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
2019-03-17冯海明
冯海明
21世纪是科技与人文并重的时代。先进武器对国防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进入新时代,发展先进武器装备是国防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继承和研究独居中国智慧的毛泽东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也颇为关键,是人文精神建设,增强国防力量。毛泽东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是马克思军事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革命阶段,走出一条以弱胜强的革命道路。当前改革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研究毛泽东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丰富内容的部分之一。
战略和战术是一对矛盾,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即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也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指战争的总体及各个侧面,也包括战争各个历史阶段的全部过程,只要有战争,就会有战争的整体,一个国家可以是战争的一个整体,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个整体;局部是指战爭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阶段具体发展的全程,只要有战争发生,就必然有战争的局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局部是整体的基础,而又受制于整体,整体高于局部、指导局部、支配局部和制约局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局部对整体起着能动的反作用。第一种情形是有些局部被破坏了,对整体没有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种情形是多数的局部被破坏了,使整个战局发生变化,是因为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的变化;第三种情形是有些局部直接关系到整体的局势,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局部。总之,战略战术是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矛盾关系。
一、战略上的以少胜多和战术上的以多胜少
多与少,大与小,强与弱,是哲学上的矛盾范畴,其相互关系都是辨证统一的。双方关系首先是相互对立的,即多就是多,少就是少;大就是大,小就是小;强就是强,弱就是弱,界限分明,概念不同;其次,双方关系又是相互包含的,即多中有少,少中有多,没有绝对的多或少;大中有小,小中有大,没有绝对的大或小;强中有弱,弱中有强,也不存在绝对的强或弱;再者,双方关系又是相互转化的,即多可以变成少,少可以变成多;大可以变小,小可以变大;强可以变弱,弱可以生强,也就是说矛盾对立的双方不是绝对对立,凝固不动的,否则就是形而上学观点,偏离了辩证法精神。多是指军队在数量上占优势,超过对手;少是指军队在数量上占劣势。毛泽东通过战略战术的转换实现了以少胜多,战略上以少胜多,战术上以多胜少,即所谓集中优势兵力战法。
毛泽东采用的战略战术是在整体劣势中造成局部的优势,局部以强对弱,争取战役战斗的胜利,使自己力量逐步强大,对方力量逐渐消弱,最终在整体上也变为优势。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力量有强有弱,人数多的一方表现为优势,人数少的一方表现为劣势。强者战胜弱者,是战争中不可移易的普遍规律。但是从矛盾的观点看,战争双方的强与弱是相对的,即意味着强中有弱,弱中有强,不是绝对的;是综合的,不是单一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力量小而弱的一方,采用集中兵力的办法,形成拳头,去打击敌人的薄弱部位,在总体劣势的情形下形成局部的优势,局部造成敌弱我强的形势,以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
以少胜多是正视敌人的多和强,承认自己的少和弱,也承认多能胜少,强能制弱的一般规律,但是以少胜多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主观努力,局部地改变造成双方力量对比的条件,达到局部力量上我方的强,进而战胜对方。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战略方针,在我国古代战争实践中就已经产生,并为许多军事家运用。积小胜为大胜,从量变到质变,先败后胜,转弱为强,毛泽东在世界军事历史上史无前例地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就是因为他认识到,在地广人多的弱国,游击战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
毛泽东通过集中优势兵力来执行以弱胜强思想的,此原则也是后来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一。集中优势兵力,指在敌多我少,敌强我弱情况下,集中全部力量打击敌人正面或者其一翼或两翼,以到达歼灭其一部或者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还能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其结果是我军虽然在整体上处于劣势,但在每一个局部,每一次的具体战役战斗上,处于绝对的优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最终也将在整体或全体上转为优势,直至最后战胜对方。
国共内战时期,第三次反“围剿”战役,就是典型的以少胜多战役。1931年7月至9月,蒋介石迅速向红军中央根据地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第三次“围剿”,蒋介石亲自指挥,并动用中央嫡系部队,而并非只是动用地方军阀部队。当时红军只有3万,而国民党军队是30万的正规部队,大而强。战略上多对少,敌强我弱。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诱敌深入,避实就虚,采取积极防御的战术与敌人周旋。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大踏步的退却,以调动敌人,造成敌人的失误,得以形成某一方位上或某一战场上敌人的虚弱,以便红军以绝对的优势打击敌人。在这一战略战术的指导下,红军等待时机,终于在战场上抓住敌人局部的劣势,打破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以弱胜强,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二、战略上的内线作战和战术上的外线作战
内线与外线,是军事上一对对立的矛盾范畴,双方相互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双方关系首先是相互对立的,即内线就是内线,外线就是外线,外线和内线概念是不同的;其次,双方关系又是相互包含的,即内线中有外线,外线中有内线,外线中的内线,内线中的外线,没有绝对的内线,也没有绝对的外线;再次,双方关系可以相互转化,即内线可以变为外线,外线可以变成内线,整体上处在内线作战的一方,可以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法,诱敌深入,在局部转化为外线作战。毛泽东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法,达到内线与外线相互包含、相互转化,实现了以弱胜强。
