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牛产业文化研究
——以通辽地区为例
2019-03-17包秀慧
包秀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通辽地区的社会文化状况与当地养牛业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通辽的养牛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催生了独特的畜牧业文化元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通过日益蓬勃发展的民族企业得以彰显。牛产业本身是一种以游牧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和工业生产方式结合而成的多元生产方式,因此,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对牛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突出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要求,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总纲,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从牛产业文化视角洞悉基于通辽当地自然源流及生计基础的草原文化,可以为当地发掘牛产业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培育和保护内蒙古地方性牛品种及牛产业提供文化意义支撑。在一定意义上说,通辽牛产业文化不仅成为当地畜牧业文化的一种象征,而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一、通辽地区具有优良的牛品种资源
通辽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即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通辽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多样,长久以来具有适宜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据《内蒙古通史》记载,在辽代,通辽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为西辽河台地平原区,既有山地,也有平原,河谷平原易于农牧业的发展”[1]。当时的畜牧业区域主要分布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
通辽地区为干旱和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为牧草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草原类型有温性草甸草原类、温性典型干草原类、低地草甸类等。通辽市天然草牧场适合养牛的牧草资源丰富,草牧场饲用植物185种。”[2]通辽市政府自2002年起,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区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的实施办法》,依法促进规范耕地、草牧场经营权流转,完善落实承包责任制,引导土地流转、禁牧、休牧,有效保护草原牧草生长,[2]使得养牛的自然生态得到进一步优化和保证。截至2016年底,通辽地区草原面积512.85万亩,其中草原可利用率为91.3%。作为“中国黄牛之乡”,通辽地区的牛肉类产量位居自治区前列,同时也是我国农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2010年至2016年,通辽地区牛存栏327万头,居全区首位,其中“科尔沁牛”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地区农牧业产业化位于全区前列[3]。
通辽地区牛产业资源结构多样。蒙古牛(草原黄牛)是当地牛产业的基础性品种,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并且牛乳品质优良,乳品蛋白含量和乳脂率均高于其他后续改良品种。蒙古牛一般分布在湿润度为27%以上的干草原地区,生存所适应的自然生态条件一般为海拔1000~1500 米,生存环境年平均气温0~6℃。蒙古牛所饲主要牧草为禾本科和菊科,间有豆科牧草。[4]蒙古牛天生具有灵性,与畜主呼应关系较好,役用耐力较大。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实施休牧、禁牧和轮牧政策之前,通辽地区的牧民主要采取传统的放牧及饲养方式。因此,蒙古牛的饲养大多是终年放牧的粗放型饲养和管理方式,一般150~200头为一群,没有棚圈。“春季积雪融化后,牛群多在河流、湖泊附近游动放牧;七八月期间气温炎热,蚊蝇增多,有的地区实行夜牧。”[2]蒙古牛的繁殖能力很强,无论是在冬季长期积雪、最低温度-50℃以下,还是夏季最高温度35℃以上的条件下都可以繁殖后代。“蒙古牛的繁殖率一般为50%~60%,犊牛成活率为90%。”[4]蒙古牛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抓膘能力,并具有优良的肉乳兼用体型。根据《中国牛品种志》,在特定条件下,蒙古牛平均屠宰率为53.04%±2.76%,屠宰净肉率为44.6±2.9%,骨肉比为1∶5.2±0.5。[4]即使在目前通辽地区1080万亩草畜平衡区实行小畜全年禁牧、大畜半舍饲和划区轮牧的条件下,蒙古牛的生长能力依然很强,繁殖率依然很高。
