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尉的女人》之元小说叙事
2019-03-17李黎
李黎
摘要:《法国中尉的女人》自1969年问世以来便引起英美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被誉为20世纪世界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者约翰·福尔斯在此书中大量运用后现代小说的主要形式之一即元小说叙事,本文试图从元小说、元小说特征的体现、运用元小说形式的原因这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约翰·福尔斯;元小说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 048 - 03
古今中外的传统小说创作基本都以反映论为指导,将现实生活视为文学创作的唯一来源,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反映。尤其是强调真实的现实主义文学更是致力于创作出与现实生活别无二致的文学作品,读者越是沉浸其中、不分虚实,说明作品逼真程度越高。现实主义领域十分经典的著作《鲁滨逊漂流记》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丹尼尔·笛福运用第一人称叙述角度,以物理时间发展为线条,将主人公鲁滨逊孤身一人在荒岛生活的经历事无巨细地全部描写出来。作者从始至终都在引导读者相信这部作品所述都是真实可信的,完全遵循了现实主义追求真实的原则。不论是丰满各异的人物形象,还是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都是在为真实可信服务。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社会产生巨大变革,在后工业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人们对现存价值观产生了更严重的怀疑,个体性更加突出,绝对被相对代替,事物被碎片化。彻底反传统、摒弃真理、转向写作自身等都是后现代小说的特征。元小说是后现代小说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作为一种写作手法与传统小说写作手法完全不同。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自1969年出版以来引起各界的热烈反响及广泛讨论,被誉为20世纪世界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者在这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元小说的写作手法,本文意在分析这些写作手法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体现及原因。
一、元小说
元小说是后现代小说的主要形式之一,也叫“超小说”“后设小说”,是关于小说的小说。它的兴起与以索绪尔语言学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以尼采哲学为代表的对理性和理性化的拒斥的现代哲学思潮以及文学本身创新的发展关系密切。20世纪70年代以来,元小说较为风靡,但对于元小说的定义始终引发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元小说是一种新的讽刺小说,有的认为是一种边缘性文本,还有的认为是一种表现作者自身意识的文学形式或者说是写作手法。
关于这几种说法,我最赞同的当属元小说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一说法。传统小说更注重的是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环境的描写等,是靠近真实的虚构,意在让读者阅读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其中,从而相信作品所叙述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相对于传统小说而言,元小说与之有巨大的差异。元小说更关心的是小说被作者创造的过程,关注它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因此也叫关于小说的小说。小说在叙述的过程中往往夹杂对于叙述本身的叙述,故事情节与叙述评论均为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不断强调突显其自身意识,在小说中以各种方式探讨小说的情节、意图,不断向读者强调小说的虚构性。作者为达到以上这些目的通常会采用戏拟、露迹、时空穿插、开放式结尾、人物不确定性等艺术手法。总的来说,元小说主要的特征有两种:自揭虚构、批评与叙事相结合。作为后现代小说的主要形式之一,元小说彻底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原则及创作手段,打破了真实感,强调了虚构性。
二、元小说特征的体现
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在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大量运用了元小說的创作手段,主要有戏拟、露迹、开放式结尾、时空穿插等,充分展现了这部作品的元小说性。
首先,戏拟是为达到讽刺戏谑的效果而对某一种风格或某一作家作品的模仿,实质上是一种破坏性的模仿。作者尽可能在风格、措辞、环境等方面还原被模仿作品,但主题、效果等又是相距甚远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被称为新维多利亚小说,因为它是一部模仿维多利亚现实主义小说的作品。作者对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小说进行模仿并且相当成功,得到了很多英美批评家的赞赏。他运用全知全能的叙述角度描述维多利亚时期的故事,并且对当时的政治地理知识了如指掌,各种地点风貌、人物形象的详细描写都与维多利亚现实主义小说极其相似。作者模仿的还有每章开头引用的警句,其中包括不少著名人物,如哈代、简·奥斯汀、马克思等。
其次,露迹是元小说最为显著的特征,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通过种种方式主动将小说虚构的本质暴露出来,在叙事过程中将人为因素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一点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十分明显,作者在叙述维多利亚时期故事的时候经常会突然以叙述者的身份出现,提醒读者故事是虚构的,一再表示叙事者也就是作者本人并不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人。又比如第十三章的“我不知道。我正在讲的这个故事完全是想象的。我所创造的这些人物在我脑子之外从未存在过。”[1]作者直接跳出来说故事是自己想象的,所有人物也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直截了当地将小说虚构的本质暴露在读者面前。
然后,人物的不确定性也是这部作品的魅力之处。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命运都是不确定的,萨拉这一主人公在作品中并没有很确切地指明其真实身份。在读者被查尔斯与萨拉之间的情感纠缠深深吸引,沉醉其中的时候,作者又在第十二章结尾突然写到“萨拉是谁?她是从什么样的阴影里冒出来的?”[2]甚至在三十九、四十章出现了一个妓女也叫萨拉并且与查尔斯发生了性交易。这种对于人物的不确定性也体现出小说的虚构性。
再然后,这部小说是开放式结局,作者写了三个不同的结局供读者选择和任意想象。在这里,作者不再是唯一能主宰人物命运的人,读者也可以进行选择和想象,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三种结局各有自己的合理性和用意,将真实性彻底打破,明白告知读者小说的虚构性。
