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探究
2019-03-17段志光冀来喜闫敬来巍张斌仁赵殿龙
王 军 段志光 刘 星 苑 静 冀来喜 闫敬来 李 俊 谭 巍张斌仁 赵殿龙 李 玮
(1.山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太原 030619;2.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太原 030619;3 山西医科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太原 030001;4.山西中医药大学,太原 030619;5.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太原 030619;6.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7.山西中医药大学学生处,太原 030619;8.山西中医药大学宣传部,太原 030619)
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医药学在理论层面与中华文化的同构性及其在实践层面的群众性,使其成为我国独特而优秀的文化资源[1],作为中华文化复兴的先行者,中医药肩负着引领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重任。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是坚定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理念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有3 个逻辑层次,即中医药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中医药大学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应先于和高于普通群众,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应面向所有专业学生、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是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有课程模块、报告模块、实践模块、影视模块等教育内容,面向大一新生开展,为期4 周。本研究于 2019年9月2 日-30 日对山西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探究,以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评价指标,客观评价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实施效果,为该教育方式的完善和交流推介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山西某高校新生(未含集中教育前未参与《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的学生)。集中教育前发放问卷 1962份,有效回收1962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涉及15 个专业;集中教育后再次进行等额问卷调查,有效回收1957 份,有效回收率为99.7%。
1.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增加部分条目组成,主要内容包括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文化常识和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5 个维度。问卷实际得分达到总分80%及以上者,判定为具备基本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某维度问卷实际得分达到该维度总分80%及以上者,判定为具备该维度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通过对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前后调查对象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变化的比较,评价集中教育实施策略及应用效果。
1.3 干预措施
新生入学后开展为期4 周的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以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为主线,以课程模块、报告模块、实践模块、影视模块为抓手,着眼学生中医思维基础,突出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培养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奠定良好的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专业思想基础,引导学生着手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专业发展目标。
1.3.1 课程模块(24 课时)
主题1:《新生入学第一课》引导大学新生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理念;
主题2:《健康人文丛书(第三辑)——中医文化系列读本导读》立足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围绕中医文化内涵,突出中医学科特点,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主线,以经典案例故事为载体,引导大学新生在领略中医药人文魅力的基础上,培养专业思想,形成中医药文化认同,弘扬中医之美;
主题3:《专业导读系列》介绍专业特点、课程体系、专业发展前沿以及就业前景,激发大学新生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心;
主题4:《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入门》从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公众适宜方法等入手,助力大学新生治未病理念的形成和技能的培养。
1.3.2 讲座模块(28 课时)
主题1:《漫漫成长路》由前辈名家畅谈国医国药魅力及成才行医之路,感悟人生;
主题2:《谆谆教导情》通过《医路领航——名师名医面对面》《我的中医观——博士面对面》环节,引导大学新生了解中医药学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
主题3:《中医药传承、融合、创新主题讲座》通过《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优势与贡献》《大数据与中医药发展》《中西医学核心价值观之比照研究》等专家讲座,关注中医药传承、融合、创新之路,分析中医发展的内在优势以及当前的机遇与挑战,拓展大学新生视野,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
主题4:《大医精诚》发挥道德楷模等先进榜样作用,培养大学新生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
1.3.3 影视模块(10 课时)
以纪录片《本草中国》《回眸百年中医》、影视剧《李时珍》《神医扁鹊》等为切入点,带领大学新生走进中医药世界,展现与中医药有着密切联系或深厚感情的人物和事件,解读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引导大学新生探究、感知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生存智慧和职业操守。
1.3.4 实践模块(16 课时)
主题1:《学子院校行》通过参观中医药博物馆、生命科学馆、校内药用植物园及中药谷识药认药采药环节,帮助大学新生了解中医发展史、学校历史,常见中药识认等内容;
主题2:《医眼看世界》根据专业需求安排大学新生参观直属附属医院、实践教学基地,熟悉从业环境;
主题3:《仪式教育》通过专场授袍、授帽宣誓仪式教育进行精神洗礼,引导角色转变,传承医者责任与使命。
1.4 质量控制
利用“问卷星”微信公众号创建了电子问卷,学生关注公众号后完成问卷调查。调查完成后下载原始数据到Excel,通过查看频数表、数据升序或降序排序方法,对数据进行清理和逻辑校验,对于经核查后质量不合格的问卷予以剔除。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后有5 份问卷未在规定时间作答,作为无效问卷予以剔除,共计1957 份问卷进入统计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前后调查问卷得分情况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率)进行统计描述,集中教育前后素养水平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所有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2 结 果
2.1 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前后大学新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总体水平比较
对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前后大学新生自身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总体水平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集中教育后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总体水平较集中教育前提高了35.7%,平均得分增加了7.483 分,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2)。