内蒙古自治区在20世纪80年代培育的其他品种的牛,都是以蒙古母牛为基础引进外来牛品种杂交培育而成。例如,科尔沁牛、西门塔尔牛和荷斯坦牛都是以蒙古母牛为基础,引进国外牛血统而育成的。科尔沁牛是我国培育的一种乳、肉兼用型牛品种,主要以蒙古母牛为母本,三河牛、西门塔尔牛为父本,经过杂交、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而培育成,具有耐粗饲、耐寒、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产奶量高、育肥性能好等优良特点。该牛种类主要分布于通辽市科左后旗、扎鲁特旗、科左中旗等地。成年科尔沁牛屠宰率为57%,日平均产奶量约12kg。[2]根据2019年通辽市政府报告,通辽地区科尔沁牛获全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一名。[3]中国西门塔尔牛是通辽地区培育的另一种我国优良牛品种,属于乳、肉、役兼用型,是适应内蒙古草原生态的草原型西门塔尔牛,是以科尔沁牛为母本,以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为父本,进一步级进杂交培育而成。主要分布于通辽市科左后旗、扎鲁特旗、科左中旗和科尔沁区。该牛种屠宰率约为62.44%,净肉率约为52.89%,育种场母牛日平均产奶量约为13kg。常年放牧条件下,母牛产奶乳脂率达到3.854%。[2]另据相关报道,通辽地区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满洲里海关累计向香港地区输送了万余头以西门塔尔牛科尔沁种为主要品种的通辽肥牛。据满洲里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止3月28日)经该海关累计向香港地区共输送900余头通辽肥牛[5]。荷斯坦牛属于引进的牛品种,属大型乳用牛,母牛个体约650~750kg,平均年产奶量为6000~7000kg,含脂率达到3.6~3.8%[2]。
二、通辽地区的牛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有观点认为,游牧生产方式在现代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逐渐减小,对人类社会总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不可同日而语。虽然随着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特征的现代世界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工业化的浪潮几乎席卷世界各地。但依据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每种文化类型都是适应环境的产物,都有其历史价值和独特性。因此,即使在现代社会,工业文明也不能消弭游牧文明的价值。工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同一时空中存在,增加了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牛是农业动力、动物性蛋白质及粪肥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辽地区牛产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安全、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牛的饲养过程基本无公害并适合循环立体产业的发展。通辽本地牛不挑食,干羊草、秸秆饲料(青贮饲料、黄贮饲料)、豆荚等均可采食。牛具有爱护草原的自然习性,即牛在采食牧草的时候,一般留下6~8 cm左右的牧草根茎,这使得来年牧草能够正常生长。牛在广袤的草原上散落游荡,自由觅食各类牧草的过程,较少地造成草场的枯草、烂草,同时也减少了各种腐生型霉菌的滋生,既保护了牛本身,也保护了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态安全。草地及其他不为人食的粗料,为牛提供了大部分饲料,饲料再经过牛胃反刍过程的细菌合成过程,把饲草转化为人所需的肉等其他蛋白质,并且把大部分太阳能转化为人的食物[6]。
由于牛本身的采食量较大,每天可采食15~20kg的草料,除了产出牛乳、肉等产品外,可排泄30~40kg的粪便。过去牛粪一般用于烧火取暖,但目前一般用于有机肥料的制备,用以回馈土壤,通过土壤微生物的降解,形成氮、磷、钾等元素,为牧草生长所需。据此,长年以来牧民的游牧活动会有常规路线,这样能利用由于往年的牛粪提供的有机养分而形成的草场作为牛采食的草料,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过程。根据一位日本学者对草原牛粪的研究结果,三年左右的牛粪(音译:呼和阿日嘎拉)燃烧形成的烟,能杀死300多种微生物病毒。通辽地区的牧民也经常用燃烧牛粪的烟来熏肉以防肉变质,这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牧民也经常用牛粪代替树木等植物来作为燃料,从而避免了对当地植被的破坏。
通辽地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也对玉米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玉米的年综合转化能力达到505万吨。通辽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玉米作物,不仅玉米产量高,而且同时产出数量庞大的玉米秸秆资源,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和畜牧生产方式的有机结合。玉米秸秆在特定条件下腐熟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在我国北方,温度是影响微生物腐解秸秆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辽地区不仅冬季土层封冻时间较长,而且秋季气温也较低。通辽地区玉米秸秆产量大,还田后腐熟较缓,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使作物播种后播层漏风,影响正常发芽。牛可以食用这些纤维较多的粗料,并且通过反刍过程消化30%~80%[6]。牛采食玉米杆,“可以利用干物质总量的15%,收贮后利用率可提高到60%;如采食与收贮两法结合,约可利用至70%。”