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传统聚落建筑的生态审美与当代价值
——基于低碳的视角

2019-03-17隋艳晖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生态

张 剑 隋艳晖

(1.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威海 264209;2.威海职业学院,山东·威海 264210)

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是少数民族居民长期适应本土环境而构建的独特聚居形态,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反映了本民族人们对自然的认知过程以及改造自然的意识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就开始关注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单德启先生基于20多年传统民居聚落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传统民居应向地区建筑蜕变[1]。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传统聚落逐渐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和影响,聚落居民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以传统聚落为代表的本土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消亡危机。深入挖掘民族地区传统聚落建筑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探讨新形势下传统聚落建筑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对于提升我国文化国际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生态与低碳视角的引入

民族地区传统聚落建筑既是一种既成景观,更是文化的载体,其营造过程中贯彻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和生态美学思想[2]。曾繁仁先生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要从中国自己的传统出发,重视与继承发扬具有明显民族性并包含有当代价值内涵的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精神,尤其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的“天人合一”思想,重点是其生态智慧内涵,提出其应成为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3],在反思唯科技主义和工具理性统治弊端的文化氛围中,必将凸显其重要价值[4]。因此,民族地区传统聚落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本土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的时代诉求。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低碳经济作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而得到广泛认同,预示着崭新的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低碳”成为最为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学界开始思考如何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各阶段,最大限度地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人们提供具有合理舒适度的建筑使用空间,即低碳建筑[5]。在低碳经济的推动下,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发掘民族地区传统聚落建筑的低碳设计理念和思维。例如,余压芳等研究了西南梭嘎少数民族村镇传统建筑低碳性与传统性之间的相互关系[6];刘春腊等采用CVM方法评估了湖南上甘棠村传统聚落低碳景观总价值为108.89亿元[7]。因此,民族地区传统聚落建筑的低碳特征客观存在,并且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他们遵循自然规律,引导资源为建筑人居环境服务,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换取最佳的舒适度,是典型的低碳建筑,因其在当地居民中得到了长期的价值认同,而得以传承和延续,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聚落建筑的低碳文明与审美解读

(一)“负阴抱阳”的择居观

“择地而居”作为中国传统生态审美智慧的重要范畴[8],在民族地区传统聚落选址中普遍地表现为“负阴抱阳”,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或随地而行,这种格局有助于聚落最大限度地获得光照。“负阴抱阳”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强调了生态的多样性以及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东方智慧的整体思维模式[9]。在传统择居文化中,所谓的“居”并非简单的建筑,而是居所及其周围环境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强调的是居住空间与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自然环境的风水地貌,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循环规律,科学地进行建筑选址与布局,充分考虑山、水、林、土、光、风等多种自然要素,以自然之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最佳的舒适度,体现了“顺物自然”的道家生态存在论智慧,维系了万物的自然本性,维护了自然的和谐秩序之美,通过能量自循环避免了外力做功所导致的碳排放,世代传承,塑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观。

云南哈尼族人将村寨建在中山缓坡地带,此处坡度较平缓,坡顶保留着天然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发挥着固碳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形成了聚落适宜的微气候条件,而且为聚落居民提供源源不断的木材。聚落下方顺应地形而修建的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不仅为哈尼族人提供着赖以生存的生存资料[10],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完全依靠自然力量做功,无人为碳排放,而且明亮如镜的水田倒映着天空,构建了虚空相生、物我两忘的诗意栖居之地。生活在贵州东南地区的苗族聚落居民则以“共栖共存”理念处理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该地区地形复杂多变,素有“地无三尺平”之说。当地的聚落居民将建筑建在不适合耕种的陡坡、岩坎等地区,可以避免大规模开挖山体平整地基带来的巨大工程量,形成了半边吊脚楼鳞次栉比地“生长”于山岭山腰中的独特景观;而建筑的总体布局据地形变化而随高就低,曲折蜿蜒,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呈现出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之美[11]。

(二)“制器尚象”的造物观

“制器尚象”表达了中国传统设计美学和造物思想的核心方法。作为古人造物的杰出代表,传统聚落建筑为实现其居住功能而建,却体现着“人法自然”“法天贵真”的思想内涵。宗白华先生将“制器尚象”解释为:“象即中国形而上学之道也。象具丰富之内涵意义(立象以尽意),于是所制之器,亦能尽意,意义丰富,价值多方。宗教的,道德的,审美的,实用的溶于一象。”认为,造物“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热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12]传统聚落建筑通过巧妙设计将视觉审美艺术与使用功能完美结合起来,表达了本地居民崇尚自然的文化特质和精神风貌,表现为不同地区特色迥异的建筑形态,呈现出一种灵动的动态旋律之美[12]。

