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渔夫”刘少军

2019-03-17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湖南师范大学渔夫鱼类

鲜美的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优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在湖南这个鱼米之乡,有一位“科研渔夫”,为了“让大家吃好鱼”,他用毕生精力研究鱼类遗传育种,培育出一种又一种优质鱼类,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

他叫刘少军。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当选,这成就了湖南科学家中第一对 “父子双院士”,他的父亲刘筠院士,长期从事鱼类及水生经济作物的生殖生理和人工繁殖及育种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如今,刘少军用30年的观察、思考、实验和应用,一点点敲开了世界同行对鱼类远缘杂交不可育的认识坚冰。他领导的团队,在鱼类远缘杂交研究领域的理论-技术-产品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成绩,在该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他带领团队研制的湘云鲫2号、杂交翘嘴鲂、鳊鲴杂交鱼、合方鲫,获得了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证书,游进了无数张餐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刘少军就已经着手研究鱼类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倍性操作了。因为生殖隔离的存在,自然界中,除非极端环境下,一般两种不同的鱼类不会自然杂交。因此只能创造特殊环境,让它们交配。在如此低概率的情况下,一年能做一两个鱼类远缘杂交组合就很不容易了。

对刘少军和他的团队来说,每一个新鱼种的出现都像是一场奇迹。他们在选择远缘杂交研究亲本时,往往以鲫鱼、鲤鱼、团头鲂(俗称鳊鱼)、鲌鱼、草鱼等非常普遍的经济鱼类为主,这些鱼更常出现在人们的食物谱系里。刘少军说:“以前做鱼类研究是为了攻克‘吃鱼难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才能‘吃好鱼问题。”

每年的3月至6月是鱼类产卵季节,刘少军只要在长沙,一定待在实验基地劳作干活。

“鱼类产卵从凌晨四五点就开始了,我们要观察鱼类产卵情况,作息时间就得跟着它们走。”刘少军对此习以为常。

早出晚归,一次次从成百上千条杂交鱼里收集珍贵的精液、卵子,小心翼翼放进培养皿里守候奇迹出现。刘少军总是说“像养崽一样,天天看着”。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渔民”,连他的QQ和微信名都是“fish farmer”。

这些杂交后代中,每代至少需1年才能性成熟,有的需要2年、有的甚至需要4年及以上才能性成熟,研究才能接着做下去。而且,鱼类远缘杂交后代中可育的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非常少,即使是可育的后代,一般其精液和卵子质量也非常差。这就要靠研究者精心设计、耐心收集、积少成多来做实验。

科研除了坚持,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刘少军带着团队精心设计、耐心收集。他们在近30年的时间内做了37个杂交组合,其中30个组合能够形成存活后代。也因此,揭示出了远缘杂交的相关遗传和繁殖规律,为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建立起適合于鱼类远缘和近缘杂交的一步法育种技术和多步法共性育种技术等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些规律的得出完全依靠一个一个实验数据的积累和归纳分析而获得,教科书中找不到可借鉴和模仿的例子。”刘少军每每以此为例来鼓励大家勇于创新。

偶尔,刘少军也会让一些同事感到“苦恼”。湖南师范大学生科院的门卫感叹:“每年的大年三十,我都不想开学院大门了,刘少军教授却总是会和其他的节假日一样,准时准点来到学院工作,我想偷偷懒都不行。”

刘少军带领团队研制的湘云鲫2号、杂交翘嘴鲂、鳊鲴杂交鱼、合方鲫,已经获得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证书,并推广到多个企业,通过“良种良养”进行产业化推广,受到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不仅仅是一个科研渔夫,更重要的使命是教书育人,这才是我的老本行。”每每聊起学生,刘少军总是满脸慈爱。

30年来,他坚持在教学一线,鱼塘就是他的课堂。他培养了25名博士和73名硕士,为我国水产研究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刘老师是我们师兄弟的偶像,对待科研非常严格,每天到基地巡池两三次,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大年三十那天都在给我们发短信,探讨研究想法。”师从刘少军、现在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胡方舟说,“更佩服的是他的火眼金睛,每次巡池总能找出我们没发现的问题,一眼就能指出鱼儿健康状况、寄生虫等问题。”

刘少军的助手、38岁的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覃钦博回忆:“2008年冰灾的时候,刘老师带着我们坚守在基地,每天带头破冰,很多鱼类杂交鱼品系等宝贵的鱼类资源材料才得以保留下来。”

“为我国鱼类遗传育种和健康养殖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研制一批优良鱼类品种;推动实现湖南千亿渔业产值目标,促进湖南乃至全国现代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刘少军团队明确要追寻的目标。归根结底,还是要让大家都吃上好鱼、吃上放心鱼!(据红网、新湖南)

猜你喜欢

湖南师范大学渔夫鱼类
鱼类运动会
引发海啸(上)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天皇版“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