[6]因此,牛产业对玉米秸秆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玉米秸秆转化为饲料,减少了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成为牛开春后的主要饲料。据M.E.恩斯明格的统计,肉牛每生产一磅的产品所需的饲料在各种家畜和家禽中是最多的,即肉牛每增一磅活重,需9磅饲料。[6]通辽地区每年产出的玉米秸秆,通过黄贮饲料、青贮饲料的形式,过腹转化为优质牛乳、肉产品。目前,全市建设永久性玉米青储窖,主要用于加工玉米青储饲料,有效消耗和处理了玉米秸秆资源。因此,通辽地区通过牛产业转化大量的农业废料,形成环保型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减少了农牧民的饲料投入和成本,获得了良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三、适应草原生态环境的通辽牛产业文化
人类学家斯图尔德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强调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根据斯图尔德有关文化生态学的观点,人类生活的物质环境对人类社会的文化制度和社会风俗均有着重大影响。一定的自然环境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所形成的社会组织模式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文化模式。但这种观点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生活在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中的人民,充分发挥了他们适应和改造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现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和双向选择。
过去,有人类学的观点认为,在畜牧业经济中,人们获取食物的方式是分工程度不高的“生计经济”,主要是为了满足自我消费。虽然认为“生计经济”在发展阶段上低于工业经济的观点有单线进化论的嫌疑,在这里暂不讨论工业文明在发展阶段上是否必然高于游牧文明。但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如今再用这种观点看待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免有失偏颇。迄今通辽地区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牛产业发展模式及相关文化,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专业分工的、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工业化”经济。通辽各族人民不断适应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振兴发展本地牛产业,从而不断催生出独特的民族文化,使游牧生产方式与工业生产方式相结合,阶段性地实现了乡村振兴和农牧业现代化。以牛产业“文化丛”为代表的通辽地区畜牧“文化区”的发展,也得益于通辽地区民族企业的蓬勃发展。
(一)绿色排酸牛肉文化案例
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尔沁牛业)坐落于通辽市,是我国牛产业中的知名企业,其生产的独具特色、优质的牛肉产品畅销欧亚。该企业落户于通辽是因为通辽既有悠久的游牧文化历史,又有牛品种多样性的优势。企业拥有牧草种植基地和草场约40万亩,育肥牛存栏约10000头。科尔沁牛业的产品经过精心打造和系列化发展闻名遐迩,安全、优质的科尔沁牛肉获得了多项国际贸易认证,包括中国绿色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并被指定为向我国香港、澳门地区提供活牛的定点企业。
为了满足国内外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开发出冷鲜肉、热鲜肉、冷冻肉系列产品及优质的排酸分割肉系列产品,与传统的工艺牛肉产品相比,这些产品具有口感滑润、煮熟快、风味独特的优点,尤其是以“科尔沁肥牛体验店”为平台推出的各类涮牛肉系列,受到国内外各界消费者的青睐和赞誉。另外,该企业还生产出礼品级分割肉精品牛肉系列,成为人们赠送亲朋好友的特色礼品,发扬和推广了内蒙古民族文化。作为现代化的大型绿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科尔沁牛业已经形成为内蒙古地区牛产业文化代表性企业,并衍生出一连串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二)风干牛肉文化案例
一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定的生产技术。风干牛肉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草原牧民自古就有晾晒牛肉干的习俗。内蒙古罕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坐落于通辽市的以牛肉干为主打产品的知名企业。除主营风干牛肉系列肉制品外,为了弘扬内蒙古牛肉文化,企业还进行了蒙餐文化的研发和推广以及其他民族特色产品项目的开发。其罕山牌牛肉干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企业销售网络也扩展到全国其他地区,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传递草原人民盛情的文化产品。据调查,仅罕山牛肉干产品每天由通辽市通过快递公司向外地亲戚、朋友邮寄的风味各异的风干牛肉产品有2吨以上,在罕山本企业餐饮部每天消费的牛肉干就达到1吨左右。