毛泽东认识到处在战略上内线作战的军队,尤其是处于被围剿环境下的红军,存在着许多不利。但是我们可以在战役或战斗上,把它转变过来,将敌人对我军的一个大军事围剿,改变为我军对敌人的许多个别的小军事围剿;将敌人对我军战略上的分进合击,改成我军对敌人战役战斗上的分进合击;将敌人对我军战略上的优势,改成我军对敌人战役或战斗上的优势;将敌人战略上的强者地位,改成战役或战斗上的弱者地位,并同时,将红军战略上的弱者地位,改成战役或战斗上的强者地位。这就是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围剿中的围剿,封锁中的封锁,防御中进攻,劣势中的优势,弱者中的强者,不利中的有利,被动中的主动。
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战略上是内线作战,但在内线作战中,又转变为具体战役战斗上的外线作战——内线中的外线,即“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主动出击敌人力量薄弱的环节,从而打破敌人的军事“围剿”。1931年2月——5月,蒋介石发动了对红军的第二次“围剿”,出动20万正规军,而红军只有3万,兵力悬殊,敌强我弱。国军是进攻,红军是防御,国军是外线作战,红军则是内线作战。蒋介石改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略,而毛泽东以不变应万变,采取内线作战中具体战役战斗的外线作战,调动敌人,从富田打起,向东横扫,大破国民党军队,仅仅用了15天的时间,行程700里,五仗全胜,打破了第二次“围剿”,取得此次反“围剿”的胜利。
三、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术上的速决战
持久与速决,也是一对矛盾着军事范畴,双方关系也是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双方关系首先是相互对立的,即持久即是持久,速决即是速决,持久与速决是分指不同的概念;其次,双方关系又相互包含,即持久中有速决,速决中也有持久,持久中的速决,速决中的持久,没有绝对的持久,也没有绝对的速决,战役战斗的速决是战略持久的必要条件;再者,双方关系又可以相互转化,即持久可以变成速决,速决亦可以变成持久。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革命势力是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相对于敌人而言,我军弱小,这就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战役战斗上,则正好相反,不是持久而是速决,这就对应了孙子的兵贵神速军事思想。抗日战争时期,就中日双方而言,日本强大,而中国弱小,敌强我弱,这是事实,速胜是不可能的,而是持久战,所以战略上必须坚持持久战,但在具体战役战斗上,则相反,采取速战速决。战略战术是灵活的,不能机械地坚持,根据具体情况,抗日战争方针是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但也不放弃有利条件下游击战与运动战的结合,灵活运用。毛泽东认为,辩证法如同男子汉大丈夫,要能伸能屈,打不赢就跑是屈,我们也不要忘记伸——打得赢就打,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平型关大捷,是共产党军队改编为八路军的第一战,也是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术上的速决战的典型战例,是抗日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当时日军约有4000余人,武器先进,弹药充足,训练有素,而八路军人数虽多,但武器落后,弹药不足,总体形势是敌强我弱,但八路军可以利用有利的地形来增强自己的战斗力,进行突然袭击。1937年9月25日破晓,日军进入伏击圈,八路军经过一天的激战,消灭1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取得抗日战争以来对日作战的第一次正面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人民抗日的信心,成功运用了战略上持久与战役战斗上速决的战略方针。
四、战略上的防御战和战术上的进攻战
防御与进攻,也是军事上一对重要的矛盾范畴,双方关系也是辨证统一的。双方关系首先是相互对立的,即防御就是防御,进攻就是进攻,防御和进攻是相互区别而存在;其次,双方关系又相互包含,即防御中有进攻,进攻中也有防御,防御中的进攻,进攻中的防御,没有绝对单一的防御,也没有绝对单一的进攻;再次,双方关系又相互转化,即防御可以变成进攻,进攻亦可以变成防御。进攻与防御是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的,就战争总体而言,进攻为主,防御为辅,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互相转化,即在战争发展特定阶段上,防御也可以变为主要的。 从战争整体来看,进攻是主要的,防御是第二位的,但在战争开始阶段,当我方力量弱小时,都是敌人在进攻,而我方在防御,而防御又可以分为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积极防御,是包含着进攻之势的积极战略。在这里所说的战略上的防御战和战术上的进攻战,是指在战争的整体中,在战略防御阶段,为了打破敌人的进攻而说的,在战略上采取防御战,而具体战役战斗上,却采用进攻战,通过这样的战略战术的转化,使我军战胜敌人。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使中央红军丧失了原来的根据地,防御战没有取胜,只能运动,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新根据地,红军开始了战略转移,即长征。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转战二万多华里,横跨十一省,到达陕北,战略上被迫离开原地,进行转移,实施防御战,即防御;战术上则主动进攻,以达到战略转移的目的,即进攻,二者相辅相成。突破乌江是长征途中执行战术上主动进攻的一次战例。1935年元旦深夜,毛泽东亲临前线,指挥红军强渡乌江,先派出先遣队摸向对岸,接着后续部队开始强渡,此时敌人才如梦方醒,立即发起火力阻击,但此时,已渡过乌江的红军也对敌人展开猛攻,敌人一时不明白情况,以为红军大部队已经过江,迅即开始逃跑,乌江就此突破,随后,红军主力就浩浩荡荡地踏着浮桥跨过乌江。通过长征途中一系列战略防御,毛泽东领导红军实施战略转移,但在具体战役战斗上,则主动出击与进攻,以达到顺利转移的目的,实现了战略与战术的统一。
毛泽东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从一般战争规律出发,拒绝权威思想束缚,把军事思想和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并解决了中国革命敌强我弱形势下的一切军事难题。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挥弱小的军队灵活使用革命力量,部队如行云流水一样,迅速的分散,迅速的集中,忽南忽北,左右迂回,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避开敌强我弱的被动态势,主动寻求对方薄弱环节,积小胜为大胜,一步步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毛泽东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梦强军梦有指导作用。
(作者單位:重庆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