民族地区传统聚落建筑中的院落、天井、屋檐和开窗等结构及造型设计在空间艺术上,敛放自如,虚实相生,逸趣横生,与自然融为一体;功能上,舒适宜居,尤其在调节室内温度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例如,坡屋顶造型在传统聚落建筑中最为常见,造型虽然不同,却都在建筑顶棚与屋面之间形成良好的通风隔热层,起到了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吐鲁番地区为克服昼热夜冷的气候特征,减少室内外空气的流通与交换,当地聚落的生土建筑采用了厚土墙小开窗的结构,内部拱顶外部则采用了平屋顶,不仅居民生产生活,而且在视觉上营造了开敞的内部空间,给人以稳重、质朴、简洁、粗犷的自然艺术美感[13]。这正是中国建筑艺术“天地境界”的象征,表现出一种依于本源而居于天地之间的生态安居之美和与万物同和的生态安居意识。

(三)“知止尚俭“的选材观

人类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知止尚俭”的生态理念强调“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从而从根本上化解人类的过度欲求和向自然无限索取的心理诉求[8],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智慧与理念。这种生态自觉的生活态度在民族地区传统聚落建筑选材上表现为,本土自然材料成为民族地区传统聚落建筑用材的首选,并在可识别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选材中还贯穿着“顺物自然”的思想,即万物皆有“物性”,“天性所受,各有本分”,这种物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多样化的特征。取法于“道”,把握自然之物性,从而充分尊重材料之“物性”,营造的建筑,才能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秩序,维系和合之美。

从低碳的视角来看,就地自然取材可以显著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问题。湘西是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区,是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的中心产区,杉木以干材通直而著称,该地区的苗族聚落居民以杉木为主要材料搭建房屋,以杉木林为背景,使得建筑与环境之间在形态、色彩以及质感等方面达到了和谐统一。闽南传统聚落建筑在材料上素有“出砖入石”之称,独特的红砖外墙景观结合屋檐的装饰艺术构建了闽南地区独特的民居形式。而这种被广泛采用的红砖主要是由稻田泥土烧制而成的,石材则来自于本土丰产的花岗岩,并采用当地海产资源——牡蛎外壳作为生态装饰材料,使得建筑富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美感和生态质朴的自然之美[14]。材料的隔热保温和无污染是低碳意识的集中表现。隔热保温性能一是取决于材料的热稳定性,二是保证足够的材料使用量。材料的无污染则表现为天然和易降解性,石材、杉木等都是天然形成的可再生资源,不会产生碳排放,而且便于获取,成本低廉。最重要的特点是,建筑拆除后,这些材料都可以回收利用,不会污染环境,即使丢弃也能够慢慢分解或风化,回归自然。因此,民族地区传统聚落的建筑材料综合了生态性、地域性、文化性以及艺术性的特征,并实现了四者的和谐统一。

三、启示与当代价值

尽管民族地区传统聚落建筑的低碳文明与审美意象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生产技术和科技条件的限制,但是指导其不断创新,一直传承发展至今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继善成性”“知止尚俭”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和“制器尚象”“法天贵真”的方法论体系,使得传统聚落建筑表现为气韵生动的独特艺术气质和诗意栖居的目标境界追求。民族传统聚落建筑作为地域性民居的典型代表,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区域性民族传统聚落低碳文明的深入发掘,有助于构建新时期低碳建筑设计的方法论体系,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自身的历史价值,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将更加凸显,而传统村落真正的价值不在其“形”,更在于明其道。我国建筑和城乡建设领域受西方审美思想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就建筑材料而言,在乡村也逐渐淘汰本土材料,代之以钢筋、混凝土等高碳材料。国人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西方审美冲击之后,开始回归本源,呈现出其内在道性的本真和“道通为一”的本来面目[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基于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明,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低碳审美体系和低碳建筑设计的方法论体系,延续其民族性和多元化,正是传统聚落低碳文明当代价值的重要体现。

其次,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扎根于中国农耕文明,其所蕴含的低碳美学智慧,对于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民族地区传统聚落多以“天人合一”作为指导思想,在与自然的融合中,追求一种逍遥安居和诗意栖居之乐;在审美上则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在生态文明成为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当西方传统主客二元文化思想模式日益显现出弊端,生态存在论的思想价值不断被学术界所重视的今天,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气韵生动”的低碳审美必将成为生态美学的重要理论范畴[15],而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当代生态美学领域的研究,仅凭单一的理论或实践视角已无法取得超越,需要在研究范式上有所突破,从民族地区传统聚落建筑的低碳实践分析中归纳理论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终指导实践,寻求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国际化、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为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理论体系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构建城乡一体、与自然融合发展的城乡建设体系。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生态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