罕山集团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罕山牌牛肉干产品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其自身的产品价值,成为了一种传递通辽地区风土人情和人文情怀的不可替代的文化载体。罕山品牌为推广和传递通辽牛肉产品文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传承和发展了传统蒙古族牛产业,打造出独特的草原生态文化新元素,带动了通辽地区牛肉干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式品牌的牛肉干产品如“西山香牛肉干”“广发草原牛肉干”“草原旭日牛肉干”等,各有风味特色。
(三)牛奶制品文化案例
人类目前消费的乳产品主要是牛乳,主要原因之一是牛乳单位个体产量高。内蒙古蒙牛乳业科尔沁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通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生产出多种乳制品及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文化。据笔者田野调查,该企业于2013年成立,其选址在通辽市是因为通辽市是内蒙古东部区主要的牛乳生产基地。该企业产品主要有液态奶系列、酸奶系列、冷饮系列等。上述现代化工艺生产的奶制品虽然品种繁多,生产规模大,但除此之外的传统的奶制品制作工艺亟待挖掘和保护。例如,将牛奶自然发酵后,上面形成的奶油蒙语称为“乌日莫”,口感滑润、风味独特。将“乌日莫”收集后,下面是酸香可口的酸奶。将此酸奶煮沸后产生奶豆腐和“艾日嘎”。“艾日嘎”是草原人民十分喜爱的酸饮料,具有助消化、解毒、解酒等神奇功效。如果把“乌日莫”加热,析出的黄色液体称为“黄油”。手工制作的“黄油”风味纯正,具有润肠、温中,治疗腹痛等功效,也有帮助初生婴儿排泄胎粪的良好功效。析出“黄油”后,锅底沉淀的干物质蒙古语称为“朱澈嗨”,其风味酸香兼备。
(四)牛皮制品及文化
通辽地区除牛肉、乳产业等,也形成了牛皮制品的手工艺产品及文化。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具有使用牛皮毛制品的悠久传统。据《蒙古民族通史》记载,牛皮可用来制作各种生活皮具、工艺品和其他容器等。如衣服、帽子、被褥、帐篷和帐内垫铺,鞋靴、马鞍、缰绳、马肚带、箭囊和甲胄等[7]。通辽地区科左后旗的民族用品厂手工制作民族服饰,如皮带、皮衣、皮手套、皮鞋、皮靴服饰和其他用品,另如马鞍、马龙套、马车牵绳等。在草原上,由牛皮制作而成的皮具具有携带轻便及使用方便的特点。金属容器和陶瓷容器较沉重,不易携带,故牧民盛水和乳等液体多用革囊,亦称皮桶、皮袋。牛皮囊一般是盛装酒的容器,携带方便,不易破碎,且造型美观,极具艺术感。牛皮囊制作样式多样,有些像牛角,有些则呈扁囊状[7]。
牛皮革制品文化目前有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例如,用牛筋经加工处理,捻成具有强大的拉力筋线,用于缝制衣帽甲胄,也可以制作成弓弦,这种弓弦弹性大,故称良弓。由于筋线的耐磨性和强大的韧性,现如今已作为马头琴的弦,可产生浑厚、极具震撼力的悦耳声音。另外,牛皮也是制作牛皮沙发、皮椅、皮床、皮箱等的原料。
四、发展地区牛产业具有文化意义
蒙古牛是通辽人民基于牛对草原生态的适应性而筛选培育出的优秀牛品种。目前,区内牛的其他改良品种基本以蒙古母牛作为基础。改良品种牛的数量逐渐增多,而蒙古牛的数量逐渐减少。不仅要保护蒙古牛地方品种,而且要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实现牧区现代化,这对保护其衍生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对通辽地区牛种质资源的保护
通辽市政府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的目标是加快建设肉牛产业集群,以及要新增优质肉牛存栏10万头以上。蒙古牛曾使草原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丰衣足食。根据生态人类学的观点,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程度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影响力呈反相关: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越简单,则人们对生存环境的依赖程度就越大。基于牛产业自身的特点,对于通辽地区的牧民来说,日常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复杂程度较低,因此,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大。如何避免通辽地区牛产业的“内卷化”是所面对的当务之急。“内卷化”的表述由克利福德·吉尔茨提出,即一种社会文化模式在一定发展阶段中逐渐僵化,无法进行自身的调节和发展。“内卷化”在牛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表现为牛种质无法得到保护和可持续生长,出现牛存栏数下降的现象;或基于牛产业而发展的畜牧文化自身无法创新发展,失去本民族社会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保护蒙古牛地方品种首先要克服“短频快”的急功近利思想。改良的新牛品种暂时表现出个体大、乳肉产量高的特点。但也应对牛产业投入的成本和产品的营养价值因素加以考虑。例如,地方蒙古牛的乳脂率比改良的荷斯坦奶牛高出3倍,同时具有饲料消耗量小、耐力强的优点。另外,改良的品种牛目前存在的很大问题是对疾病的抗性差。例如,对口蹄疫、腐蹄病、乳腺炎的抗性差。原始的地方牛品种是长久以来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的共同结果,服一方水草并能满足农牧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不断变化以及牛产业生产模式的不断改变,改良品种势必会暴露出其生态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缺陷。相反,地方原始品种牛会自然弥补其性状短板基因。因此,一定要对地方品种蒙古牛种质资源加强保护,使其作为优良的种质资源基因库不断延续。
