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牛苹果园金纹细蛾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控技术

2019-03-17黄小静温雅雍陈国亮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年8期
关键词:花牛杀虫越冬

黄小静,温雅雍,文 钰,陈国亮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植保植检站,741020)

天水市麦积区是花牛苹果的原产地,目前种植面积达41.2万亩,年产量45万吨,年产值13.4亿元,花牛苹果已成为天水市果品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麦积区先后建成涉及花牛、马跑泉、甘泉、麦积、伯阳等5个乡镇8大流域的花牛苹果基地,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优质花牛苹果示范性生产基地。虽占据地域、品牌、品种之优势,但近年来受栽培管理、生态失衡、气候变化及科技投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苹果病虫害逐年加重,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正在逐年加大。据调查,天水地区苹果害虫有10余种,其中金纹细蛾已由过去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危害日益加重。严重发生年份果园叶片被害率在30%以上,造成受害果树早期落叶,不但使当年产量损失,而且对次年枝条生长、花芽分化都有重大影响,致使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给果农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控制其危害,笔者从2012—2018年开展了苹果园金纹细蛾发生规律调查,并根据当地实际总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

1 调查材料及方法

1.1 调查点基本情况

调查点选在花牛、马跑泉、甘泉、麦积、伯阳5个苹果种植的主产镇,海拔1300~1600米的山腰地带,该区域内土层深厚,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降水适中。主栽品种为首红、栽培二号、瓦里、俄矮、天汪一号、阿斯6个品种,栽植行株距4米×2~3米,亩栽56~83株,树龄10~15年生。

1.2 调查方法及时间

采取果园大范围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时间从3月下旬开始至11月上旬结束,通过实地观察记录危害叶片情况,同时利用金纹细蛾的趋光性、趋黄性、趋性信息的特征,通过设置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等植保辅助器械进行调查,每3天详细记录1次采集到的信息,通过统计可摸清每代羽化高峰期及成虫发生世代。

2 发生规律分析

2.1 发生世代

通过调查统计表明,金纹细蛾在花牛苹果产区1年发生5代,以蛹在被害的落叶内越冬。第2年3—4月苹果萌芽期开始越冬代羽化,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危害,第2代7月上旬至7月下旬危害,第3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危害,第4代9月下旬至10月危害,随后在落叶中化蛹越冬,每代历期约40天,后期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喜欢在早晨或傍晚围绕树干附近飞舞,进行交配、产卵活动,其产卵部位多集中在发芽早的嫩叶背面,发生高峰期集中在6—8月。

2.2 活动规律

根据多年观察,金纹细蛾成虫具趋阴、趋光、趋黄性,天气炎热的中午多静伏于郁密的枝叶下,活动相对较少,而早晨、傍晚及夜间活动频繁,此期间杀虫灯诱捕到的成虫数量最多,同时在苹果园悬挂的黄色粘虫板上大量捕获到金纹细蛾成虫,并且在苹果树内膛悬挂的粘板上捕获的数量明显多于外围。

2.3 危害特点

金纹细蛾主要为害叶片,造成早期叶片失去功能、脱落,进而导致营养供给不足,影响后期果实生长发育。一般越冬代对苹果不造成危害,以后各代危害逐渐加重。刚孵化的幼虫咬破叶片下表皮蛀入叶内,在下表皮与海绵组织间串食叶肉,使表皮与叶肉逐渐脱离,叶片正面呈现网眼状细小斑点,叶片背面表皮鼓起皱缩,被害虫斑呈椭圆形,有黄豆大小,透过网眼可看到黑色幼虫粪便,危害特点也是果树基部叶片危害重于上部,内膛叶片大于外围。

3 发生原因分析

通过近年来的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发现全区金纹细蛾的大面积发生主要有如下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苹果栽植面积的激增和果园种植结构的调整为该虫提供了适宜的寄主和生态环境;二是由于前几年果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破坏了生态平衡,既提高了金纹细蛾的抗药性,又杀伤了其种群消长中的控制因素天敌;三是随着气温逐年上升,给该虫提供了适宜于生长发育和安全越冬的条件;四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前期防治重视程度不够,放任其危害,以致危害逐年加重。基于以上原因,最终导致金纹细蛾在麦积区连年发生,目前上升为苹果园主要害虫之一。

4 防治技术

金纹细蛾发生普遍、世代多、虫量大,必须要因地制宜进行防治,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集成农业防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联合防控等方法,才能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4.1 农业防控

苹果金纹细蛾主要以蛹在落叶虫斑内越冬,落叶后至萌芽前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的落叶并及时烧毁,消灭叶片内越冬蛹,从而降低来年虫源量;结合夏季、冬季修剪及秋施基肥,翻耕树下土壤,及时铲除苹果树根部萌芽,清除害虫越冬场所,消灭越冬虫蛹。

4.2 理化诱控

(1)杀虫灯诱捕成虫。金纹细蛾的危害特点是幼虫在叶片内部啃食,一般药物防治有一定难度,利用金纹细蛾成虫趋光性特点,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捕成虫。每40~60亩果园设杀虫灯1盏,将灯挂在距地面2.5米高处,诱捕时间从4—9月,每天18:00至第2天6:00开灯诱杀。通过调查统计,频振式杀虫灯不但能诱杀金纹细蛾,而且对苹小卷叶蛾、桃小食心虫、银纹夜蛾、天牛等20余种苹果主要害虫均有诱杀作用。

(2)性诱剂诱捕成虫。每年6—8月是金纹细蛾成虫发生盛期,利用性诱剂可诱集金纹细蛾雄成虫,干扰交尾,降低有效卵基数,从而实现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果园内设置性引诱剂诱捕器,每亩按对角线法悬挂性诱剂5个,悬挂在距离地面1.5米的树枝上,每3天清理1次,每月更换1次诱芯,诱捕成虫。

(3)黄板诱捕。利用金纹细蛾的趋黄性,每亩地悬挂20~30个黄板进行诱杀,用铁丝或绳子穿过金纹细蛾黄色诱虫黄板的2个悬挂孔,将其固定好,将黄色诱虫黄板两端拉紧垂直悬挂在苹果树内膛上部进行诱杀,此种方法和杀虫灯诱捕一样,在诱杀金纹细蛾的同时也可诱杀大量其他危害苹果的主要害虫。

4.3 生物防治

金纹细蛾的寄生性天敌很多,主要为姬小蜂和跳小蜂。在果园内释放跳小蜂,由于其发生代数和发生时期与金纹细蛾相吻合,秋季寄生率在50%以上,应加以保护利用。另外草蛉、瓢虫等对金纹细蛾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化学防治时注意农药的选择,避免使用有机磷类和菊酯类等对天敌杀伤力强的化学农药,以防杀伤天敌。

4.4 化学防治

金纹细蛾第1代和第2代幼虫发生比较整齐,也是重点防治时期,初次防治应在果园落花后立即用药防治第1代初孵幼虫,药剂可选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8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等,效果较好。落花后20天左右是防治第2代幼虫的关键时期,以后每隔20天左右防治1次,连续喷2~3次药,可有效控制金纹细蛾的发生危害。同时,应减少有机磷等广谱性农药的使用,可有效保护天敌。

猜你喜欢

花牛杀虫越冬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富士行情稳弱 花牛价格走低
花牛歌
花牛歌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
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
兔小哥与花牛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冬季西葫芦越冬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