率设置为110次/min,通气频率设置为10次/min,潮气量设置为400~500 ml,合理调节按压压力和通气值,根据前后胸径比确定按压深度,严格控制按压深度(通常5~6 cm),保证按压量与释放量相同,但比正压通气量高15倍,并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严格按照医嘱为患者使用药物,并进行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电击除颤等操作[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计算两组心肺复苏情况,包括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等,并详细记录两组体征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4]。心肺复苏成功判定标准:经心肺复苏后患者心跳恢复正常,生存时间≥2 h,而且收缩压(SP)≥60 mmHg(1 mmHg=0.133 kPa),指甲、脸色、口唇和皮肤等颜色基本正常,大动脉正常搏动,手脚存在应激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心肺复苏效果比较

试验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心肺复苏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肺复苏效果比较

2.2 两组体征指标比较

两组动脉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心肺复苏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心肺复苏后出现1例脏器损伤,3例肋骨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体征指标比较

3 讨论

心脏骤停指的是无脉电活动、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多种因素导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中断而引发的疾病。一般心脏骤停1 min后患者自主呼吸也会随之停止,骤停3 min后极易引发脑水肿,若出现超过6 min的心脏骤停,则可能导致患者的残疾甚至死亡,故需要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抢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恢复[5-6]。以往临床多采用人工徒手心肺复苏,但长期按压导致按压力度和按压深度不一致,位置改变可能会出现肋骨骨折、胸内脏器损伤、血气胸等并发症。随着近几年医疗水平和设备器械不断完善、更新,心肺复苏机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急诊抢救中,且具有操作简便、按压符合人体解剖学规律和生理结构、安全性高、连续性等特点。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学原理合理调节按压频率、潮气量、按压深度等,能避免通气对抗和胸外按压行为,且对人体创伤较小,心肺复苏成功率较高[7]。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心肺复苏成功率、SP和D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肺复苏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O2、PaO2、SpO2等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机在心脏骤停患者急诊抢救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促进患者自主呼吸,且并发症较少,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可大量推广应用在心脏骤停患者急诊抢救中。

猜你喜欢

心肺体征呼吸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