2.2 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前后大学新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五维度水平比较
对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前后大学新生自身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五维度水平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五维度中,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变化最大,集中教育后较集中教育前提高了30%,平均得分增加了2.621 分;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文化常识素养水平集中教育后较集中教育前分别提高了17.8%、12.3%、6.8%,平均得分增加了1.741 分、2.381 分、0.459 分;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素养水平变化最小,集中教育后较集中教育前提高了5.3%,平均得分增加了0.281 分;上述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2)。
3 讨 论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但中医西化、医药分化、人文弱化、文化虚化[2]等问题仍然存在,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学人才的主阵地,应当自觉担当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任,强化中医药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医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培养具有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真懂、真用、真信中医药的高素质人才。
表1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总体水平及五维度水平具备情况比较 [例(%)]
表2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总体水平及五维度水平得分情况比较(±s)
表2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总体水平及五维度水平得分情况比较(±s)
组别例数总体水平得分五维度水平得分基本理念公众适宜方法健康生活方式文化常识信息理解能力教育前195773.29±8.97020.11±2.79112.78±3.70024.32±3.7508.87±1.5517.20±1.383教育后195780.77±7.15621.86±2.15215.16±3.73026.94±3.1569.33±1.2337.48±1.049 t值39.47928.72124.74629.56511.9428.884 P值<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现行基础教育以西方现代知识体系为基础,中医药大学生入学后即面临认知思维方式的转换,并关乎此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成效。由于没有在入学后对中医药大学新生进行必要的中医药文化教育,以至不少学生在刚接触中医时,很难接受中医药学知识体系,甚至出现消极抵触情绪,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固,事业信心不坚定,严重影响中医药人才培养成效[3]。
本研究提出的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有效利用新生入校后专业课程开课前4 周时间,通过课程模块、报告模块、实践模块、影视模块等内容,将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医药思维模式和中医药健康文化行为方式入手,引导新生在接触中医药的初期将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植入特定的中医药文化语境当中,在巩固专业学习基础和思想认识基础上,提升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树立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医药文化自信。
2019 级学生入学时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总体水平为24.7%,略高于2016年[4]、2017年[5]全国居民平均水平11.54%、11.31%,这与郭颖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主要原因是文化程度对健康素养和中医药认知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实施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4 周后,2019 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总体水平高达61.4%,高出2016年、2017年全国居民平均水平[4,5]48.24%、48.01%,且较集中教育前提高35.7%,提示实施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促使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从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五维度水平分析,集中教育后2019 级学生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素养水平分别为92.2%、17.5%、57.8%、95.0%、95.2%,高出2016年全国居民的平均水平[4]67.66%、13.76%、33.36%、70.86%、62.87%,较集中教育前分别提高17.8%、12.3%、30.0%、6.8%、5.3%。五维度中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水平最高,较好的信息理解能力有利于促进大学新生获取较多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相关知识,对于提升整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基本理念主要考察整体观念、顺应自然、治未病等内容,中医药文化常识主要考察中医药历史和传统习俗等内容,学生平均素养水平均高于92%以上,提示集中教育后,大学新生初步掌握了中医药基本理念和中医药文化常识,实现了由逻辑思维模式向中医药思维模式的初步转换,实现了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同。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考察健康饮食、生活起居、情志调摄、运动功法等内容,在五维度中是集中教育前后提升最大的维度,提示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有效促进了大学新生中医药健康行为方式的形成。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考察简易养生保健方法、保健穴位判别、自我穴位按压方法等内容,在五维度之中其平均素养水平最低,与全国居民该维度的平均水平最低一致,一方面提示大学新生该部分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了解程度一般,另一方面也提示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内容设计在此方面还需加强。
4 结 语
实证研究表明,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了中医药大学新生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切实影响了中医药大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为其在进一步的专业学习中做到文化自觉,达成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面推行和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模式实践,是促进中医药院校医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的传播者,公众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者,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途径。中医药高等院校应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步构建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体系,实施全程、全面、全方位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引导学生领悟中医药文化精华,形成中医思维模式,提高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