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跳槽,一定就是华丽的转身?
2019-03-18老范
老范
有很多人以为,跳槽就意味着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因此,不少职场中人把跳槽视作拿高薪的跳板,也有些人一言不合就要跳槽,对自己职业发展并无规划,不断地在探索和寻找“理想工作”的路上。
然而,跳槽果真就一定很美好吗?
1
新年刚过,天空中还飘着些许的年味儿,春天的气息隐隐约约,许多人脸上还挂着愉快的笑容,小张却急急忙忙地赶回自己的小窝,准备修改简历,希望能尽快找到一份新工作。
小张毕业于北京某高校,今年是他工作的第3个年头,难以想象的是,这已经是他第8次跳槽了。
刚从大学毕业后,小张就到一家大型央企总部从事软件测试的工作,福利、待遇都挺不错的。然而不到一年,他就觉得工作节奏慢,过于清闲,不想白白浪费大好青春。时值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兴起,小张兴冲冲地跳到一家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运营的相关工作。每天起早摸黑,被互联网圈内默认的996模式(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搞得工作、生活傻傻分不清楚,人也消瘦了一大圈,身体实在是吃不消,考虑再三后他又离职了。
自此以后,小张辗转经历过六七家公司,每家做的时间都不长,要么是嫌弃公司规模太小,与之前的规模没法比,要么就是觉得领导太奇葩,无人看到他的才华。频繁的跳槽经历让小张开始有些迷茫和焦虑了,他感觉自己毕业后的这几年在职场中没有得到锻炼,却一直在不断地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
其实,像小张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职场上的新兴人类95后群体。有研究显示,95后群体对工作趣味性、挑战性的要求远超过对工作稳定性的要求,因此,跳槽对他们来说并非稀奇。
然而大多数人的第一份工作,可以说都带着一点“想当然”的意味,因为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对自我的认知、对行业的认知以及对职业生涯的认知几乎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往往还会对工作抱有一点“美好的想象”。一旦在工作中遇到与自己期待不符的情况,就会简单粗暴地认定“下一个会更好的”,这可未免太傻太天真,殊不知每一个华丽转身的背后都是经年累月沉淀后的再出发。
从笔者接触到的众多职业经理人中发现,凡是职场发展得比较好的人大都具有:
1.从实习生开始,到第一份工作都是比较好的公司,或至少实习或工作时间都比较长。
2.跳槽周期一般是3~5年,基本上在4年左右跳槽一次。
3.在同一企业服务工作10年以上者,真心建议不跳槽。
可见,职场跳槽并非不可以,只是要适度,不能泛滥。
2
别以为跳槽就能解决升职加薪的问题。
为什么要跳槽?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平台、更优厚的收入么。但如果在跳槽时只盯着薪资看,那是短视行为。
高薪水代表着高价值,大多数人跳槽时只看到钱多,却未曾想过自己是否拥有匹配这份高薪工作的能力。通常来说,拿高薪就意味着要比一般人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但这一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同时,跳槽时只盯着高薪看,往往会本末倒置,忽视其他对于职业发展来说同样十分重要的事。有时候,很多高薪都是昙花一现。
跳槽没那么简单,需要冷静,需要客观,经过对自我、对外部的周全分析,才能踏出那一步。如果只是为了更高的薪水而跳槽,有时候,只是从这坑跳到另外一坑,最终还是逃不出被坑的风险。
3
频繁地跳槽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不仅会让人认为你毫无忠诚度可言,同时还会让人对你的行业经验表示怀疑,因为没有在专业上的深度积累,到哪儿都做着基础性的工作,你的个人价值并没有在跳槽中得到质的飞跃,不过是低质量地重复而已。
要知道,华丽的转身背后其实都有过一段长期的积累和探索。要想跳槽好,得先让自己牛逼起来。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工作,不但能高薪还能愿意一直做下去呢?你不妨扪心自问几个问题:
1.你想要什么?
如果你现在衣食无忧,不用担心外在的一切负担和顾虑,抛开所有的偏见,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反映出的是你对自我的一个认知,从中可以了解到你向往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遵照自己的内心去做出职业选择,即使暂时的降薪降职,只要能服务于长远的职业生涯,也是值得的。
2.你目前的能力是什么?
这个问题反映出你对自己能力与岗位之间匹配度的一个认知。做一个倒T人才,把自己的长板继续加强,忘记自己的短板。同时,在不断学习中迭代更新知识,并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这个过程的积累将不断打磨你的专业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变得足够强时,好的高薪工作会自动找到你。
3.你想要在这个行业走多远?
这个问题反映出你对自己职业路径的选择。当前的自己在这个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准?你想要继续走多远?还是想积累到哪一步就要调转方向?当确定好自己的位置之后,你才能有的放矢地静下心来打磨自己,不断游到行业的前面去。
职场SOS
领导对新事物“固执己见”,我该怎么办?
领导对我们提出的有关公司发展的新兴事物不感兴趣,并且非常固执地坚持他的看法,一副完全不愿意接受新概念、新事物的态度,作为下属,我们应该怎么跟他沟通呢?
“那片海”:对于固执己见的领导,需要了解成因。改变他人很困难,与其改变他人,可以尝试改变自己。要多方面深入了解新事物。
“牛油会飞”:对新事物的抗拒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形式。你首先要了解领导为什么对新事情“固执己见”,是因为思维僵化不愿意尝试,还是因为舍不得投入?找到他最真实的症结所在,再想办法逐个击破。
“流苏”:建议你要对现在公司的发展状况做一个全面了解,如果当前公司处于在起步阶段,资金短缺,就算有新事物,但出于老板的考虑,能不花钱还是想不花钱。如果目前公司发展受阻,需要一定的新事物来刺激公司发展,而这时候老板还对新事物“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你就可以通过详实的解析,能够为公司发展带来哪些好处为重点,向领导反馈,若是附有成功的案例就更好了。
“老板凳”:多数老板对“新事物”的不感兴趣,往往是出于预算和投资回报率过低两方面的考虑,如果能从这两个方面下手进行沟通,还是有机会能够让领导明白该新事物对公司发展的作用,最终让领导接受。还有一点,提出新事物的同时,要注意自己在公司处于什么地位,以及老板对你是否有足够的信任。
“明靠颜值”:不管跟老板沟通哪方面的事物,都应要注意五点:1.要给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2.沟通重点要突出,逻辑要清晰。3.先讲结论,再展开具体说明。4.重要汇报,需要提前做好演练。5.讲究说话的方式,学会站在公司角度,从大局出发谈想法和改善建议。
“深圳—Betty”:有一点需要注意,新鲜事物往往没有好的预期,怎么办?风险与收益都是很难说清的,对此领导肯定会有所怀疑。所以,我觉得你应该把新事物研究吃透,细化后再吸引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