其次,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及牧民生活造成损害的案例并不少。马克思主义十分注重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恩格斯认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8]显然,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牛为人类提供的主要是乳肉,如果改良的牛对某些人畜共患疫病抵抗力弱,那么对人类则是潜在的威胁。尤其“口蹄疫”“疯牛病”等很容易通过牛乳、肉向人类传递并造成人体感染,而地方蒙古牛对“口蹄疫”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虽然牛体“疯牛病”目前在我国尚未发现,但引进外来牛品种一定要有防范意识并对其严格检疫,要建立和完善基层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发展现代畜牧业及推动牧区现代化
我们不仅要关注农业问题,畜牧业问题同样理应得到充分关注。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辽地区发展现代畜牧业,不仅关乎地区草原生态保护及民族社会文化发展,而且涉及到乡村振兴、牧区城镇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及当地各民族团结。因此,要加强牧区产业结构调整,使地区经济发展积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因时因地转变牛产业发展方式,走适宜地区具体情况的生态牛产业发展道路。
对当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发展生态牛产业的重要环节,要重视对草场资源的保护利用。畜牧业对天然草场具有绝对依赖性,因此,保护当地生态资源,关键是要科学保护草场,防止草场退化、沙化,认真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坚持以草定畜、合理利用,防止草原生态持续退化。组织开展人工种草,对草原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保护修复[9]。通辽地区的科尔沁沙地是荒漠化防治区,是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划定的限制性开发区域。因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生态安全须被充分关注[10]。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的“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的要求,4月3日,中国·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项目可研论证会暨通辽市绿色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基金计划总规模10亿元,期限为7年。基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土地沙化的治理与草场的保护和培育具有重要联系,加大生态共同体工程能够促进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缺乏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西部民族牧区的畜牧业只有依托城镇化建设才能实现产业化发展。[10]根据这位学者对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牧区的调研,城镇化能够促使畜牧业的生产组织专业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劳动手段机械化以及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商品化和现代化。城镇化可以将分散的生产资源集中起来进行合理分配,并利用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和工业化生产模式来增加畜牧业生产的效率和收益。
通辽地区畜牧业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具有发展牛产业的天然优势。对此加大依托,可以培植现代经济产业发展增长点,建立牛产业产业化链条。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农牧业,突破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催生农村牧区新业态。虽然通辽地区也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牛肉产品的销售,但只是部分案例,并且没有形成广泛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这里并不是说利用互联网销售方式就一定是最好的产业发展方式,但牧民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基本处于牧区和农村,加之通辽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了节省地区牛产业发展的交通费用等成本,可以利用互联网,建设一种“以畜牧业产业化为链条,同时又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10]的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农村电商,建立起除牛肉和牛乳之外的多种经济模式来带动牛产业的发展,使产品辐射范围从本地消费圈扩展至其他地区。