还有时空穿插,作者认为小说家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真实地反映现实。因此生活在20世纪的约翰·福尔斯为体现当下的现实生活,他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故事及景物描写等内容中经常穿插20世纪的日常事物。比如第三章中的“今天,拥有财富的最常见症状之一是具有破坏性的神经官能症,而在他那个世纪则是平静的百无聊赖。”[3]又如第十一章中的“玛丽的曾孙女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二十二岁,长得很像她的祖先,她那张脸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因为她是英国著名的年轻电影演员。”[4]维多利亚时期与20世纪之间巨大的反差显然也有力地暴露了故事的虚构性,令读者在了解维多利亚时期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对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批评与叙事相结合也是元小说的一大特征。相较于传统小说为追求真实而将批评与叙事分开的做法,元小说是为打破真实而将批评与叙事结合起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时常对小说中人物或情节等进行评价,有时候还直接与读者讨论小说的创作技巧。比如在第十一章中作者对文中的女性进行比较,“在前面已经出现的三个年轻女人中,我认为玛丽是最漂亮的一个。”[5]又比如第五十五章中,作者不知该如何安排查尔斯的命运,“我的问题是,我到底该怎么处置你?”[6]作者在小说中公开坦诚自己对于主人公命运安排的困惑及犹豫,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说的创作过程及情节发展。
三、运用元小说形式的原因
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后现代小说体现了大量的元小说特征,作为一部实验小说无疑是成功的。那么,作者运用如此多的元小说叙事的原因是什么?首先,《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对于20世纪60年代“文学衰竭论”和“小说困境论”的有力反击。约翰·巴斯曾认为整个西方文学,尤其是小说在形式和技巧上都已走到了尽头。戴维·洛奇也曾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小说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困境。从他们身上不难看出当时西方小说界处于低谷状态,不少学者对西方小说的发展持悲观态度。但约翰·福尔斯对此却持不同态度,他不认为小说发展已经穷途末路,不管是小说的形式还是创作的技巧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他在进行《法国中尉的女人》创作时不拘泥于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敢于突破已有形式技巧,在叙事形式方面大胆创新。福尔斯叙事上的革新和突破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独特的叙事理念和手法曾在一定时期为陷入低谷的西方小说指明了方向。作者通过揭露故事的虚构性,打破传统小说闭合的空间结构,形成开放式结构等,突破了西方小说传统的叙事方式,增加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他的艺术创新对传统小说提出挑战,同时也对小说发展已终结的看法提出质疑和有力反击。
其次,《法国中尉的女人》作为一部新维多利亚小说通过对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仿写对当时的盛世神话进行除昧和批判。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巅峰时期,是大英帝国最为强盛的时代。在国势强盛、科学昌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大环境中,维多利亚人表现出自满、乐观的精神特征。但在富强的背后,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明显,种种问题隐患不在少数。进入20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兴盛和稳定发展的时期已然成为过去。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英国的霸权地位,社会动荡不安,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和理想遭到了新一代的怀疑。約翰·福尔斯在作品中讲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个底层家庭教师萨拉的人生经历,通过让底层人物发声来颠覆宏大叙事。宏大叙事是一种完整的叙事,与政治意识形态关联较为紧密,是具官方性质的主流叙事。《法国中尉的女人》对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小说进行了仿写,运用元小说中戏拟的方式对那个时期进行讽刺和戏谑,以达到批判维多利亚时期盛世神话的目的。
最后,约翰·福尔斯作为一个存在主义者十分重视自由,在其作品中对于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有很明显的表现。关于人在一个荒诞、丑恶、冷酷的现实世界中如何获取自由和存在的意义,《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小说主人公萨拉是维多利亚时期处于底层的女性,她出身卑下,受过良好教育,却因流言蜚语而声名狼藉。萨拉与同时代的女性相差很大,她崇尚自由,甚至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不惜编造谎言使自己名誉受损。开放式结局的其中一个是萨拉拒绝了查尔斯的求婚,选择独立生活。这一结局无疑是萨拉追求自由、独立的美好见证,也是作者本人追求自由的一种体现。作者在小说中大量运用元小说创作手段,对故事人物、情节等的评价,或是开放式的三个结局都充分体现了他对于自由的追求以及自主性的强调。
四、结语
《法国中尉的女人》自1969年问世以来便引起英美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样在世界范围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于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者通过戏拟、露迹、开放式结局等元小说的形式手段在小说叙事形式与技巧上突破传统,给予当时处于低谷的文学界新的希望。总而言之,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西方小说的发展困境,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2][3][4][5][6](英)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M].陈安全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年.
[7]张小彩,刘陈艳,《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后现代主义解构视角[J].中北大学学报.2010(6).
[8]李丹.从“历史编撰元小说”的角度看《法国中尉的女人》[J].外国文学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