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镇,腊月的风情

2019-03-18牧言

青春期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安昌毡帽腊味

■ 文 牧言

冬日里的古镇,虽然少了一份繁华与喧闹,但却平添了几份宁静与悠闲。徜徉在街头巷尾,小桥依旧伴着流水,青石板依然光可鉴人,乌篷船还是昨天的那艘乌篷船,乌毡帽还是昨天的那顶乌毡帽……

“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江南水乡的景色在人们的印象中大致相似,然而如果在腊月,静谧的古镇会让你感受到另外一种风情。在浙江绍兴的安昌古镇,每到腊月,水乡人家家户户的“晒冬”像卷起的一道道珠帘,不仅晒出了鸡鸭鱼肉等鲜货干存,也晒出了鱼米之乡的幸福生活。

安昌古镇是鲁迅先生笔下“鲁镇”的原型。漫步古镇,脚下青石板路虽不平坦,但踏上去比水泥路更感夯实厚重,而且这里店铺商家出售的商品均还保留着古朴的特色。那腊味更是伴着酒味飘香,将荤腥变成了香醇,只待大年来临,摆上家庭“祝福”的供桌。

“祝福”是安昌古镇节日中最隆重的“仪式”,在鲁迅先生《祝福》一文中是这样记载的:“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煮熟之后,横七竖八插些筷子,这些东西就可成为‘福礼’了。”

这种年节喜庆的习俗从古延续至今,祝福礼品的准备仍然依仗着女人们,就像书中描述:清洗年鱼肉货时,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去古镇那天,正值江南下了第一场冬雪,安昌的当地妇女正忙着赶制腊味,冰凉的井水把她们的双手都冻成了“胡萝卜”状,她们却依旧乐此不疲。

古镇的女人个个如同《祝福》里的主人公祥林嫂那般能干,所不同的是旧时人物是在为“地主老财”打工,而她们却是在为自己过上小康生活而“打工”。新旧社会不同天,从低眉顺眼做活到谈笑风生的劳作,像是在翻阅一本历史的教科书。

安昌古镇的腊月习俗,从书中能够找得到,从博物馆中还会了解更多。坐落在镇上的“师爷博物馆”虽只占居一小方天地,却影响着整个中国。对于“师爷”一词辞书解释为:帮助军政大员办理事务的文人学士。绍兴的“师爷”在中国古代就有着“无绍不成衙”之说,如果将一个空白扇面呈给师爷,他能在顷刻间将其变作诗文图画并茂的一件艺术品——由于受过严格的私塾教育,这让师爷们提笔成诗,出口成章。绍兴能够成为师爷故里,有传闻说师爷舞文弄墨的功底,离不开绍兴黄酒的功劳,其中有据考证的是宋代大文豪,绍兴人士陆游写作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师爷”的形象在鲁迅《祝福》作品中也是有所体现的,代表人物就是“鲁四老爷”,他是鲁镇大户人家的“当家人”,也是恪守封建礼教的知识分子,尊崇理学与孔孟之道使他鄙视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祥林嫂正是受了他的精神虐待,最终惨死在祝福的大年夜里。但故事终归是故事……

冬日里的古镇,虽然少了一份繁华与喧闹,但却平添了几份宁静与悠闲。徜徉在街头巷尾,小桥依旧伴着流水,青石板依然光可鉴人,乌篷船还是昨天的那艘乌篷船,乌毡帽还是昨天的那顶乌毡帽,头戴乌毡帽摇着乌篷船的船夫依然喝着昨天的那碗黄酒,只是黄酒的醇香中隐约多了一丝甘甜,石拱桥脊的图腾上隐约多了一丝喜气。

猜你喜欢

安昌毡帽腊味
师爷故里 “五味”“枫”景
——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安昌派出所侧记(安昌派出所摄影 本刊编辑部报道)
腊味与年味
老屋
TV的温度 思政的深度——安昌中心小学红领巾校园电视台建设
TV的温度 思政的深度——安昌中心小学红领巾校园电视台建设
安昌古镇:一轴老绍兴市井长卷
三江:腊味飘香添富路
最念家乡腊味浓
多亏有顶毡帽
毡帽将成“国家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