继续培育可以科学利用地方优势资源的牛产业,不仅要加强原有的牛肉产品的生产加工,还要培植衍生产业的发展。提高肉类加工量的比重,提高牛产业产品附加值,依托牛产业的生产企业带动养殖业的发展,缓解畜产品产量与经济贡献度的矛盾。根据调查,由于对市场信息来源掌握能力不够,牧区大多数的牛畜产品的销售通常采取被外地散户上门收购的形式。因此,要加强各嘎查、苏木级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牧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加强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与牧民的联系和长期合作,降低市场机制对牧民收入的冲击。也应注重加强如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方便产品的运输。目前,通辽中心城区到各旗县基本实现了高等级公路连接,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保护地方牛品种具有社会文化意义
牛地方品种与改良品种之争不单是产业问题,同时也涉及民族社会文化问题。人与环境相辅相成关系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必须依赖于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如土地和动植物等自然元素。虽然人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若达到临界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过程就会遭到破坏。另外,从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论的维度看,自然环境对人具有影响,人的活动必然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虽然改良品种牛的生产性能相对较高,但对自然环境的抗性弱;本地蒙古牛品种的生产性能虽然相对较低,但对自然环境的抗性强。因此,要建立一整套兼顾保护与发展本地牛产业的农牧业产业政策与机制,平衡优化牛品种格局,从而保障未来通辽地区乃至内蒙古地区牛产业的安全、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使内蒙古地区的牛产业文化得以传承。
通辽地区优良的天然牧场和繁多的畜牧饲料资源,促成了独具特色与优势的牛产业及其衍生的民族社会文化。牛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当地蒙古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形成了自然生态、牛产业与蒙古族社会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牛的有机体的生物层与有人类参与的文化层之间交互影响。牛种资源改良变迁脉络及其生态功能和产品文化价值,反映了通辽各族人民适应自然生态的生存模式与智慧,以及重视、保护与挖掘牛种资源、确保牛产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识。
五、结语
通辽地区长久以来将牛产业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草原—牛—农牧民”三者达成的和谐统一和良性协同状态,不仅为地区草原生态的保护提供了内在依据,而且其蕴含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不断推动着本地草原文化的变迁和繁荣。牧民与牛共融的生态文化系统,使内蒙古牛产业与畜牧文化相辅相成,构成草原牧民勤恳劳作、维持生态平衡、适应生态环境并发扬和传承草原文化的壮美图画。
畜牧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是牛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牛产业文化的依托。草原牧民既感恩大自然的恩赐,同时又发挥勤劳与智慧的优秀品质。在今后的地区发展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团队保证当地优良牛种质的繁育,保证牛种质的培育和改良的科学化。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守住“绿水青山”,加强农用地环境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强化工业固体废料规范化处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通辽地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继续挖掘牛产业的附加生态效益,不断培植牛产业的文化增长点,使牛产业及其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要使传统的产业文化包容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内涵,摒弃不合时宜的发展方式,用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指导牛产业的改良与发展,使牛产业文化不囿于僵化的模式,不断注入与时俱进的新源泉,使牛产业的发展发挥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作为文化发展源源不断的“活水”,展现民族文化的勃勃生机。在具体操作上,既要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和牧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优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使牛产业文化的影响力能够造福人民,使该文化的资源能够取之于民、成果能够用之于民,服务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